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电商产业园建筑方案设计三(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从办公楼建筑的历史演变出发,结合典型生态办公楼案例,研究 现代办公楼建筑的设计理念,生态节能策略。从办公建筑的发展历史角 度,它经历了从被动适应自然环境发展到主动利用光能热能风能,促进其发展的必要途径就是生态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利用。介绍了当代办公楼建筑的几种主要设计理念即“垂直花园式”办公楼,智能化数字科技办公楼,可持续发展的办公楼。通过案例分析和技术手法的对比,提出办公楼生态节能的切入点:外围护结构,门窗,通风,采光,遮阳,吊顶,余热回收。办公建筑的最终目标是“适应未来发展的,集办公、展示、会议一体的生态、节能、智能型办公楼 ”。关键词 生态,节能,设计理念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背景 1
4.1 城市概况 1
4.2 基地现状 2
4.3 设计理念 2
5 功能布局 2
5.1 功能分布 3
5.2 竖向设计 3
5.3 交通体系3
6 风格造型4
7 技术经济指标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越来越多。在寸土寸金的当下,生活压力不断变大,技术人群习惯于自己的机械动作,工作变得重复、麻木。因此,技术人群渴望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呆在一个密闭的空间,所以生态高层办公楼就此兴起。人们渴望有一个绿色的办公空间,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当下,生态高层办公建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需求。
2 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启动区。人文荟萃,区位独特,风光秀美,生态优越。东侧为慧一路,西侧为慧二路,面临交通要塞发展大道,交通十分方便。在此位置设计一个以办公用房、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高层办公楼。
设计依据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建筑设计资料集》
(4) 《建筑学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区。人文荟萃,区位独特,风光秀美,生态优越。东侧为慧一路,西侧为慧二路,面临交通要塞发展大道,交通十分方便。在此位置设计一个以办公用房、电子商务、信息软件、设计研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综合高层办公楼。
设计依据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建筑设计资料集》
(4) 《建筑学报》
(5) 建筑物理、结构选型、建筑构造类书籍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国家现行的相关法规、规范、规定
4 设计背景
4.1 城市概况
宿迁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区位独特,风光秀美,生态优越。从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主要集聚区的经验来看,适合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城市并不一定是超大规模的工业城市;相反,一些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成为颇受 IT人才青睐的工作生活之地,而且也是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重要的区位条件。而宿迁市处于沿海经济带、江经济带和陇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位于苏鲁 豫皖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围和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
4.2 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宿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电商产业园开发区,北临商城国际、宿迁软件园,南临银桂路,西临江苏亚细通云计算中心,东临交通要塞发展大道。基地四周均有软件园区,竞争十分激烈。虽面临交通要塞,但该基地处于苏北地区,较偏远,要吸引优秀的技术人群前来,必需建造一个有特色的生态高层办公楼,才能满足技术人群的需要。
4.3设计理念
该方案服务于技术人群,比较特殊。当今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整天处于封闭的空间,机械的操作,容易变得焦躁、麻木。因此办公楼设计在为技术人群规划空间时,应该考量其认知、发展与行为上的特质,设计出“量身订做”的空间。技术类人群比其他工作人群不同,除了工作需要,还有技术创新。因此设计本方案时,充分考虑他们的工作心理需求,增加工作的趣味性,劳逸结合。设计时要求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及优雅的周围环境,带有绿化的内空间,其中景观办公室可以在大空间中灵活布局,有适当的休息空间,用灵活隔断和绿化来保证私密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好大楼的能源消耗问题。
针对这些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这次毕业设计我想从生态性办公,开敞与闭合空间结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考虑。首先是垂直花园式办公楼,以人为本、高效率 、人性化的办公空间,运用先进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以人为中心,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办公人员的使用功能需要和心理需求。其次是绿化节能,符合生态要求的高科技元素在建筑中给予充分的考虑。自然采光,有效组织的自然气流,高效节能的双层幕墙体系以及节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最后,建筑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生态性,双层LOW-E玻璃、遮阳百叶、外围护保温材料的选择等等。
本案围绕“空间,生态性,人”的关系开始思考,充分考虑空间的开敞与封闭、室内绿化的可行性、工作人群的舒适性,引入自然光线、绿色植物,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5 功能布局
本案用地宽裕,地势平坦,主要影响来自于周围环境和内部使用,其中内部使用是主要矛盾,在处理好内部使用的基础上解决外部环境是本案的场地设计和功能布局的出发点。 5.1功能分布
主要的功能区分为:商业区、仓储区、办公区、用餐区、服务区、共享空间。本方案采用两个核心筒,一层是服务区和办公空间的结合,中间采用连廊相连。道路外围布置商业和停车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二层为仓储区,与之对应的是员工用餐区采用连廊相连接,员工通过电梯下到二层穿过连廊直达用餐区。三层亦是仓储区与裙房的报告厅相衔接。四到十四层均为办公区域,每隔两层为一个中庭空间,不断变换,呈螺旋式上升,宛如一株常青藤,蜿蜒却又是坚定的向上生长着。另外,裙房采用折线式上升设计最后报告厅与核心筒三、四层连接。建筑前部的绿化带与通往裙房屋面的坡道连为一个整体,用继续连接着整个裙房的屋面。这一弯曲的线性空间打破了地面与屋面的接线,将人们不知不觉中引入建筑,引向塔楼的顶端。
5.2竖向设计
该综合高层办公楼由两个塔楼和裙房组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绿色移植进入办公空间,底层外围架空,增加空间的灵活度,人群的流动性,扩大采光面积,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建筑每隔两层为一个中庭,属于共享空间,满足私密性的同时需要有交流的共享空间。顶层共享绿色空间采用大面积的天窗采光,用楼梯连接十三、十四层,使办公空间更加通透。
5.3交通体系
方形的塔楼被裙房半围合着。塔楼为办公楼,下部与裙房相接的高度为公共使用部分。本案设想,让绿色主导建筑,于是采用了许多处理手法,通过折线形坡道,连廊将塔楼、裙房联系起来,具有亲和力的空间感觉,这种交通处理方式是在场地设计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不是刻意使用。共享大厅其实刻意说是交通的核心空间,从这里出发可以十分方便的到达各个功能区。塔楼设置电梯和楼梯解决垂直空间的需要。楼梯采用剪刀梯,更好的提高疏散效率,节约空间。十三、十四层均有会议室,采用景观楼梯相连,增加趣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