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附件)【字数:7344】

在建筑形式和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本文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调研了传统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不足,认识到BIM技术由于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和优化性等特点对于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然后通过查询资料、现场调研等形式总结了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场地的立体规划、有效地辨别危险因素、施工安全监控、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施工安全培训等具体应用点,能够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数据和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有效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但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备落后、BIM技术应用成本较高等阻碍BIM技术应用的不利因素,针对上述不利因素,本文针对性的提出培养BIM技术应用市场、加快BIM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通过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实现资源共享来提高BIM技术安全管理成效,降低技术使用单位成本的举措,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
一、引言 1
(一)背景 1
(二)BIM技术概述 1
(三)本文主要内容 2
二、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
(一)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
1.场地的立体规划 3
2.有效地辨别危险因素 3
3.施工安全监控 4
4.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4
5.施工安全培训 5
(二)BIM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积极影响 5
1.为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5
2.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保障 5
3.为安全管理提供资金保障 5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瓶颈与对应的措施 6
(一)BIM技术应用瓶颈 6
1.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6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设备落后 6
3.BIM技术应用成本较高 6
(二)BIM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发展建议 6
1.培养BIM技术应用市场 6
2.加快BIM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 7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BIM技术安全管理成效,降低技术使用单位成本 7
四、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一)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建筑的造型越来越多变、功能越来越复杂、体量越来越大、对进度、质量、成本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给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建筑企业都深知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安全事故仍有发生。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从安全管理层面总结几点:一是施工现场往往人员众多,而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不高,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实施安全监管的难度大;二是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且根据建设进度是动态变化的,很难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做到实时的监测;三是现场的施工和管理涉及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分包单位,参与方众多,假使监测到安全隐患,需要进行多方沟通分析原因,商讨对策,执行对策,这些沟通的过程所需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延误处理安全隐患的“战机”;四是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出现老龄化状态,无法及时接受新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固有的传统管理理念已无法处理好潜在的安全问题;五是部分企业通过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得项目,为了达到预期收益不得不压缩成本,而减少安全管理的相关费用支出的不当做法会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因此不仅要从理念上、制度上端正施工现场“安全第一”的信条,而且要借助新的技术形成科学的、即时的、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施工安全管理目前的困境。
(二)BIM技术概述
上世纪70年代,伊斯曼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的概念。由于当时的BIM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建设项目的施工和管理难度也大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使用BIM技术所付出的成本和为项目管理带来的收益不成正比,所以在BIM技术的发展初期,并没有在建筑安全管理方面获得太多关注和应用。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造型奇特、功能复杂、体量巨大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社会对于施工安全关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BIM技术也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新发展而在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的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BIM技术的上述特点在施工安全管理上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自此BIM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中。下面具体介绍下BIM技术的特点是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
(1)可视化特点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可视化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尤为重要,BIM技术能够准确的将一些抽象的线条转换成具体的三维立体图形以供专业的设计人员参考,便于构建更具体精确的设计思路,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安全的施工环境。
(2)协调性特点
协调是建筑行业中的“家常便饭”,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还是业主,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沟通、协调的工作。由于各个单位所负责的范围不同,一旦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问题或发现了安全隐患,需要协调各单位的意见,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再制定出解决方法。耗费时间不说,可能还会因为延误安全隐患的处理时机而导致工程事故。而BIM技术的协调性可以很好处理这类问题,它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就针对各单位可能出现的诸如碰撞问题进行协调,并生成协调数据,提供给专业人员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BIM平台基于同一个三维可视化的建筑数据模型进行及时沟通[1]。BIM技术的协调性不仅可以对施工问题进行提前处理,也可以在问题发生时让各单位之间更加协作及时处理问题,大大降低了工程安全事故隐患。
(3)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的模拟性不仅是指根据数据对建筑物进行虚拟生成,还能够根据所提供的真实准确的信息,对建筑真实状态中未发生的事件进行模拟,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优化性特点
在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管理阶段都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一个建设项目涉及的数据量是巨大的,且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下建筑物可能发生的变故,即使是专业人员也无法负担如此浩大的工程量,而BIM技术的模型提供了详细具体的信息数据,可以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并通过演算优化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大大的减轻了人员的工作量,为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由此可见,BIM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它本质上是建筑信息高度集成的数据库,根据具体准确的数据模拟出施工现场,实时监测施工安全隐患,采取措施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可以说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是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率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三)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在调研目前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后深刻认识到BIM技术对于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进而通过查询资料、现场调研等形式总结了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点以及应用效果,分析BIM技术在施工安全管理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并提出合理的对应措施,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2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