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系馆改扩建工程方案一(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 大学校园建筑,即是高文化的殿堂,又是育人的摇篮。因此,从整体环境空间的营造到单体建筑的处理,都应重在对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学府的意境。建筑的艺术构思和形体创造,宜简洁、朴实而又不单调刻板;追求形象的典雅与高贵品格而不是装修的豪华与铺张;提倡以符合功能为基点,以简朴的、有力度的、多层次的虚实对比空间形式提高建筑本体的表现力度,不求刻意的“宏伟”做作,但求文雅与得体,符合校园高文化的品格。通过这样一个课题把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体现在建筑系系馆的改扩建设计当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对该建筑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较为科学的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通过整体与各种细节的处理,让学生获得更多该建筑以外的启发。关键词 建筑系馆,改扩建,建筑意向,空间,文化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2.1 项目介绍 2
2.2 基地现状 2
2.3 设计概述 2
3 设计背景 2
3.1 校园建筑艺术 3
3.2 系馆实例 3
4 理念解读 3
4.1 设计意向 3
4.2 空间设定 3
4.3 文化 4
4.4 改造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大学校园的系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追求科学性与技术性,大学系馆的设计及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密切相关。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设计的价值是永恒不变的。因为人的基本需求结构是恒定的,变化是人的欲望和价值观。消费时代,设计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就此次设计而言,学校的建筑系馆的改扩建属于民用建筑设计的范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系馆对于建筑学的同学而言,是一个对于他们大学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场所。除了宿舍之外这就是学生们第二个家。通过系馆的各部分空间的功能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完善的硬件教学设备条件,这些都与学生的日常专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人们的价值观。
就此次设计而言,学校的建筑系馆的改扩建属于民用建筑设计的范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系馆对于建筑学的同学而言,是一个对于他们大学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场所。除了宿舍之外这就是学生们第二个家。通过系馆的各部分空间的功能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完善的硬件教学设备条件,这些都与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系馆也可以以其直观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的空间组织引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其自身的外观形态、环境氛围也必然与其所在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一个优秀的系馆设计甚至可以成为该校园环境的重要标志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象征。
设计的创造是以综合为手段,以创新为目标的高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设计的教学是以认知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启发、诱导的知识传授途径。与其他科学不同,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教学空间作为学生最经常接触的一个环境,对学生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设计逻辑的形成起到潜在但是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或是乏味的数字,还可以看到、摸到、感受到真实的设计。这种教学的空间和空间的教学之间的转换互动是建筑学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普通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取代的。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课题把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属性体现在建筑系系馆的改扩建设计当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对该建筑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较为科学的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通过整体与各种细节的处理,让学生获得更多该建筑以外的启发。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介绍
建筑系系馆改扩建工程(方案一)位于北京路校区南园。位于淮安市清河区北京北路89号的老校区,位于市区重要位置,总占地面积约150000平方米,南北轴向布置,东面为学校大门主入口处。而此次设计任务建筑工程系系馆位于学校入口处径直走约200米北侧,建筑面积10000-120000m2,原用地地段为工学院教学楼、办公楼及机电楼所在地。建筑系因教学及发展需要拟将原1号、3号教学楼、机电楼及其附属用地改扩建为建筑系系馆,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左右。
基地所在的校园教学区空间格局明确,呈轴线式对称布局。1号、2号、3号教学楼群及机电楼呈院落式布局。建筑系系馆如何凸显入口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2 基地现状
由1号、2号、3号教学楼组成的教学楼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建成的建筑群体,整个建筑的表面都用马赛克砖铺盖而成,有些马赛克砖已脱落或损坏,然而马赛克的运用使其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2号楼为设计艺术系系馆,和建筑系的系馆连接在一起,让人很难区分两个系馆的差异性,如何将原来教学楼群的三者改建成现在建筑系系馆与设计艺术系系馆并让两所系馆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和谐存在于老校区的环境中,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设计概述
此次我设计的方案中建筑系系馆由切割后的1号楼,保持原样的3号楼以及增加连廊的机电楼组成。
综合多种因素,本方案保留3号楼主体并对其适当改造,切割1号楼,与3号楼相连,稍加改建机电楼组成了建筑系系馆。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111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3850平方米;扩建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11315平方米;拆除建筑面积:795平方米。
3 设计背景
3.1 校园建筑艺术
当中国正走向世界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认可,吸引。中国的对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也看得越来越重要。此次设计任务的的建筑工程系系馆位于的北京路校区(淮安清河区北京北路89号)。据介绍是九十年代所建,历史已有三十多年了,已没有当初建成时的光彩。而放眼大学城的新校区现代的建筑,老校区变得更加暗淡无光。而建筑工程学院的系馆作为老校区进校门的门面和主要象征,一个好的改建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校园建筑,即是高文化的殿堂,又是育人的摇篮。因此,从整体环境空间的营造到单体建筑的处理,都应重在对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学府的意境。建筑的艺术构思和形体创造,宜简洁、朴实而又不单调刻板;追求形象的典雅与高贵品格而不是装修的豪华与铺张;提倡以符合功能为基点,以简朴的、有力度的、多层次的虚实对比空间形式提高建筑本体的表现力度,不求刻意的“宏伟”做作,但求文雅与得体,符合校园高文化的品格。
3.2 系馆实例
建筑系系馆的实例我以东南大学的中大院及南京师范大学的原美楼为例
东南大学的中大院,原名生物馆。1929年落成,面积2321平方米,造型为西方古建筑风格。中大院与上部山花联成一体,相映成趣,?又和图书馆东西呼应,相得益彰。自南高至中大,为生物学系办公楼,我国生物学鼻祖秉志教授曾在此楼办公。1952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为院办公楼所在地。1957年扩建两翼1728平方米。以学校历史上曾为中央大学,遂又更名为中大院。现为建筑学院所在地。
南师大原美楼是美术学院专用楼,位于图书馆东侧,层高为6层。入口形式简单,二层挑出部分直接作为雨棚。左侧通过横向的搭接,丰富了入口处理。内部空间结构为排架结构,专用教室呈锯齿型依次布置。墙体同时兼做展览之用,既为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