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三
金湖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老年人口负担越来越重,
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突显出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面对与日俱增
的高龄群体,老年公寓的出现为大量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
老年公寓的需求与日俱增,很多地区供不应求,面对大量老人的新型住宅,我们
有责任为老年群体设计高品质、适居性的居住环境。为了能提供给老年人符合他
们身心需求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更为了弥补和改善老年人因生理衰退和自身变
化而产生的失落情感,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行为特点,探索更加适合老年人生
活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虽然房地产市场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但在老年住宅的
建设和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索方面长期缺乏有效的关注和研究,导致我国目前老年
住宅供应量不足、住宅适老化程度不高的状况。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在设计上注重环
境设计,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老龄化,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社会价值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原则、目标与思路 2
4.1 设计原则 2
4.2 设计目标 3
4.3 设计思路 3
5 建筑设计说明 4
5.1 总平面布局 4
5.1.1 建筑布局 4
5.1.2 停车位 4
5.2 建筑单体设计 4
5.2.1 公寓 4
5.2.2 户型平面设计 4
5.2.2 建筑立面设计 5
5.3 消防设计 5
5.4 节能设计 5
5.5 景观设计 6
5.6 结构设计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逐
渐延长,人口结构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
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
20%增加到33%。然而,在全世界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里只有我国还处在发展中
国家的阶段,并且以人口技术庞大、老龄化速度迅猛而著称。2006年底,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已经达到1.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3%,约相当于整个欧洲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总和。目前,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加快,平均增长率高达
3.2%,大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至2051年将达最大值4.37亿,届时将
占到总人口的30%,几乎没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面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
何创造适宜老人的生活环境,并提高老人的居住质量,是一个现实而又长远的课
题。
老龄化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不同的
要求。近十年来,全国的商业住宅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升起,但是却极少有专门针
对老年人而设计的住宅小区,来男人的居住为题又是老龄化的问题的核心问题,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印象。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
住,老有所乐”的目标,拟建金湖社会福利中心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金湖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三,本项目地块位于淮
安市金湖县,老年公寓定位是综合型老年服务机构。地块北侧为黄河西路,东侧
为经九路。金湖县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本项目作为城市福利保障事业,也是城
市建设的总要一项。地块所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周围有公园等休闲场所环
境优美。其所处纬度适宜,整体气候环境适宜老年人居住疗养。
项目用地呈矩形,用地面积约 20000 ㎡,要求设计 2.1 万㎡居住面积,和一
定服务面积的组合建筑群。容积率不得超过 1.5;建筑密度不超过 20%;绿地率
不低于 30%,服务面积不超过面积 30%;建筑高度:公寓部分建筑高度 12 层左右,
其他部分高度不限。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5.《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8.淮安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地形图
9.淮安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
4 设计原则、目标与思路
4.1 设计原则
4.1.1 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经
典高尚的居住环境。
4.1.2 自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分析原有地
形地貌的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文化
内涵、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居住空间。
4.1.3 经济--作为住宅区,道路、建筑等都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
制宜,尽量做到即美观又经济实用。
4.1.4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
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
4.1.5、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和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4.1.6 安全—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
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
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4.2 设计目标
4.2.1 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使
建筑平面、空间组合与环境富含特色,并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住宅公建均融合
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型体塑造更具魅
力。
4.2.2 以建设文明社区为目标,注重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邻里环
境,建立完善的居住区步行休憩绿地系统,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
境。
4.2.3 发掘、利用并有机组织本地块的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运用城市设计
手段,加强景观风貌控制,塑造一个既现代又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环境优美、功
能齐备、层次丰富的居住小区。
4.3 设计思路
4.3.1 居住空间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群体。所
以设计是,应充分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
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目的。
4.3.2 老年建筑基地除了要满足充足阳光,良好通风外,还要有开阔的视野。与
庭院绿化相结合。同事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里特征,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
环境。
4.3.3 自由,动态,开放,渗透的设计理念:疏密结合,建筑组合应疏密结合,
形成不同的组团空间,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绿化空间也应疏密结合,大空间与
小空间相结合,创造不同的空间意向。
4.3.4 老年人参与公共活动时,在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特长爱好、生活价值、
年龄层次及健康状况因素激发下,在交往中产生相互吸引和共鸣的内在感应,具
有极高的聚集性。高龄体弱者、老年棋友、牌友、遛鸟伙伴、戏曲爱好者大多是
居中式的围聚,且常常有多个老人旁观。这种主动性与协从性的活动,有助于活
跃气氛、提高愉悦大之情。
4.3.5 了老年人渴望与人交流,为了消除老年人内心孤独感和失落感,创造 i
格式和与人交往的环境场所是必须的。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见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老年人口负担越来越重,
