edds螯合诱导植物提取污染土壤过程中铜的淋溶
:土壤重金属被螯合剂作用后其在土壤中的可溶性和移动性增加,使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存在一定的淋溶风险。本文通过土柱和盆钵叠放模拟实验,研究了5 mmolkg-1 EDDS螯合诱导茼蒿和黑麦草修复铜污染土壤中Cu的淋溶及动态变化。在施加5 mmol kg–1 EDDS到种植黑麦草和茼蒿的土壤后的第7天,进行模拟15 mm降水处理。结果表明,EDDS处理显著提高了污染土壤Cu的淋溶,并显著提高下盆土壤溶液中Cu含量。与不种植物土壤相比,种黑麦草和茼蒿均减少土壤Cu向下的淋溶。种植黑麦草和茼蒿土壤的EDDS淋溶液
h2s调控水稻光合和光呼吸代谢途径初探
:过去对H2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中,最近研究表明H2S在植物中也能发挥其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本课题以水稻 “II优084” 幼苗为材料,分成2组,一组在正常光照下用H2S供体0.01 mmol/L NaHS 处理,另一组为对照。10天后,测定处理对水稻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如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快速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气孔导度的影响并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分析倒数第二片叶片中代谢物种类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外源H2S能促进水稻生长,与对照组相
氢气增强玉米耐铝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 1:以玉米农大108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0、25%、50%、75%、100%)的富氢水(HRW)处理和一个空白对照组CK,探究HRW在0.9mmol/L AlCl3胁迫下对于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RW能够有效地缓解铝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其中75%HRW对于提升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效果最佳;同时HRW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幼苗耐铝性,在25%HRW,玉米幼苗的抗氧化酶大幅提升。总之,HRW对于玉米地上部的作用体现在缓解铝害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HRW对于玉米地下部的作用主
氢气对小白菜镉胁迫下谷胱甘肽水平的影响
:目前,氢气(H2)由于其生物学活性,被作为一种抗氧化分子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但H2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研究了富氢水(HRW)在提升小白菜耐镉性中的生理作用及其与谷胱甘肽(GSH)的关系。结果发现,50 μM CdCl2和50%饱和浓度的HRW均能提高小白菜内源氢气水平。HRW处理过后的小白菜幼苗根部长度增加,并且能够减轻镉胁迫引起的ROS含量升高和脂质过氧化。此外,HRW处理后,小白菜根部GSH含量和GSH/GSSG比例显著提高,这种现象被外源添加GSH和BSO的试验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
氢气对玉米气孔发育的影响及对二氧化碳同化的促进作用
:以玉米为材料进行水培,用浓度为25%、50%、75%、100%的富氢水处理幼苗,并设置无氢气的营养液作为对照,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研究氢气对玉米气孔发育及二氧化碳同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0%富氢水处理的玉米幼苗光合速率明显高于0%富氢水处理的玉米幼苗。在气孔方面,50%富氢水处理的幼苗表面的气孔密度以及气孔开度均比0%富氢水处理的幼苗大。可见,50%富氢水有助于提高玉米幼苗的气孔发育水平。
氢气对盐胁迫下玉米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
:使用玉米农大108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富氢水和去离子水浸泡种子24小时作为预处理。待材料生长到三叶一心时,在Hoagland培养液中加入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 NaCl浓度为150mmol/L,同时保留一组无盐胁迫对照。通过测定4种处理下玉米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探究了H2对盐胁迫下玉米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可促进玉米根系生长,缓解盐胁迫对根部的损伤;通过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通过提高蒸腾速率,增加热耗散保护光合机构;通过增强SOD和POD的活性降低
氮素浓度和形态对兔眼蓝莓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氮素是影响兔眼蓝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实验采用水培法,研究了pH为5.0时,不同氮素浓度(0、1、2和4 mmol/L)和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摩尔比为4:0、3:1、2:2、1:3、0:4)处理对兔眼蓝莓品种‘园蓝’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园蓝’根、茎、叶的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以及根、茎、叶N含量增加,而根系活力和根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铵硝比4:0、3:1、2:2、1:3、0:4这5个处理间,‘园蓝
氮饥饿对灵芝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
:本实验通过对在不同氮浓度下灵芝菌丝的生长、菌丝分叉进行研究,确定了氮饥饿下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分叉情况。实验中主要测量了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分叉、胞内Ca2+、ROS的含量。得到结果:氮饥饿情况下菌丝生长减缓,但分叉增多,后经测量发现此时胞内Ca2+、ROS的含量也显著降低。因此我们对菌丝生长、分叉情况及胞内Ca2+、ROS之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灵芝体内调节机制和氮利用的途径奠定了基础。
水稻msr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及对非生物胁迫的生理响应
:蛋白质中的甲硫氨酸残基容易被氧化形成甲硫氨酸亚砜,而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A、 MSRB和fRMSR能特异性地将其还原。本研究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水稻OsMSRA2.1和 OsMSRB5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并将其通过基因枪导入洋葱表皮细胞。结果显示,OsMSRA2.1和 OsMSRB5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qRT-PCR分析表明, OsMsrA2.1和OsMSRB5基因受甲基紫精(MV)的诱导,上调表达。此外,本实验还鉴定到OsMsrA2.1突变体18株,其中纯合株系3株,杂合株系6株;
水稻stop1同源基因的功能分析
: 拟南芥转录因子STOP1同时参与了抗铝毒和耐H+毒害。STOP1在水稻中有6个同源基因,其中Os01g0871200(ART2)与STOP1同源性最高,其次为ART1。ART2在水稻中的生物功能目前还不清楚,而ART1被报道参与水稻抗铝毒但不参与水稻对H+的耐性。为了探究ART1和ART2的功能异同点,本课题采用突变体stop1表型回补的方式来研究ART1和ART2在拟南芥中抗铝毒和耐H+毒害的功能差异,即将STOP1启动子分别与ART1和ART2融合再转入stop1中,然后分析转基因株系对铝毒和H+
水稻原生质体中cam过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实验以徐稻四号作为材料,探究钙调素基因CaM1-1和CaM1-2是否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途径。钙调素基因编码钙调素蛋白,钙调素做为植物细胞中Ca2+信号的解码器,在植物接受外界信号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CaM是否参与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途径并未报道。本文利用水稻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过表达CaM1-1和CaM1-2,检测ABA处理后原生质体内的抗氧化防护酶SOD和APX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CaM1-1和CaM1-2都能提高ABA信号途径中SOD和APX的活性。说明CaM1-1和CaM1-2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