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村更新改造设计方案一(附件)【字数:90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然而我国农村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坏境破坏、农村边缘化和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劳动人口减少等等,乡村正在衰败。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在目前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 美丽乡村,环境,合理开发,改造
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2.1区位介绍 1
2.2现状及设计要求 2
2.3美丽乡村背景 2
乡村规划 3
3.1总体定位 3
3.2村庄土地规划 3
3.3道路交通规划 4
3.3.1交通组织规划 4
3.3.2道路硬化措施 4
3.4 绿化景观 5
3.5 街巷整治 5
3.6 环境设施整治 6
4 建筑设计 6
4.1民居建设 6
4.2公建建设 7
4.2.1 游客服务中心 7
4.2.2 活动中心 8
4.2.3 民宿和农家乐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靠着农业的积累、农民的奉献和农村的大力支持,在短时期内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然而在工业不断发展、经济日益繁荣背景下,广大农民和村子并没享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我国农村反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劳动力流失,年青人不断走向城市,在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村子的空心化严重等,我们的乡村正在走向衰败。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来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急需通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美丽中国”的概念在十八大被第一次提出,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核心是“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美丽中国不是通过破坏环境来换取先进富有,也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景色秀丽但落后贫穷只有真正实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完成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由于乡村地域和人口在我国占很大的比重,只有先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才能完成“美丽中国”的远大目标。因此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升级在目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项目概况
2.1 区位介绍
本项目是对大李村的更新改造工程。大李村位于淮安清江浦区盐河镇支河线,西边直达淮安南路,东面通201县道,南边通向通甫路与淮安工业园区接壤。周边有着亿成生态葡萄园、盐河镇生态养殖场、淮安市国富家庭农场、东面为盐河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大李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其他有稻麦种植及部分家禽养殖。村域北部有欣凯生态农业科技园和蔬菜科学研究所,是江苏第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近年来,大李村的农业科技园,前来购买番茄、辣椒、黄瓜幼苗的市民络绎不绝。据悉,该园积极拓展为民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质幼苗总计百万株,日销苗五万株左右。同时,园内还能体验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该农场是专门开辟的一块薄膜温室土地,每人可认领一块菜地,亲自参与田间劳作,感受从种到收的快乐过程,还可享受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农场提供肥料、应季常规蔬菜种、苗,以及必要的农具、工具和生产用水,并有免费的专家技术指导。
2.2 现状及设计要求
大李村整体布局较为简单,民房周围都是一些农田,里面布置着一些大棚。村中没有公建设施,里面的村委会已经废弃,村民缺少活动场所。村子中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集散广场,村民缺少文化娱乐设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厕所环境较差,布局散乱,这些都没有达到国家对村庄建设的标准。
大李村整体环境的优势在其村庄的高绿化率,有着美丽的田园景色和原生的乡村,传统乡村聚落拥有开阔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空间。其劣势在于院落空废现象严重,大部分房屋都已经破旧。村子中的水沟水质较差,洁污分区也不明确,缺少一定的环境整治工作。
设计方案时以着重保护乡村原始的生态景观不破坏乡村的原有布局,充分发挥乡村自有的地方环境特色,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设计改造融合居民生活,展示出优秀民俗文化、纯朴民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考虑到当地居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在科学的布局下,整合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的关系;增加对公共设施的投入,通过整治乡村的街道、巷口、入口、广场、水系等空间来营建干净美丽的乡村环境,形成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2.3 美丽乡村背景
从 1930 年开始,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化转变,并一步一步完成了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大力展开乡村建设是其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过程中也根据国情和当地的特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荷兰的“农地整改”运动,德国的“村庄更新”,其它发达国家也都对农村进行了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在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随即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浙江安吉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是在我国率先提出“美丽乡村”这个计划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东省和海南省也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展开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火热的展开。
淮安地理位置优越,有着良好的经济水平,乡土文化特色明显。淮安是历史上革命老区,山区、湖区,乡村分布不够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也进一步的拉大,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以“人性化”和“原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能全面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又能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3 乡村规划
3.1 总体定位
大李村有着美丽的田园景色,建筑展示地域人文,街巷脏乱却不失尺度,特色种植点缀农家,清新宜人并且沿袭着传统农业模式,以农耕为主。大李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其他有稻麦种植及部分家禽养殖。村域北部有欣凯生态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蔬菜科学研究所,农业发达和美丽的乡村景色是其最大优势。所以规划要以当地特色为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主旨在于打造自然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把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特色的文化和生活展现出来。
