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超声波无损探伤(附件)【字数:5697】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和推进,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大量优质的钢结构被广泛应用在了建筑工程的建设当中,很多钢结构专业的施工单位逐渐壮大,钢结构施工过程质量和安全性也逐渐得到重视,钢结构超声波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被大家广泛的使用。基于此,将结合实习经验,对目前钢结构检测中的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及其检测的原理进行分析,探讨了钢结构超声波无损探伤技术及其技术检测缺陷等级的标准评定,对钢结构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技术的具体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目录
一、 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原理 1
二、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缺陷等级的评定 2
(一)无损检测的技术规则分析。 2
(三)抽样材料结果检验合格判定。 2
三、 超声波无损探伤的方法 3
(一)初步探伤。 3
(二)精确探伤。 3
(三)重复探伤。 3
四、超声波探伤的实际应用 4
(一)主要的要求。 4
(1)探伤人员基本的素质要求 4
(2)施工人员探伤面的选取。 4
(3)探头的频率以及探头的角度。 4
(4)耦合剂的选择。 4
(二)T型焊缝探伤。 4
(三)异常焊缝探伤。 5
五、钢结构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应用识别 6
(二)裂纹与未熔合的识别。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一、 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原理
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是基于在超声波科学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下新兴的超声波探测技术之一,是目前无损超声波检测中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应用的范围广,检测的数据结果准确。超声波反射探伤仪检测是一种运用超声波反射原理,将变频反射的超声波应用于钢结构缺陷来进行快速检测。当超声波在被检测的钢结构材料中进行快速传播时,材料的外部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声学特性变化对超声波的快速传播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来判断材料是否可能存在缺陷及其缺陷的所在位置[1]。同时借助于超声波的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结构的裂纹和材料夹渣等具体情况的实时检测,因此,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进行准确的判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检测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超声波反射探伤仪和超声波耦合剂、探头等,其主要技术工作原理为:仪器的探头可分别发射与接受不同类型的超声波,在需要检验的钢结构材料中对回波进行快速反射,一旦所检测的钢结构材料中含有夹渣、气孔或材料裂纹等缺陷现象,其中部分的超声波会被反射,由超声波探头接收器对材料进行超声波接收与反馈,数据会时时记录在监控屏幕上,操作人员通过对这些回波的频率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了解所需要检测钢结构材料的具体情况[2]。
二、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缺陷等级的评定
(一)无损检测的技术规则分析。
探伤人员在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时, 焊缝内部存在不同的等级的缺陷,故表示的探伤数据也不相同,探伤比例的记录方法应按以下几种原则规定:
对大型金属材料工厂、企业生产的钢制等各种材料在操作焊缝探伤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来对每条的探伤线与焊缝探损长度进行计算,当探伤长度前、后焊缝长度探伤焊线计算小于200毫米时,操作人员因对前和后焊缝进行整条探伤。
对安装工地的现场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和焊缝设计时,探伤人员应按同一检测材料的类型、焊缝施焊条件设计宽度、条数并计算焊缝焊接长度及相应的其百分比。
(二)焊缝处的记数方法。
采用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对存在缺陷的材料焊缝进行检测时,焊缝分段记数临界探伤应按规范进行相应的计算。例如,以1500毫米的连接线焊缝长度为例,可以将该段相同长度的焊缝分为5段,每300毫米为1段设置1处焊缝。
(三)抽样材料结果检验合格判定。
超声波检测可以一般分为单批材料抽样检测和全部材料的加倍抽样检验。对于单批材料抽样检测,若其所抽样的材料不合格率小于等于2%,便说明这批材料为完全合格[3]。但若该批抽样材料的不合格率大于5%,则说明所检验材料不完全合格,需要对其剩余的材料进行检测,施工人员需在这些不完全合格材料的两侧焊缝位置进行标注。全部批量材料的加倍检验时,若其所在抽样的材料检验的加倍抽样结果不合格率都小于等于3%,则说明该批材料完全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或称之为不完全合格。批量抽样的材料验收的结果不完全合格时,要将所检验批量材料重新检验。
超声波无损探伤的方法
(一)初步探伤。
当技术人员接收到探伤任务后,应第一时间对图纸中的各项钢结构焊接的质量和探伤标准提出相应的技术交底,按照规范规定及各项钢结构的质量技术标准,来严格执行各项相关操作,避免存在个别技术人员盲目操作、降低标准等违规违法行为。同时负责探伤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焊接的专业技术知识。当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划分为一级时,可以进一步评定相应的钢结构质量为二级焊接质量,从而来确保超声波对探伤焊接技术的精确应用,并以此类推,直到探伤测量的结果出现质量标准是三级时,即完成初步探伤。如果出现示波屏上有一个超出了评定标准线的异常回波时,此时需要测量技术人员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记录,以便为钢结构下一步的定量判断缺陷奠定良好的测量基础。
