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某地铁商业空间机电管线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日期 2019年3月 地铁项目由于地下空间狭小、不具备自然的通风采光条件,且涉及到电力、信号等诸多设备管线,其建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地上工程多的多,在机电工程建设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等多专业系统,管线复杂、布局空间紧凑,在实际施工时,现场很难做到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在管线安装时经常会因为先后顺序、空间位置等问题导致后期施工无法进行,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拆卸返工,影响进度增加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地铁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就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技术搭建建筑模型,将各专业在模型中进行协调设计,指导施工,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本文以苏州某地铁商业空间为例,介绍了BIM技术在机电深化设计中的多专业BIM模型建立、碰撞检测、设计校核、管线综合、BIM出图、漫游动画、施工模拟等实际应用过程,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和施工质量的同时,对管线位置统筹排布,为项目设计及施工提供可视化思路与指导,使得复杂的、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有效节省工期和成本,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也为其它地铁工程的BIM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BIM技术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1
(三)研究内容和手段 2
1.研究内容 2
2.研究手段 2
二、工程概况 3
(一)项目介绍 3
(二)工程重难点 3
三、BIM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4
四、机电工程中的BIM模型建立 5
(一)BIM技术基础设备要求 5
1.网络环境 5
2.软件及插件的选用 5
(二)机电专业BIM模型的建立 5
1.建筑、结构模型创建 5
2.暖通模型创建 5
3.管道模型创建 6
4.电气模型创建 7
五、基于BIM模型的机电深化设计 8
(一)碰撞检测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计校核 8
1.碰撞检测 8
2.设计校核 10
(二)管线综合与BIM出图 11
1.管线综合 11
2.BIM出图 13
(三)漫游动画与施工模拟 14
六、结论与展望 15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也不断推进,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交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对于一个几百万人口甚至上千万的城市来说,单单靠公交系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人们出行效率低,通勤时间长等问题,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建设地铁项目,地铁的建设对于一个发达城市来说无疑是改善交通拥挤最理想的方式,地铁相对其他建筑系统来说,其建设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尤其是其中的机电工程,涉及到的设备复杂,管线布局空间紧凑,建设过程会交叉涉及给排水、暖通、电气、喷淋、风机、消防、建筑、结构等多专业系统,在实际施工时,现场很难做到各专业的协调工作,经常会碰到在管线安装时会因为先后顺序、空间位置等问题导致后期施工无法进行,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拆卸返工,不仅使工程进度滞后,也大大的增加了工程的成本。随着科学的进步,BIM技术开始融入地铁建设当中来,在地铁项目的前期设计阶段就应用BIM技术搭建建筑模型,将各专业在模型中进行协调设计,指导施工,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缩短工期减少成本。
(二)BIM技术研究现状
BIM是英文单词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我们习惯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因为其可视化、参数式设计、双向关联的面向对象、整合式相关信息以及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等优势,在项目施工的不同阶段可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因此其发展和应用成为工程建设管理的新趋势,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地铁建设当中,用于有效解决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因其特殊性而存在的缺陷。
1.国外研究现状
1975年BIM理念首次在美国提出,BIM技术已经被挪威、芬兰、德国、新加坡、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所主导,随着对BIM的研究不断深入,BIM的优势也愈加显著,这些早期实践者已经开始将BIM技术实质性的应用于建筑行业,并逐步取代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模式。早在1995年新加坡为了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高生产效率启动了一个名为CORENET(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Network)的IT项目,实现了建筑产业各参与方之间无缝高效的信息交流。2003年起,美国总务管理局开始推出3D4DBIM的计划项目,计划实施4D可视化施工模拟进行进度控制,基于BIM信息管理,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来探索BIM的应用。
2.国内研究现状
较一些欧洲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相对较晚。随着我国地下铁道风生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都市人口急速增长,随处可见的交通拥堵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地铁建设需求也愈演愈烈,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机电系统复杂,优化设计、辅助施工的要求。从我国“十一五”计划开始,国家就开始颁布政策支持,将BIM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技重点支撑项目。近年来,BIM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关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推动也势在必行。近年来,BIM技术地铁建设的应用中已经硕果累累,如南京的宁溧线溧水车辆段项目,已经实现了图纸会审,管线优化,成本控制,信息共享,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上海地铁9号线三期工程在项目设计、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场地仿真、管线综合设计、工程量辅助统计、效果图渲染、场景漫游、施工仿真等。深圳地铁7号线位于建筑物、河流等高危地域,施工难度大,运用BIM碰撞检测技术检查验证管线综合效果并优化方案,减少各专业之间的摩擦,有效的减少资源浪费。虽然BIM技术带来诸多便利,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还存在很多问题,BI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十分缓慢,很多二三线城市对于BIM的关注度较低,小规模的公司仍使用传统的二位制图方式,缺乏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复合型BIM人才。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BIM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一定会克服重重阻碍。
(三)研究内容和手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4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