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方案三(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校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改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拟建的高品位、高质量、综合性的建筑,以满足现代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满足综合性、多用性、地域性三个特征,弥补传统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多功能单一,空间缺乏趣味等缺陷要求新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将以综合性的优越空间环境使建筑返老还童,为一个最大化人群参与的休闲娱乐及学生社团协会日常事务办公的场所,对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培养建设有重要意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校园文化,能够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形成开放、现代、多元化、具有高校特有文化氛围的校园空间。关键词 校园文化,综合性,多用性,地域性,文化氛围目 录
1引言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2设计背景 1
2.1城市概况 1
2.2基地现状 2
2.3设计理念 2
3 方案的总体构思 2
4设计特点 3
5功能布局 3
6交通路线组织 3
7景观分析 4
8技术经济指标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设立的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场所。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主要有三个特征:综合性、多用性、地域性。综合性表现为活动内容复杂,包括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多用性表现为活动形式各异,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地域性表现为活动中心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密切关系,在设施内容、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的体现。
1.1 项目概况
本课题为大学城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选址于新校区校园内,建筑内部主要分为:群众活动用房、学习辅助用房、专业活动用房、校学生会办公用房。规划面积大约11300 平方米。
设计依据
毕业设计任务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1 项目概况
本课题为大学城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选址于新校区校园内,建筑内部主要分为:群众活动用房、学习辅助用房、专业活动用房、校学生会办公用房。规划面积大约11300 平方米。
设计依据
毕业设计任务书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定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2 设计背景
2.1 城市概况
淮安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的一个中国特大城市。长三角22核心成员市之一。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市境内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概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 流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贯横穿,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
2.2 基地现状
选址位于新校区北园内东面,基地近似梯形,地理位置优越,北面为宿舍楼,
南面为湖泊,可做景观,西面临近教学楼,更好地与南园联系。
2.3 设计理念
2.3.1 功能性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现代大学校园的重要建筑,如何满足功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大学生活特点及心理需求是本案遵循的基本原则。
2.3.2文化性
大学校园建筑具有文化建筑的属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更是大学生们精神交流的家园,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学院“厚德博学,精益求精”的文化特质,通过建筑空间组合、环境处理和形象处理来突显对文化内涵的表达。
2.3.3时代性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在设计时应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使大学生活动中心富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2.3.4生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生态和环保的意识逐渐加强,生态和环保的理念已深入各行各业。在设计中,运用合理的建筑组合、有效的节地、通风、采光等环境设计以及新工艺、新材料,体现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3 方案的总体构思
地形近似梯形,建筑总体可依据地形做成“L”形或者是“凹”形等等。而建筑内部大体分为四个部分:1、群众活动用房2、学习辅助用房3、专业活动用房4、校学生会办公用房。所以我打算将建筑分为四层,而多功能厅又可单独设立,所以建筑总体可做成近似“L”。
基地南面为湖面,可充分利用湖面做景观,在基地内部也可做景观节点与湖面相联系,在多功能室旁边可空出面积来设计室外活动场地。 总之,建筑的总体构思就是要让学生的活动、学习和生活能都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而建筑本身也要符合大学的特征,例如设计标志性建筑,体现出大学生向上的活力等等。
4 设计特点
建筑主体成“L”,坐北朝南,大体分为三段式,层高分别为4F,3F,2F,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立面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保证了内部采光,增加了欣赏风景的空间。建筑外立面为淡灰黄色的大理石贴面,符合大学稳重的个性。
多功能厅单独放置,有两个出入口,一是通过一条长廊与建筑主体相联系,二是在多功能厅南面也有一出入口。多功能室底层架空,通过长廊可到达。在多功能厅下面是供人们休息的场所,可在此欣赏风景,亦可避开暴晒。
多功能室东面设计了室外活动场地,人们在闲暇的时候可以在室外活动场地锻炼身体,然后可以通过多功能室南面的大楼梯直接进入建筑内部。
建筑旁放置标志性建筑,此雕塑高度约为10m,表面为红色,色的雕塑与底座草地相呼应。红色的雕塑反射太阳光,显得闪闪发光,反映出大学生欣欣向上的活力。
5 功能布局
建筑内部按照群众活动用房、学习辅助用房、专业活动用房、校学生会办公用房,大体分为四层。
群众活动用房放于一层,学习辅助用房放于二层,专业活动用房位于三层,校学生会办公用房位于四层,内部主要是按这样排列的,另外其他一些大面积的
功能空间则可灵活布置。例如阅览室、健身房、排练厅这三个500平方米的大空间则可以放在一起,上下位置也可灵活布置,至于多功能厅则可单独设置,当然
也要与活动中心的主体建筑相联系。
活动中心的内部流线清晰,内部功能划分不仅明确而且简单,能让人们在第一次就能较好的了解这个建筑的功能,更好的让人们参与其中。
6 交通路线组织:
基地北面有学生宿舍,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