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区赵集镇高家堰更新改造与设计方案一(附件)【字数:6774】
随着近些年关于特色小镇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大资本的推动,特色小镇模式在全国刮起一阵旋风,各地方政府、产业资本、房地产开发商等都开启了小镇发展模式。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期,近年来计划生育的执行,让城市中绝大部分家庭越来越呈现"421"结构,空巢老人的现象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出现,相当大部分的老人面临养老与 医疗这两大需求。医院不能解决养老,医生难进家庭,养老设施没医生,当前大部分需求主要由医院专门设立的养老中心解决,然而目前我国养老医疗设施的发展仍然不能满足市场所需,最近几年各省纷纷实施"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养老医院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基于社会需求和当地的环境条件,本案选取了高家堰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养老型特色小镇。并选取了其中一块废弃医院加以改扩建,以此来满足当地人民以及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关键词 小镇,养老,医疗,改建
目 录
1 引言 1
2 设计依据 1
3 项目简介 1
3.1 项目概况 1
3.2 地形图 1
3.3 设计目的 1
4 小镇规划设计说明 2
4.1 规划理念 2
4.2 规划思路 3
4.3 规划详情 3
5 医院新建设计说明 4
5.1 项目简介 4
5.2 用地分析 4
5.3 设计目标与原则 5
5.4 总体规划 5
5.5 建筑设计 6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已掀起一片热潮,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和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的双重环境之下,将高家堰地区规划成养老型特色小镇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案。此案不仅能缓解周边地区的养老压力,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拉动人口的回流,使小镇重新焕发生机。
2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2001)
3 项目简介
3.1 项目概况:
当前,特色小镇的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古坝高家堰蕴藏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本案本着尊重高家堰本土风貌的前提下,将小镇特色重新定位,将之规划为养老型特色小镇。并选取废旧医院地块进行改造、修缮、新建设计。
3.2 地形图
//
3.3设计目的
1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原有历史建筑和空间,设计出环境优美、生活便捷、安全经济的建筑及环境。
2 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民居建筑改造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具有创造性。
3 学习相关国标及省标规范。
4 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图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小镇规划设计说明
4.1 规划理念
4.1.1 要保持小镇的特色
高家堰本身作为一个防洪大堤而闻名,自然是离不开水元素的。在小镇规划之际,便将水景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通过引水的方式,将水域穿插在小镇中,不仅使得空间上更有层次感,也带来了湿润的空气,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1.2 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自然?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其最有影响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很难有生命力的,高家堰本身有着“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治河传说,也有众多文人留下的不朽名篇,这些都是高家堰宝贵的文化资源。在规划设计时,也需将其保留融入至小镇之中。
4.1.3 务求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特色小镇的建成,离不开合理的产业规划安排,这样才能够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很多产业的发展空间。因此,选择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凸显其重要性。结合当地多以孤寡老人留守的实际情况和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发展养老产业也是顺应实情的一项举措。
4.2规划思路
小镇服务的主体对象为老年人,自然规划之初就应该站着老年人的角度上思考,各种场景的使用环境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如增设休闲活动广场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增加凉亭等设施方便老人的休息与交流。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还应考虑配套的无障碍设施,使老人在小镇中的生活安恬舒适。对于空间规划布局来说,则需要考虑各个建筑功能之间的联系,例如养老院和医院、临终关怀设施之间应紧密相连,在同居养老的聚集区中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以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由于小镇本身功能的缺失,增加其必备功能也是规划考虑的重点。
4.3规划详情
4.3.1 空间形态规划:
本次规划结合当地的空间性质,对重要建筑形态和街区空间要进行保护。对改建新建提出建筑体量、风格、色彩和街巷尺度等要与当地风格相匹配。
4.3.2 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设计经过充分调查与分析用地建设现状,对部分地块的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安排。地块北侧的废弃工厂将改建为老年活动中心,中心街道南侧的学校旧址改建为养老院,中心街道西北方的废弃医院则进行新建。小镇北侧有大批破旧的砖瓦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故难以再利用,因此将此地块用于新建同居式养老住宅,供给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居住。地块南侧的民居大部分功能保留完整,则加以修缮,让当地居民实现居家式养老。此外,在部分区域搭建休息凉亭,活动场地等便民设施,以此提高小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4.3.3 道路交通组织:
