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某商业楼施工组织优化设计
摘 要本工程是上海原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此建筑为超高层项目一共有27层分别是地下2层、地上25层,此建筑总高118.9米,分为商业、办公两个部分,商业部分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办公为二级。该建筑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地下二层抗震等级二级;地上一层至二层抗震等级为一级;其余楼层均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部署;3.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各项管理及标准。同时也满足了以下几个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符合总体规划要求。该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相关规范要求,参考相关最新的国家规范,对整个设计进行科学性的考虑。
[Key words]: Building Super high Rise frame shear wall Scientificity Antiseismic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1
1.2施工组织的意义1
1.3工程设计概况1
1.3.1 工程设计概况1
1.3.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1
第二章 施工部署 .2
2.1 工程目标2
2.1.1 质量目标2
2.1.2 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2
2.1.3 进度计划及计划保障体系2
2.2 施工准备 4
第三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
3.1 测量工程 5
3.1.1 施工部署 5
3.1.2 测量准备工作 6
3.1.3 控制点的垂直引测 6
3.2 基坑围护方案 7
3.2.1 方案概况及临时边坡围护 7
3.2.2 基坑降水工程 8
3.3 主体工程 9
3.3.1 钢筋工程 9
3.3.2 模板工程 9
3.3.3 混凝土工程 12
第四章 各项管理及标准 13
4.1 质量及技术保证措施 13
4.1.1 质量保证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施 13
4.1.2 技术保证措施 14
4.2 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4
4.2.1 现场生产、生活安全措施 14
4.2.2 安全专项方案 14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半个世纪前,高层建筑曾被看作经济实力的象征。其高速发展有历史必然性。高层建筑是以高科技、新材料为背景,推动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如中国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它树立的建筑典范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用有限的地段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地价比较高的地块区域,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利于平衡地价。也可以创造旅游经典和人文景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施工技术的实施应用,超高层建筑已经由原来的框架结构向框剪、框筒、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变化发展,单一的混凝土结构也渐渐地开始扩展为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格式,超高层建筑初步向“更高、更大、更深、更复杂、更齐全”的方向快速的迈进。
1.2施工组织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模拟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导性的文件,它指导施工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它很好的将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它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为产品生产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优质的方案,以最小的消耗赢得最大的利润,使最终产品在时间上速度快、工期短,在质量上精度高和功能好,在经济上成本低、利润高。
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一个项目来说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可以保证项目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按时完成,使工程的安全、质量、经济得到保障,同时安排现场的管理人员,机械的配备,控制施工组织的管理模式。一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的效果。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此建筑项目为超高层建筑一共有27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5层,地上建筑面积25651.20平方米,建筑总高118.9米,分为商业、办公两个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3.2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气象条件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中北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温暖多变,春秋两季气候适宜,但春季有梅雨季,一般温凉多雨,而秋季则温凉较干,秋高气爽。受盛行的东南季风控制,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
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1)工程地质状况
拟建场地现为空地,本次勘察期间,场地大部区域已完成整平工作,现拟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本次勘察期间测得拟建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一般在1.42m~3.34m之间,场地平均标高约为2.43m。
本次勘测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在100.45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沙土组成,呈水平成层分布。
(2)工程水文条件
地下水
根据现场场地的钻探结果显示,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有空隙潜水和承压水。
1)潜水
潜水主要存在于浅部的填土中,导水性及富水性较差,其受降水雨水的渗入和一部分侧向迳流作为补给,其的主要排泄方式是地面蒸发。根据本次勘探的结果显示,此次测得钻孔内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0.50m~2.00m 之间,稳定水位埋深在0.20m~1.80m 之间(相应标高在1.18m~1.79m 之间)。
2)微承压水
