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
随着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目前的工程项目建设上越来的新技术得到运用。BIM技术的出现为现场施工管理带来了许多的便利,通过基于BIM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在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提供帮助。本文从BIM产生和运用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 BIM技术运用到现场施工中的实际意义。在明确BIM的现实意义之后,分析了目前我国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继而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总结提出了目前我国应用在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上的BIM技术,最后总结整理了基于BIM的技术对目前现场施工管理包含的这四个方面作用和意义。以期未来以BIM为基础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运用到我国的基础设施以及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我国的施工建设能力。
目录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方法 5
1.文献整理法 5
2.定性分析法 5
3.案例分析法 5
二、BIM与现场施工管理理论分析 5
(一)BIM的概念 5
(二)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 6
1.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基本理论 6
2.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理念 6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理念 7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理念 7
三、 在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应用思路 7
(一)可视化技术在现场施工的应用 7
(二)BIM5D技术在现场施工的应用 8
四、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 9
(一)工程概况 9
(二)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 10
(三)BIM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 10
(2)BIM在现场施工成本管理上的应用 12
(3)BIM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上的应用 15
(4)BIM在现场施工进度管理上的应用 17
五、总结与展望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一、绪论
(一)研究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
建筑业是目前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发展动力之一,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建筑工地管理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无论是进度、质量、安全,还是前期的设计阶段,浪费的经济和劳动力与西方相比差距过大。与西欧和美国相比,我国工程项目的劳动生产率只是西方生产力的十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管理模式和传统技术模式过于落后。但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智能计算技术也发展的日益成熟,建筑行业随之受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管理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传统的手写绘图和CAD绘图模式已经逐渐落后,只能提供二维制图,但是在目前的项目中,建筑形式日渐复杂,如何在复杂造型中进行精确地绘图表示和专业的协同效应,传统靠人脑想象图纸已经不切实际。BIM可以提供视觉概念,使得蓝图上的线条看起来像在人们面前显示的三维图像[1]。
而且,工程项目越复杂,技术难度会大大增加,就导致工程项目数据量大,各岗位间数据流通效率低、团队合作能力差,因此,项目管理的难度增加,从而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精细管控。所以BIM技术被赋予厚望,来解决现阶段工程项目的问题。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从命名中我们可发现BIM的相关词汇为建筑、信息、模型,而它也正是一个将建筑工程项目各相关信息高度集成的模型。该模型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建造,包括从建筑项目的开始到结束的所有信息。BIM技术在现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改变管理方法,降低风险发生。
(二)研究现状
BIM技术运用前景广泛,但由于其不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需要有许多相关软件与之配套,加上现在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运用上尚且处于探索状态,许多规范现在还不明朗,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并未在所有建设方面完全运用,目前在某些专业展开了运用,在建模的过程中数据处理、软件调试、规范匹配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困难。
BIM技术能够实现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在该系统内统一处理信息,比起其他软件能够将所有信息联系起来,共同发挥效应。因为数据是实时更新的,项目人员使用BIM技术时,需要做好项目数据的动态化变化管理,有着动态化的特点。使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可以为施工人员形成一个全面的建筑项目立体模型,保证管理者对现阶段施工各项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易于改善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可控性[2]。传统施工中无法在建设前期对施工有着预先性的判断,采用BIM技术在施工进行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数据模拟,对设计落实到现实施工会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呈现,可以为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形成反馈,具有模拟性。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2.定性分析法
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定性分析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探讨在施工安全管理领域中 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和适用性,施工过程的精度要求和二次开发技术。
3.案例分析法
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进行设计和探索后,之后对相应的工程实例的施工组织设计流程和方案。
二、BIM与现场施工管理理论分析
