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质量问题与对策分析(附件)【字数:9530】

传统的现浇建筑具有施工周期长、安全隐患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向于节能环保、高效便捷的装配式建筑。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施工工艺不成熟、产业链不完善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施工方式的不同,施工阶段会出现新的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总结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分析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目录
一、引言 1
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 1
(一)现场施工人员和工作量减少 1
(二)构件运输、堆放和吊装要求高 1
(三)构件连接精度要求高 2
三、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2
(一)构件吊装问题 2
(二)构件堆放问题 2
(三)节点连接问题 2
(四)管线及构件埋设问题 3
(五)施工人员专业性不强 3
(六)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4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4
(一)改进构件吊装形式 4
(二)构件堆放控制措施 4
(三)构件连接控制措施 5
(四)管线预埋控制措施 5
(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 6
(六)完善生产管理体系 6
(七)各部门工作人员及时交流 7
(八)应用先进技术 8
五、总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近来年,装配式建筑因具有“四节一环保”的优点而被国家大力提倡。装配式建筑是把工厂加工生产的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通过拼接而成的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主要特征是构件预制、现场装配。但是,目前建筑行业还是以传统的现浇方式为主,装配式建筑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安装体系,质量管理流程也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指导性文件和规范,传统建筑积累的施工经验无法完全复制到装配式建筑上,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和质量监督带来了阻碍。因此,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其施工阶段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必须得到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内容和特点,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构件堆放、构件吊装、节点连接、管线预埋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通过查找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相关文献资料,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中与研究内容相关的部分,结合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通过问卷调查、洽谈等方式向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进行咨询,了解相关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等。
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特点
(一)现场施工人员和工作量减少
装配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现场浇筑,所有的构件基本上都可以提前在专业的构件加工厂进行批量的生产,而施工现场只需要少量的施工人员进行有序的机械化的吊装,施工人员的减少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装配式建筑物的外立面通常都是采用的预制外墙构件,这种构件基本上在加工厂生产的时候就完成了涂刷、保温层、门窗安装等的工作,这样危险系数较高的外墙安装就减少了许多,也省去了涂刷材料和工具的堆放和搁置,更能保证施工安全。
(二)构件运输、堆放和吊装要求高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数量很多,所以在生产的时候需要成批量的进行,构件的质量和体积都较大。垂直运输机械需要根据构件的重量、安装高度和安装位置进行选用,保证预制构件的完整性。如果安装的强度大于构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强度,那么就需要对构件进行加固。
尽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没有堆放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但是要对预制构件的堆放提前做好规划,这些构件质量大、体积大、数量多,需要提前设计,给出科学合理的堆放方案。构件堆放的位置需要考虑安全性,不能影响正常的交通和其他施工材料的运输,尽可能的将堆放的地点安排在距离施工现场比较近的地方。
装配式施工的工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施工时将装配式构件和结构同步安装,另一种是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安装相应构件。前者要求先对墙体进行吊装,再吊装梁、板等构件,必须具备成熟的吊装技术,控制吊装的误差,确保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逐层进行吊装工作。
(三)构件连接精度要求高
与传统现浇方式相比,装配化施工时需要进行构件的节点连接,节点连接的质量是建筑结构稳定的重要基础。由于节点连接的地方较多,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节点的有效连接影响着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严格按照施工顺序,保证连接的施工工艺符合要求,节点连接之后要逐个排查。
三、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构件的吊装、堆放问题、节点连接的质量和强度问题、管线及构件埋设的问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管理体系等问题。
(一)构件吊装问题
在选择构件吊装方式的时候是根据构件的重量、位置和受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在吊装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性因为受力点的位置找错,从而导致构件受力不均,构件发生损坏。特别是在吊装叠合板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构件脱落的现象。对于不同的构件,其装配顺序、流程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尽管如此,若是一些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或者专业能力不足,不能够深入了解图纸的设计,就会导致装配顺序和施工规范存在很大的误差,影响装配的效率和质量。吊装时,链锁或者是其他工具会对构件产生摩擦,导致构件损坏。若吊装的位置或方式不合理,也会导致构件的质量问题。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小的误差或者是失误,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测量放线的误差较大、吊装的位置存在误差或者现场施工人员之间不协调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最后可能还会产生很多的安全问题。
(二)构件堆放问题
预制构件在现场的堆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若是堆放不当就会导致构件的损坏。主要原因为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施工单位没有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或是施工人员没有遵循相关的规定等。构件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用于保护和固定的器具,这些器具往往都是在现场临时制作的,所以很难保证在堆放时候的稳定性。构件堆放场所的环境温度一定要适宜,过冷或者过热都会对构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施工单位与构件生产厂家没有做好沟通,对于构件的运输时间和地点不确定,或许会使得构件过早或者过多的到达现场,造成构件的堆放时间过长,影响构件的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