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2.1区位介绍 1
2.2现状及设计要求 2
2.3美丽乡村背景 2
乡村规划 3
3.1总体定位 3
3.2村庄土地规划 3
3.3道路交通规划 4
3.3.1交通组织规划 4
3.3.2道路硬化措施 4
3.4 绿化景观 5
3.5 街巷整治 5
3.6 环境设施整治 6
4 建筑设计 6
4.1民居建设 6
4.2公建建设 7
4.2.1 游客服务中心 7
4.2.2 活动中心 8
4.2.3 民宿和农家乐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靠着农业的积累、农民的奉献和农村的大力支持,在短时期内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的发展。然而在工业不断发展、经济日益繁荣背景下,广大农民和村子并没享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我国农村反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劳动力流失,年青人不断走向城市,在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村子的空心化严重等,我们的乡村正在走向衰败。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来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急需通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所有人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美丽中国”的概念在十八大被第一次提出,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其核心是“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美丽中国不是通过破坏环境来换取先进富有,也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景色秀丽但落后贫穷只有真正实现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才能完成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由于乡村地域和人口在我国占很大的比重,只有先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才能完成“美丽中国”的远大目标。因此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进一步加强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升级在目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项目概况
2.1 区位介绍
本项目是对大李村的更新改造工程。大李村位于淮安清江浦区盐河镇支河线,西边直达淮安南路,东面通201县道,南边通向通甫路与淮安工业园区接壤。周边有着亿成生态葡萄园、盐河镇生态养殖场、淮安市国富家庭农场、东面为盐河镇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大李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其他有稻麦种植及部分家禽养殖。村域北部有欣凯生态农业科技园和蔬菜科学研究所,是江苏第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近年来,大李村的农业科技园,前来购买番茄、辣椒、黄瓜幼苗的市民络绎不绝。据悉,该园积极拓展为民服务渠道,为广大农民提供产量高、抗病虫害的优质幼苗总计百万株,日销苗五万株左右。同时,园内还能体验现实版的“开心农场”,该农场是专门开辟的一块薄膜温室土地,每人可认领一块菜地,亲自参与田间劳作,感受从种到收的快乐过程,还可享受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农场提供肥料、应季常规蔬菜种、苗,以及必要的农具、工具和生产用水,并有免费的专家技术指导。
2.2 现状及设计要求
大李村整体布局较为简单,民房周围都是一些农田,里面布置着一些大棚。村中没有公建设施,里面的村委会已经废弃,村民缺少活动场所。村子中也没有一个完整的集散广场,村民缺少文化娱乐设施。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厕所环境较差,布局散乱,这些都没有达到国家对村庄建设的标准。
大李村整体环境的优势在其村庄的高绿化率,有着美丽的田园景色和原生的乡村,传统乡村聚落拥有开阔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空间。其劣势在于院落空废现象严重,大部分房屋都已经破旧。村子中的水沟水质较差,洁污分区也不明确,缺少一定的环境整治工作。
设计方案时以着重保护乡村原始的生态景观不破坏乡村的原有布局,充分发挥乡村自有的地方环境特色,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设计改造融合居民生活,展示出优秀民俗文化、纯朴民风,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考虑到当地居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在科学的布局下,整合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的关系;增加对公共设施的投入,通过整治乡村的街道、巷口、入口、广场、水系等空间来营建干净美丽的乡村环境,形成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环境。
2.3 美丽乡村背景
从 1930 年开始,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化转变,并一步一步完成了转型。要实现这一转型,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大力展开乡村建设是其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过程中也根据国情和当地的特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荷兰的“农地整改”运动,德国的“村庄更新”,其它发达国家也都对农村进行了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在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随即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浙江安吉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是在我国率先提出“美丽乡村”这个计划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东省和海南省也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展开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火热的展开。
淮安地理位置优越,有着良好的经济水平,乡土文化特色明显。淮安是历史上革命老区,山区、湖区,乡村分布不够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也进一步的拉大,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以“人性化”和“原生态”为根本因地制宜,能全面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又能让村民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3 乡村规划
3.1 总体定位
大李村有着美丽的田园景色,建筑展示地域人文,街巷脏乱却不失尺度,特色种植点缀农家,清新宜人并且沿袭着传统农业模式,以农耕为主。大李村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要产业,其他有稻麦种植及部分家禽养殖。村域北部有欣凯生态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蔬菜科学研究所,农业发达和美丽的乡村景色是其最大优势。所以规划要以当地特色为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主旨在于打造自然人文和谐的美丽乡村,把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特色的文化和生活展现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