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的尊严低收入人群公寓建筑设计方案一(附件)【字数:8081】

人类已迈入21世纪10年代,联合国联合发展署也开始逐渐关注起了这个越来越受到目光聚焦的社会性话题,日前,联合国总部也召开了大会,就专门讨论了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情况,以及相关的建筑方面的解决方案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和问答。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主要社会收入偏低,自然会形成为弱势群体,而且他们的居住条件较差,却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住房的兴建也是刻不容缓的。如何合理的解决好约占我国总人口60-75%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低收入人群公寓住房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更加需要关注低收入住宅在整个中国商品房住宅中的地位,其他住宅类型与低收入住宅之间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些,我将从以上的几个论点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关键词 中低收入,人性化,绿色环保,公寓
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3
4 设计原则 4
5 建筑设计说明 7
5.1 总体规划 7
5.2 建筑设计 8
5.3 景观设计10
5.4 结构设计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自古以来,建筑和人类生存的相互关系便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也是对社会发展的另一种贡献。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的名称是居者的尊严—低收入人群公寓建筑设计,目的是利用大学本科期间所学的建筑学专业课知识,并且通过查阅了解与相关的公寓建筑设计的各项知识,独立自主的完成方案设计,以提高自身解决实际建筑项目的能力和相关的表达能力。本课题还要求我们掌握公寓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熟悉国家规范中规定的中低收入人群公寓建筑的设计要点,以及公寓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另外通过建筑细节设计的考虑,如无障碍设计、各种类型的户型等,锻炼我们对于特殊人群建筑设计时的一般思路,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策略。最后是要求我们通过对具有较严密功能组织和流线要求的建筑类型进行设计,培养建立“先从整体开始设计、然后再合理布局”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对功能性较强的建筑类型的功能、空间环境等因素的相互关系,然后再考虑进一步的设计。
人类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迈入21世纪10年代,联合国联合发展署也开始逐渐关注起了这个越来越受到目光聚焦的社会性话题,日前,联合国总部也召开了大会,就专门讨论了中低收入人口的居住情况,以及相关的建筑方面的解决方案等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和问答。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主要社会收入偏低,自然会形成为弱势群体,而且他们的居住条件较差,却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住房的兴建也是刻不容缓的。如何合理的解决好约占我国总人口6075%的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低收入人群公寓住房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更加需要关注低收入住宅在整个中国商品房住宅中的地位,其他住宅类型与低收入住宅之间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些,我将从以上的几个论点来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2 项目概况
最近几年,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所在。中国社会在经历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社会都在召唤建筑的人情味的回归,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与尊重,更加尊重人性化和人文精神,以及怎样使中低收入人群分享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这一代年轻的建筑学生所应当思考的问题。
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不能用以前的环境差,成本低的旧方法,如何解决 题是本次设计课题的教学重点
该低收入人群公寓建筑设计位于淮安市区富强北路以北,北京北路以东地块内(具体地点由设计者确定,附件中有参考地点)。本地块地形平坦。基地水域半绕,风景优美,环境舒适,具有古代传统的绝佳方位的布局,是建设中低收入人群公寓十分适宜的用地。用地平面范围为67*94米左右。
该设计必须遵循“经济、适用、美观”的基本建筑设计原则,要设计出适合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建筑,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该项目建设总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左右。各类建筑主要为一层和二层的公共商铺部分、小区物业的管理中心、托幼场所、运动休闲场所等对应各种中低收入人群的公寓等组成以及各类配套用房及相应的室外活动设施。
另外,该设计须得在充分考虑设计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合理的节约土地,在有限的用地内解决尽量多的人的居住问题;在考虑到中低收入人群的各项需求之后,;另外一个不能忘记的就是要充分考虑老龄化大背景下的无障碍设施、适老设计;我们还必须得在遵循绿色节能原则,居住单元满足最低采光通风要求。
我们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商业网点最好不得超过两层,其他配套部分内容和面积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要求进行酌情考虑。此次设计的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必须得注意结合北侧沿河风光带,适当考虑室外活动场地,并且住宅楼之间需得有联系的场地,及我们专业里所说的“共享空间”。
另外对于低收入人群公寓户型的设计可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自行制定要求,单人公寓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新婚双人公寓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70平方米左右)。此次设计我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一共设计了4种户型以满足各种需求。
此课题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城市的中低收入人群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占到城市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一个优秀的中低收入人群公寓设计必然会获得城市低收入群体大众的欢迎,为他们的“大城市梦”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即为他们的安家落户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设计的成功与否必然需要城市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属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市民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有滋有味的活动健身的多样化生活空间,从而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另外,此次本市的中低收入人群公寓的规划设计也必须摆脱传统建筑的束缚,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来解决相关问题,我们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在大学本科五年之中所学到的建筑学的知识,并充分的用到此次毕业设计中去。 
目前我国的中低收入人群公寓在建筑方面和经济政策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寓的房间供给数量不够,公寓的规模不够大,并且公寓的房价部分偏高,而且有的公寓位置比较偏,住宅的容积率也比较高,而且根据我们现场的调研,这些住户室外的环境也是十分的脏乱。在现代化公寓的要求中,以前的公寓还存在配套设施不齐全,达不到节能要求,以及那些人属于中低收入者这一人群,对此的相关界定不清楚,功能滞后,以及缺乏严格的登记审批制度,缺乏明确的有相关国家条规可以查询的低收入住宅的建设标准,这些是目前使得低收入住宅发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而德国被世界公认为是住宅问题解决较好的国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有战败国德国境内有许多的低收入者,然而如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成为当时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于是在此期间,某些欧洲国家的相关建设法规定,社会住宅全部由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来投资兴建,只要是符合低收入标准的家庭,都可以凭借政府部门的证明租用相关的福利住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1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