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酒店方案设计三
假日酒店方案设计三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旅游业蓬勃发展,度假酒店如后春笋般涌现。度假酒店
是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
种服务功能的酒店。
决定度假酒店类型的因素很多,不仅只限于旅游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酒店
建设的区域、地点、环境景观要素同样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它们影响着景
观点的规划、场所的布局以及酒店的设计。我本次毕业设计正是淮安市假日酒店
方案设计,这要求我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工
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度假酒店和旅馆建筑方案设计的了解与认识。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为旅客提供更为
舒适、便捷的住宿及游乐体验;在一般酒店设计的基础上上注重环境设计,外部
环境以园林式布局为主,以期给旅客一个放松的空间,一个闲适的心理感受。并
结合淮安地方建筑特色,体现地域特点。室内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
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园林式,心理感受,以人为本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理念 2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3
5.2.1 住宅 3
5.2.2 户型平面设计 3
5.2.2 建筑立面设计 4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普通的快捷酒店已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消
费需求。度假酒店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下榻选择。旅馆建筑是工程建设中
最常见最重要的工程任务之一。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淮安市度假酒店方案设计二,
目的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度假酒店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
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
近年来已建和待建的度假酒店日益增多。度假酒店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
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与游乐等多种服务功能的酒店。与一般城市酒店
不同,度假酒店不像城市酒店多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大多建在滨海、山野、林地、峡
谷、乡村、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而且分布很广,辐射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向旅游者们传达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本次度假
酒店设计立足于游客的心理舒适度及对淮安地域文化的表达。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淮安市度假酒店设计方案三,本项目地块位于淮安市中
心地带。地块北侧为大面积水面,为本次设计提供了一个自然的景观。南侧为也有大
面积绿化,自然条件良好,为本次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东侧为规划道路,以及一
些现有建筑。西侧也是大面积的原有绿化。基地三面环绕自然景观,环境静谧,适合
度假酒店的使用人群。地块所邻城市主干道,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与城市中心
及周边乡村联系紧密。
项目用地呈不规则矩形,用地面积 28.25 亩,总建设用地面积不大于 15000 ㎡。要求
设计一幢现代风格的度假酒店建筑。容积率不得超过 1;建筑覆盖率小于 40%,建筑
高度小于 24 米;绿地率大于 35%,并有足够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 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城市道路与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4 设计理念
4.1 地域性
本次度假酒店设计选址位于于城市的自然风景区,依托北侧水面及西南两侧丰富
绿化的自然资源。充分考虑淮安的地域性,充分尊重、利用当地资源。建筑的结构适
应淮安气候,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以节约能源。自然植被资源是酒店的绿色屏障,
合理的植物设计调节环境的微气候,提高室内的热舒适度。顺应地形地貌,充分利用
自然环境因素。
4.2 文化性:
本次度假酒店设计特别注重淮安的地域文化。增加了酒店的内涵,文化元素的植
入能让酒店更加具有淮安特色。现代休闲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交融、提升,以及通
过设计手段的转换,旨在为旅客提供一个印象深刻的舒适度假环境
4.3 时代性:
社会、科技、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酒店的设计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能源与环境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次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减少人工能源的
运用。多运用乡土材料进行设计,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但又不失现代气质,给
旅客易于接纳的建筑外观形象。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地块呈不规则方形,根据规划部门的设计条件及满足建筑日照的要求,度假酒
店由东侧公共区域与中心客房部分组成。并在北侧围合出原有水面作为酒店的自有景
观。并且两排客房楼与酒店办公及公共区域围合出一个完整庭院。整个酒店自然采光,
通风。符合淮安市日照分析要求。水面延伸至内庭院,为游客提供更易获得的视觉及
身心体验。建筑高度事宜,与周围环境有良好的亲和力。保持了地区原有形象,避免
高层建筑的压抑感。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本地块的主入口设在东侧勤政路上,次入口在基地西北侧,同
时可兼作消防车道。道路形态与基地有机结合。设计中设有地下与地上停车场,为旅
客提供便捷的停车条件。出入口设置在勤政路上,可以保证汽车进入酒店基地后快速
进入停车位,尽量减少对酒店内人行系统的干扰。人行出入以主次入口为主,人行消
防通道为辅。酒店主入口内可直通地下一层,为停完车的旅客提供方便进
入酒店的通道,满足了旅客出入方便的要求。酒店服务区入口位于西北侧
的通道边,与旅客入口分流,避免相互干扰。且临近非机动车停车位,方
便酒店工作人员停车要求。
5.2 建筑单体设计
5.2.1 公共
公共活动区位于基地东侧,包括酒店大堂、餐厅、康体娱乐以及会议等功能要求。
分区以竖向为主。一层北侧及中部为餐饮区,南侧为酒店大堂及酒店主入口。二层北
侧为餐饮区,中部及南侧则设置大面积抗体娱乐区,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三
层为会议场所,为酒店内外部人员提供会议空间。二、三层设有采光井,为酒店的自
然采光提供条件,采光井下设有一定的室内绿化,为旅客提供更为自然的空间。
5.2.2 客房平面设计
客房位于公共区域西侧,由两栋南北向建筑组成,中间设连廊连接。连廊既是两
栋建筑的联系通道,又是内部庭院的观赏区域。
本项目客房设计有如下几个特点:
A 客房内洁污分区明确,卫生间与客房内部其他使用空间相分割,保证旅客使用
的卫生条件。
B、每间客房都有直接采光面,并为南北向采光,采用大面积开窗的形式,保证
良好的日照水平。
C、在有限的面积里,尽可能的利用空间,使之在保证单元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
提高使用功能。
D、客房内设有电脑桌等家具,以便使用。
5.2.3 建筑立面设计
本项目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方,免去不必要的线条,给人以明快大方的映像。
建筑外观设计符合酒店特色,以简洁、明快的现代建筑语言来表现度假酒店。外
墙选择白色涂料,屋顶为坡顶黑色小瓦,对比明确,使建筑群更加清新、典雅。建筑
立面门窗框均使用木质感色彩,给度假酒店以温馨,易于接近的气质,减少钢筋水泥
给人的压抑感。
5.3 消防设计
本项目中客房及酒店办公服务部分为四层,公共部分三层。设有消防楼梯及电梯
以满足相应的消防要求。
消防车道即为酒店西北侧入口道路,道路无竖向阻隔,路宽为 7 米,可兼做激动
车道。酒店北侧亦有通道可达。
5.4 节能设计
墙外保温可选用聚苯乙烯保温砂浆。
住宅屋面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起到良好且不衰减的保温隔热作用。
住宅外门窗采用断热型中空玻璃彩色铝合金系列门窗,密封性,耐久性好,可提
高隔声,隔热效果。
嵌草砖式室外停车场地,地材采用具有渗水性能的地砖。
所有房间都可自然采光,通风,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以节约能源。
5.5 景观设计
本次设计景观采用园林式布局,与建筑风格相协调,以迎合旅客的度假需求。在
建筑围合的内庭院中,设置了绿化带和景观以及座椅、花架等,为旅客亲近自然环境
提供条件。酒店北侧水面上设有听水台及连廊,为旅客提供亲近水面的机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