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建筑设计

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建筑设计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桃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以保护传承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兴建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与一体的现代化桃花坞年画主题性博物馆。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创造出不同一般的博物馆空间,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在空间设计上注重环境设计,室内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手法并结合地方传统空间和材料特色,营造富有现代气息和地方传统文化意蕴的建筑空间,创造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
关键词  博物馆,空间设计,以人为本,文化遗产

1  引言 1
1.1 项目概况1
1.2 设计依据1
2  设计背景1
2.1 城市概况2
2.2 基地现状2
2.3 设计理念2
3  功能布局2
3.1 功能分区3
3.2 竖向设计3
3.3 交通体系3
4  风格造型3
  5技术经济指标4
  结论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苏州市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一。主题性文化博物馆是新时代形式下产生的一种新建筑类型,是专门为某一种文化提供展示、教育、研究的建筑。其中设有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游览厅室,如专题展厅、室外展厅、旅游商店、研究中心,为游客提供一个既有传统个性,又能够开放、乐于与人分享的现代生活环境。苏州市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也将设计为一个开放、舒适、宜享的公共建筑。
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458㎡,基地所处大环境被苏州外环河所包围。整个地块呈三角形,处于桃花桥路与韩衙庄交界口,所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气候宜人。当地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征。规划地址周边建筑较复杂,西边有桃坞小学,南边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商业中心,东边是一大片的古代样式建筑,包括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桃花坞木刻年画馆在内的一些古韵建筑,这就要求在做方案的时候综合考虑其周边环境。
1.2设计依据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7)  《无障碍设计规范》
(8)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定
2  设计背景
2.1 城市概况
    苏州,古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之一,
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太湖东岸、长江三角洲中部。以其独特的园林景

观被誉为:“中国园林之城”, 素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东方水城”的美誉。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桃花河》诗,宋范成大《阊门泛槎》诗有“桃坞论今昔”句。可见桃花坞名称由来以久。现如今桃花坞所处地域已成为苏州市中心繁华地带,人们的生活已不满足于物质享受。
2.2 基地现状
基地地处苏州市中部,桃花坞东北部,所处地域被苏州外城河所围。规划地块呈三角形,处于桃花桥路与韩衙庄交叉口,交通便捷,周边建筑已成形,苏州市立医院、上塘商业街、泾浜小吃街围绕着本地块,使这座新建博物馆建成后必将成为苏州市的又一繁荣地带。
2.3设计理念
根据调研研究我国博物馆事业正稳步进行可持续发展,愈加的贴近百姓生活,并且提升整体水平与国际接轨。在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积极的吸收国外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成就了具有中华民族风格、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博物馆事业。本次设计苏州市桃花坞年画博物馆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数字化与网络化建成一座现代的、科技含量高的主题性博物馆。为弘扬苏州桃花坞年画传统文化创立一个良好场所,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研究以及更能被世人了解与熟悉。
3  功能布局
本方案用地宽松分散围合布置,中部设庭院。整体布局是以中庭为中心展开的,采用以点带面的布局形式。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内部空间设立高差,使整个内部空间看起来空间感十足。
3.1功能分布
动静分区明确,很好地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博物馆设计时充分考虑到

了动静分区,并注意了展厅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将动观、静观、群游兼顾考虑,使游客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总体上分为展区、休闲区、藏品库、办公区、技术用房。
3.2竖向设计
    规划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在保证地面和路面排水所要求的最小坡度的前提下,结合现状地形减少填挖方量,减低工程造价。(地块规划平均坡度>0.3%,人行道比道路路缘石高100-200mm,地块标高高于路面标高0.2-0.3m)
3.3交通体系
    主要为一条环绕博物馆而建的消防通道,杜绝穿越性交通,到达各个入口直接便捷。规划地块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环形消防车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入口广场采用偏白色防滑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博物馆景观。
4  风格造型
    作为主题性博物馆建筑,本方案要把传统建筑风格与时代性有机结合,还要考虑周边环境,所以选择了偏现代的建筑风格,在内部空间细节上采用中式建筑独有的一些造型。
现代建筑,在建筑文脉上的意义,可能无法诠释中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就在建筑内部方面做点文章。大量采用月亮门引发传统念想,游客走过月亮门时传统文化的浮现脑海。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设立贯穿整个垂直建筑的中庭,内植绿竹,文艺味十足。这些小细节都是中式建筑诗画意象、诗画场景的延续,是建筑符号的简洁化和现代化;在文化情感上,为骨子里的中国文化归依,找到一个身心安顿的所在。
简单来讲,本次设计的建筑之美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即文化表现,外在即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值得探寻:
    第一、月亮门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

第二、拥有独立的围合式庭院空间。中式住宅是室内空间与院落有机结合的
整体,庭院是中国人居住理念中对私密性要求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中式住宅的文化底蕴。
第三、外立面采用花岗岩、铁锈漆、素混凝土等体现出了这座建筑的现代感,花岗岩体现出了博物馆应有的大气,铁锈漆仿佛把整个建筑做旧,素混凝土为整个建筑带来了一点活力。典型的现代建筑风格。
5  技术经济指标
此次建筑方案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建筑用地面积:945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9045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39066平方米
容积率:0.91
建筑密度:39.3%
绿化率:31.2 %
机动车停车位:72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180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