在实地调研和分析过地形的基础上,对当地的路网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原本的小镇上仅存一条水泥路即为中心街道,为了构筑合理的路网结构,现将在中心街道北侧布置两条横向柏油路和一条纵向的柏油路,并在建筑周围合理铺设水泥路,南侧则设置多条水泥路方便居民通行,中心街道将改建为步行街,防止人流与车流的过多交汇,实现小镇的人车分流。
4.3.4 关键节点的改造新建设计:
重新定位小镇的养老目标后选择小镇西部的一个废弃医院深入改造新建设计。改造医院服务主体为老年人,则不仅要考虑到当地人的就医问题,还需为老年人设置专门的保健康复区域。
4.3.5 绿化景观规划:
依照整体保护的准则,对现存的树木植被进行保护规划,结合地区的环境特性,引入水流,打造水景。在民居之间的空地上穿插绿化景观,使得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别致景色。
5 医院新建设计说明
5.1项目简介
目 录
1 引言 1
2 设计依据 1
3 项目简介 1
3.1 项目概况 1
3.2 地形图 1
3.3 设计目的 1
4 小镇规划设计说明 2
4.1 规划理念 2
4.2 规划思路 3
4.3 规划详情 3
5 医院新建设计说明 4
5.1 项目简介 4
5.2 用地分析 4
5.3 设计目标与原则 5
5.4 总体规划 5
5.5 建筑设计 6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已掀起一片热潮,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和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的双重环境之下,将高家堰地区规划成养老型特色小镇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案。此案不仅能缓解周边地区的养老压力,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拉动人口的回流,使小镇重新焕发生机。
2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2001)
3 项目简介
3.1 项目概况:
当前,特色小镇的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古坝高家堰蕴藏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本案本着尊重高家堰本土风貌的前提下,将小镇特色重新定位,将之规划为养老型特色小镇。并选取废旧医院地块进行改造、修缮、新建设计。
3.2 地形图
//
3.3设计目的
1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原有历史建筑和空间,设计出环境优美、生活便捷、安全经济的建筑及环境。
2 使学生能熟练的掌握民居建筑改造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具有创造性。
3 学习相关国标及省标规范。
4 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图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小镇规划设计说明
4.1 规划理念
4.1.1 要保持小镇的特色
高家堰本身作为一个防洪大堤而闻名,自然是离不开水元素的。在小镇规划之际,便将水景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通过引水的方式,将水域穿插在小镇中,不仅使得空间上更有层次感,也带来了湿润的空气,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1.2 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自然?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其最有影响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很难有生命力的,高家堰本身有着“九牛二虎一只鸡”的治河传说,也有众多文人留下的不朽名篇,这些都是高家堰宝贵的文化资源。在规划设计时,也需将其保留融入至小镇之中。
4.1.3 务求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特色小镇的建成,离不开合理的产业规划安排,这样才能够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很多产业的发展空间。因此,选择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凸显其重要性。结合当地多以孤寡老人留守的实际情况和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发展养老产业也是顺应实情的一项举措。
4.2规划思路
小镇服务的主体对象为老年人,自然规划之初就应该站着老年人的角度上思考,各种场景的使用环境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如增设休闲活动广场来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增加凉亭等设施方便老人的休息与交流。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还应考虑配套的无障碍设施,使老人在小镇中的生活安恬舒适。对于空间规划布局来说,则需要考虑各个建筑功能之间的联系,例如养老院和医院、临终关怀设施之间应紧密相连,在同居养老的聚集区中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以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由于小镇本身功能的缺失,增加其必备功能也是规划考虑的重点。
4.3规划详情
4.3.1 空间形态规划:
本次规划结合当地的空间性质,对重要建筑形态和街区空间要进行保护。对改建新建提出建筑体量、风格、色彩和街巷尺度等要与当地风格相匹配。
4.3.2 功能布局设计:
本项设计经过充分调查与分析用地建设现状,对部分地块的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安排。地块北侧的废弃工厂将改建为老年活动中心,中心街道南侧的学校旧址改建为养老院,中心街道西北方的废弃医院则进行新建。小镇北侧有大批破旧的砖瓦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故难以再利用,因此将此地块用于新建同居式养老住宅,供给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居住。地块南侧的民居大部分功能保留完整,则加以修缮,让当地居民实现居家式养老。此外,在部分区域搭建休息凉亭,活动场地等便民设施,以此提高小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4.3.3 道路交通组织:
在实地调研和分析过地形的基础上,对当地的路网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原本的小镇上仅存一条水泥路即为中心街道,为了构筑合理的路网结构,现将在中心街道北侧布置两条横向柏油路和一条纵向的柏油路,并在建筑周围合理铺设水泥路,南侧则设置多条水泥路方便居民通行,中心街道将改建为步行街,防止人流与车流的过多交汇,实现小镇的人车分流。
4.3.4 关键节点的改造新建设计:
重新定位小镇的养老目标后选择小镇西部的一个废弃医院深入改造新建设计。改造医院服务主体为老年人,则不仅要考虑到当地人的就医问题,还需为老年人设置专门的保健康复区域。
4.3.5 绿化景观规划:
依照整体保护的准则,对现存的树木植被进行保护规划,结合地区的环境特性,引入水流,打造水景。在民居之间的空地上穿插绿化景观,使得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别致景色。
5 医院新建设计说明
5.1项目简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