拟建场地微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浅部粉土夹粉质粘土及粉土中,其主要的补给方式是以浅部地下水垂直渗入及其侧向径流,其主要排泄方式是侧向径流。层厚在1.50m~16.3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7.25m,富水性较好。本次勘察期间在拟建场地内布置了2 个微承压水水位观测孔,根据观测,本工程拟建场地内微承压水埋深在1.00m~2.10m,相应标高约为0.12m~0.68m。
[Key words]: Building Super high Rise frame shear wall Scientificity Antiseismic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1
1.2施工组织的意义1
1.3工程设计概况1
1.3.1 工程设计概况1
1.3.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1
第二章 施工部署 .2
2.1 工程目标2
2.1.1 质量目标2
2.1.2 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2
2.1.3 进度计划及计划保障体系2
2.2 施工准备 4
第三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5
3.1 测量工程 5
3.1.1 施工部署 5
3.1.2 测量准备工作 6
3.1.3 控制点的垂直引测 6
3.2 基坑围护方案 7
3.2.1 方案概况及临时边坡围护 7
3.2.2 基坑降水工程 8
3.3 主体工程 9
3.3.1 钢筋工程 9
3.3.2 模板工程 9
3.3.3 混凝土工程 12
第四章 各项管理及标准 13
4.1 质量及技术保证措施 13
4.1.1 质量保证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施 13
4.1.2 技术保证措施 14
4.2 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4
4.2.1 现场生产、生活安全措施 14
4.2.2 安全专项方案 14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半个世纪前,高层建筑曾被看作经济实力的象征。其高速发展有历史必然性。高层建筑是以高科技、新材料为背景,推动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如中国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它树立的建筑典范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用有限的地段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地价比较高的地块区域,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利于平衡地价。也可以创造旅游经典和人文景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施工技术的实施应用,超高层建筑已经由原来的框架结构向框剪、框筒、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变化发展,单一的混凝土结构也渐渐地开始扩展为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格式,超高层建筑初步向“更高、更大、更深、更复杂、更齐全”的方向快速的迈进。
1.2施工组织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是模拟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导性的文件,它指导施工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它很好的将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它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为产品生产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优质的方案,以最小的消耗赢得最大的利润,使最终产品在时间上速度快、工期短,在质量上精度高和功能好,在经济上成本低、利润高。
建立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一个项目来说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它可以保证项目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按时完成,使工程的安全、质量、经济得到保障,同时安排现场的管理人员,机械的配备,控制施工组织的管理模式。一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目的有着至关重要的的效果。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此建筑项目为超高层建筑一共有27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5层,地上建筑面积25651.20平方米,建筑总高118.9米,分为商业、办公两个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3.2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
1气象条件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中北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温暖多变,春秋两季气候适宜,但春季有梅雨季,一般温凉多雨,而秋季则温凉较干,秋高气爽。受盛行的东南季风控制,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水量1076.2mm。
2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1)工程地质状况
拟建场地现为空地,本次勘察期间,场地大部区域已完成整平工作,现拟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本次勘察期间测得拟建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一般在1.42m~3.34m之间,场地平均标高约为2.43m。
本次勘测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在100.45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沙土组成,呈水平成层分布。
(2)工程水文条件
地下水
根据现场场地的钻探结果显示,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有空隙潜水和承压水。
1)潜水
潜水主要存在于浅部的填土中,导水性及富水性较差,其受降水雨水的渗入和一部分侧向迳流作为补给,其的主要排泄方式是地面蒸发。根据本次勘探的结果显示,此次测得钻孔内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0.50m~2.00m 之间,稳定水位埋深在0.20m~1.80m 之间(相应标高在1.18m~1.79m 之间)。
2)微承压水
拟建场地微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浅部粉土夹粉质粘土及粉土中,其主要的补给方式是以浅部地下水垂直渗入及其侧向径流,其主要排泄方式是侧向径流。层厚在1.50m~16.3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7.25m,富水性较好。本次勘察期间在拟建场地内布置了2 个微承压水水位观测孔,根据观测,本工程拟建场地内微承压水埋深在1.00m~2.10m,相应标高约为0.12m~0.68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