(二)精确探伤。
在完成初步探伤后,操作人员应进行下一步的精确探伤,方法与初探相类似,但操作人员需要放慢整个探伤过程,避免出现失误操作。如漏测或记录系统出错等技术问题,当在第一次钢材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了异常,第二次检测时,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重新检测,找到导致异常结果可能出现的最高回波束,操作时技术人员还应做好相应的判断和记录,通过这样的操作,便于判断和改进钢材的缺陷情况。
目录
一、 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原理 1
二、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缺陷等级的评定 2
(一)无损检测的技术规则分析。 2
(三)抽样材料结果检验合格判定。 2
三、 超声波无损探伤的方法 3
(一)初步探伤。 3
(二)精确探伤。 3
(三)重复探伤。 3
四、超声波探伤的实际应用 4
(一)主要的要求。 4
(1)探伤人员基本的素质要求 4
(2)施工人员探伤面的选取。 4
(3)探头的频率以及探头的角度。 4
(4)耦合剂的选择。 4
(二)T型焊缝探伤。 4
(三)异常焊缝探伤。 5
五、钢结构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应用识别 6
(二)裂纹与未熔合的识别。 6
结语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一、 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原理
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是基于在超声波科学探伤检测技术的发展下新兴的超声波探测技术之一,是目前无损超声波检测中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应用的范围广,检测的数据结果准确。超声波反射探伤仪检测是一种运用超声波反射原理,将变频反射的超声波应用于钢结构缺陷来进行快速检测。当超声波在被检测的钢结构材料中进行快速传播时,材料的外部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声学特性变化对超声波的快速传播可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来判断材料是否可能存在缺陷及其缺陷的所在位置[1]。同时借助于超声波的探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结构的裂纹和材料夹渣等具体情况的实时检测,因此,超声波探伤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进行准确的判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检测设备的构成主要包括超声波反射探伤仪和超声波耦合剂、探头等,其主要技术工作原理为:仪器的探头可分别发射与接受不同类型的超声波,在需要检验的钢结构材料中对回波进行快速反射,一旦所检测的钢结构材料中含有夹渣、气孔或材料裂纹等缺陷现象,其中部分的超声波会被反射,由超声波探头接收器对材料进行超声波接收与反馈,数据会时时记录在监控屏幕上,操作人员通过对这些回波的频率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了解所需要检测钢结构材料的具体情况[2]。
二、无损检测中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缺陷等级的评定
(一)无损检测的技术规则分析。
探伤人员在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时, 焊缝内部存在不同的等级的缺陷,故表示的探伤数据也不相同,探伤比例的记录方法应按以下几种原则规定:
对大型金属材料工厂、企业生产的钢制等各种材料在操作焊缝探伤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来对每条的探伤线与焊缝探损长度进行计算,当探伤长度前、后焊缝长度探伤焊线计算小于200毫米时,操作人员因对前和后焊缝进行整条探伤。
对安装工地的现场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和焊缝设计时,探伤人员应按同一检测材料的类型、焊缝施焊条件设计宽度、条数并计算焊缝焊接长度及相应的其百分比。
(二)焊缝处的记数方法。
采用超声波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对存在缺陷的材料焊缝进行检测时,焊缝分段记数临界探伤应按规范进行相应的计算。例如,以1500毫米的连接线焊缝长度为例,可以将该段相同长度的焊缝分为5段,每300毫米为1段设置1处焊缝。
(三)抽样材料结果检验合格判定。
超声波检测可以一般分为单批材料抽样检测和全部材料的加倍抽样检验。对于单批材料抽样检测,若其所抽样的材料不合格率小于等于2%,便说明这批材料为完全合格[3]。但若该批抽样材料的不合格率大于5%,则说明所检验材料不完全合格,需要对其剩余的材料进行检测,施工人员需在这些不完全合格材料的两侧焊缝位置进行标注。全部批量材料的加倍检验时,若其所在抽样的材料检验的加倍抽样结果不合格率都小于等于3%,则说明该批材料完全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或称之为不完全合格。批量抽样的材料验收的结果不完全合格时,要将所检验批量材料重新检验。
超声波无损探伤的方法
(一)初步探伤。
当技术人员接收到探伤任务后,应第一时间对图纸中的各项钢结构焊接的质量和探伤标准提出相应的技术交底,按照规范规定及各项钢结构的质量技术标准,来严格执行各项相关操作,避免存在个别技术人员盲目操作、降低标准等违规违法行为。同时负责探伤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焊接的专业技术知识。当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划分为一级时,可以进一步评定相应的钢结构质量为二级焊接质量,从而来确保超声波对探伤焊接技术的精确应用,并以此类推,直到探伤测量的结果出现质量标准是三级时,即完成初步探伤。如果出现示波屏上有一个超出了评定标准线的异常回波时,此时需要测量技术人员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记录,以便为钢结构下一步的定量判断缺陷奠定良好的测量基础。
(二)精确探伤。
在完成初步探伤后,操作人员应进行下一步的精确探伤,方法与初探相类似,但操作人员需要放慢整个探伤过程,避免出现失误操作。如漏测或记录系统出错等技术问题,当在第一次钢材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了异常,第二次检测时,技术人员需要进行重新检测,找到导致异常结果可能出现的最高回波束,操作时技术人员还应做好相应的判断和记录,通过这样的操作,便于判断和改进钢材的缺陷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