(一)BIM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是最早是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提出,并得到了全球业界的广泛认可,它有助于整合建筑信息,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到建筑的生命周期的终点,各种信息始终融入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可以基于BIM协同工作,大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初期投资,节约资源。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建筑工程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虚拟3D模型,为该模型提供完整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存储库不仅包含描述构建组建,专业属性和状态信息的几何信息,还包含有关非组件对象(如空间和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该模型包含了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有效地改善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度[4]。
目录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方法 5
1.文献整理法 5
2.定性分析法 5
3.案例分析法 5
二、BIM与现场施工管理理论分析 5
(一)BIM的概念 5
(二)现场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 6
1.施工现场进度管理基本理论 6
2.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理念 6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理念 7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理念 7
三、 在现场施工管理技术应用思路 7
(一)可视化技术在现场施工的应用 7
(二)BIM5D技术在现场施工的应用 8
四、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实现 9
(一)工程概况 9
(二)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技术 10
(三)BIM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上的应用 10
(2)BIM在现场施工成本管理上的应用 12
(3)BIM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上的应用 15
(4)BIM在现场施工进度管理上的应用 17
五、总结与展望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一、绪论
(一)研究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
建筑业是目前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发展动力之一,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建筑工地管理模式的缺点逐渐暴露,无论是进度、质量、安全,还是前期的设计阶段,浪费的经济和劳动力与西方相比差距过大。与西欧和美国相比,我国工程项目的劳动生产率只是西方生产力的十分之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管理模式和传统技术模式过于落后。但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智能计算技术也发展的日益成熟,建筑行业随之受益,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管理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传统的手写绘图和CAD绘图模式已经逐渐落后,只能提供二维制图,但是在目前的项目中,建筑形式日渐复杂,如何在复杂造型中进行精确地绘图表示和专业的协同效应,传统靠人脑想象图纸已经不切实际。BIM可以提供视觉概念,使得蓝图上的线条看起来像在人们面前显示的三维图像[1]。
而且,工程项目越复杂,技术难度会大大增加,就导致工程项目数据量大,各岗位间数据流通效率低、团队合作能力差,因此,项目管理的难度增加,从而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精细管控。所以BIM技术被赋予厚望,来解决现阶段工程项目的问题。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从命名中我们可发现BIM的相关词汇为建筑、信息、模型,而它也正是一个将建筑工程项目各相关信息高度集成的模型。该模型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建造,包括从建筑项目的开始到结束的所有信息。BIM技术在现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改变管理方法,降低风险发生。
(二)研究现状
BIM技术运用前景广泛,但由于其不是一个独立的信息系统,需要有许多相关软件与之配套,加上现在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运用上尚且处于探索状态,许多规范现在还不明朗,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并未在所有建设方面完全运用,目前在某些专业展开了运用,在建模的过程中数据处理、软件调试、规范匹配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困难。
BIM技术能够实现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在该系统内统一处理信息,比起其他软件能够将所有信息联系起来,共同发挥效应。因为数据是实时更新的,项目人员使用BIM技术时,需要做好项目数据的动态化变化管理,有着动态化的特点。使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可以为施工人员形成一个全面的建筑项目立体模型,保证管理者对现阶段施工各项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易于改善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可控性[2]。传统施工中无法在建设前期对施工有着预先性的判断,采用BIM技术在施工进行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数据模拟,对设计落实到现实施工会发生的问题进行提前呈现,可以为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形成反馈,具有模拟性。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整理法
2.定性分析法
结合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定性分析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探讨在施工安全管理领域中 BIM 技术的应用价值和适用性,施工过程的精度要求和二次开发技术。
3.案例分析法
对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进行设计和探索后,之后对相应的工程实例的施工组织设计流程和方案。
二、BIM与现场施工管理理论分析
(一)BIM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是最早是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提出,并得到了全球业界的广泛认可,它有助于整合建筑信息,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到建筑的生命周期的终点,各种信息始终融入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可以基于BIM协同工作,大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初期投资,节约资源。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建筑工程和使用数字技术的虚拟3D模型,为该模型提供完整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存储库不仅包含描述构建组建,专业属性和状态信息的几何信息,还包含有关非组件对象(如空间和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该模型包含了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有效地改善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度[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