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防火安全管理

建筑防火安全管理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将以公共建筑为对象,对其防火安全管理进行研究。本文从三个阶段出发,对公共建筑防火安全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设计阶段针对防火材料的选用安全疏散设计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侧重于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入手,全方位的对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进行管理;使用阶段通过制定消防工作制度等措施加强建筑防火安全管理,消除火灾隐患。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将对公共建筑施工阶段防火安全管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
(五)本文研究方法 1
二、公共建筑特点及其火灾特点 2
(一)公共建筑的发展 2
(二)公共建筑的特点 2
(三)公共建筑火灾特点 2
1.施工阶段公共建筑火灾特点 2
2.使用阶段火灾特点 2
三、公共建筑防火安全管理综合策略 3
(一)设计阶段 3
1.使用高耐火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 3
2.以人为本设计消防安全出口 3
3.合理设计公共建筑消防分区 3
4.结合建筑特点设计安全疏散通道 3
5.合理布置消防车道 3
(二) 施工阶段 4
1.技术措施 4
4.防火技术监管 6
2.组织措施 6
3.应急救援计划 6
(三)使用阶段 10
1.业主制定消防工作制度 10
2.业主制定防火监控中心交班制度 10
3.业主制定消防安全巡查工作制度 11
4.落实消防通道管理制度 11
四、央视大楼新址火灾事故实例分析 12
(一)事故简要经过 12
(二)事故工程简介 12
(三)事故起因分析 13
表4.1事故分析表 13
(四)对策及建议 13
五、结论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火的发现和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帮助人类创造了无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所有事物有两面性,如果火在使用的过程中的不到一定的限制,那么它将吞噬它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火灾也开始从自然火灾到人为火灾的演变,各种引起火灾的隐患层出不穷。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火灾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增大。根据一些有效数据显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十这世上火灾损失较小,但是八十年代往后,我国火灾事故发生次数直线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建筑火灾造成的危害对人类危害最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建筑物诞生以来,火灾对建筑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有必要对建筑防火安全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对建筑防火进行安全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使建筑的安全性能大大提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多功能的大型综合商业建筑出现较晚,公共建筑防火研究相对国外比较缓慢。到目前阶段为止,我国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还都是遵循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以及是参考国外使用的管理模式制定的。国外公共建筑发展较早,火灾教训较多,日、美等国因此设立了专门的防火协会,为建筑的防火安全保驾护航。
(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以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公共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3个阶段开始,通过实例对公共建筑的防火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五)本文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探讨,通过与现场相关人员的交流与自身经历进行研究,借鉴项目部资料部所保存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补充。
二、公共建筑特点及其火灾特点
(一)公共建筑的发展
公共建筑是指超过20,0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旅游建筑和交通建筑。随着我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公共建筑需求量很大。公共建筑在城市中是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地,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公共建筑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一大批大型公共建筑现已投入使用或开始建设。
(二)公共建筑的特点
与普通建筑不同,公共建筑总面积上相对较大,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多个独立建筑单元组成。公共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聚集的人数多,大多数公共建筑都布置在人口集中的地方,通常人口众多;楼面面积大,空间大;现代化设备多且复杂;质量要求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4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