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突显出来。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面对与日俱增
的高龄群体,老年公寓的出现为大量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
老年公寓的需求与日俱增,很多地区供不应求,面对大量老人的新型住宅,我们
有责任为老年群体设计高品质、适居性的居住环境。为了能提供给老年人符合他
们身心需求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更为了弥补和改善老年人因生理衰退和自身变
化而产生的失落情感,应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行为特点,探索更加适合老年人生
活的老年公寓居住环境。虽然房地产市场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但在老年住宅的
建设和社会养老模式的探索方面长期缺乏有效的关注和研究,导致我国目前老年
住宅供应量不足、住宅适老化程度不高的状况。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在设计上注重环
境设计,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老龄化,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社会价值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原则、目标与思路 2
4.1 设计原则 2
4.2 设计目标 3
4.3 设计思路 3
5 建筑设计说明 4
5.1 总平面布局 4
5.1.1 建筑布局 4
5.1.2 停车位 4
5.2 建筑单体设计 4
5.2.1 公寓 4
5.2.2 户型平面设计 4
5.2.2 建筑立面设计 5
5.3 消防设计 5
5.4 节能设计 5
5.5 景观设计 6
5.6 结构设计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全世界人口平均寿命逐
渐延长,人口结构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
人口总数将由目前的2.36亿增加到3.95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将由目前的
20%增加到33%。然而,在全世界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里只有我国还处在发展中
国家的阶段,并且以人口技术庞大、老龄化速度迅猛而著称。2006年底,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就已经达到1.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1.3%,约相当于整个欧洲
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的总和。目前,我国老龄化增长速度加快,平均增长率高达
3.2%,大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至2051年将达最大值4.37亿,届时将
占到总人口的30%,几乎没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面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
何创造适宜老人的生活环境,并提高老人的居住质量,是一个现实而又长远的课
题。
老龄化已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等方面提出不同的
要求。近十年来,全国的商业住宅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升起,但是却极少有专门针
对老年人而设计的住宅小区,来男人的居住为题又是老龄化的问题的核心问题,
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印象。为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
住,老有所乐”的目标,拟建金湖社会福利中心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金湖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三,本项目地块位于淮
安市金湖县,老年公寓定位是综合型老年服务机构。地块北侧为黄河西路,东侧
为经九路。金湖县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本项目作为城市福利保障事业,也是城
市建设的总要一项。地块所邻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周围有公园等休闲场所环
境优美。其所处纬度适宜,整体气候环境适宜老年人居住疗养。
项目用地呈矩形,用地面积约 20000 ㎡,要求设计 2.1 万㎡居住面积,和一
定服务面积的组合建筑群。容积率不得超过 1.5;建筑密度不超过 20%;绿地率
不低于 30%,服务面积不超过面积 30%;建筑高度:公寓部分建筑高度 12 层左右,
其他部分高度不限。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
3.《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
4.《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5.《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7.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8.淮安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地形图
9.淮安规划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
4 设计原则、目标与思路
4.1 设计原则
4.1.1 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经
典高尚的居住环境。
4.1.2 自然--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分析原有地
形地貌的前提下,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文化
内涵、经济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居住空间。
4.1.3 经济--作为住宅区,道路、建筑等都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
制宜,尽量做到即美观又经济实用。
4.1.4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
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
4.1.5、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和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
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4.1.6 安全—完善的人车分流系统,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
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
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4.2 设计目标
4.2.1 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使
建筑平面、空间组合与环境富含特色,并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住宅公建均融合
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型体塑造更具魅
力。
4.2.2 以建设文明社区为目标,注重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邻里环
境,建立完善的居住区步行休憩绿地系统,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
境。
4.2.3 发掘、利用并有机组织本地块的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运用城市设计
手段,加强景观风貌控制,塑造一个既现代又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环境优美、功
能齐备、层次丰富的居住小区。
4.3 设计思路
4.3.1 居住空间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群体。所
以设计是,应充分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
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目的。
4.3.2 老年建筑基地除了要满足充足阳光,良好通风外,还要有开阔的视野。与
庭院绿化相结合。同事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里特征,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
环境。
4.3.3 自由,动态,开放,渗透的设计理念:疏密结合,建筑组合应疏密结合,
形成不同的组团空间,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绿化空间也应疏密结合,大空间与
小空间相结合,创造不同的空间意向。
4.3.4 老年人参与公共活动时,在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特长爱好、生活价值、
年龄层次及健康状况因素激发下,在交往中产生相互吸引和共鸣的内在感应,具
有极高的聚集性。高龄体弱者、老年棋友、牌友、遛鸟伙伴、戏曲爱好者大多是
居中式的围聚,且常常有多个老人旁观。这种主动性与协从性的活动,有助于活
跃气氛、提高愉悦大之情。
4.3.5 了老年人渴望与人交流,为了消除老年人内心孤独感和失落感,创造 i
格式和与人交往的环境场所是必须的。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见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