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旅馆建筑设计

景区旅馆建筑设计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作为重要消费渠道的度
假旅游业逐渐变得红火景区旅馆设计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片面追求奢华,相互攀比,不以自身人文、地域和经济条件为基础,照搬国外
豪华景区旅馆等。
我本次毕业设计正是景区旅馆方案设计,这要求我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
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并强调其人文的关怀化,空间的丰富
化,氛围的特色化,细节的精致化等特点,才能做到景情互动并满足休闲度假的
目的。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其一,立足从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出发,与时间
相联系的基础上,研究景区旅馆的主要涉及问题;其二,由休闲学的角度,对休
闲景区旅馆进行概念定位,指出其设计目标在于强调情感回馈的体验。景区旅馆
设计需要注重于自然环境特色相结合,完善配套,与经营管理的契合,以及从体
验的角度来考虑“空间”和“活动”的对应。
关键词 度假旅游业,,人文关怀化,空间丰富化,休闲学,自然环境特色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理念  2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2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 总平面布局  3
5.1.1 城市概况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功能布局  3
5.3 景观设计 3
5.4 无障碍设计  4
5.5 消防设计  4
6 技术经济指标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在全球现代化与一体化的大浪潮中,社会文化经济一直在高速的发展。城市的地
域特色正在消退,许多城市推翻了被认为是影响了社会进步的传统建筑,取而代之的
一栋栋高楼大厦,使得城市失去了本土特色和文脉积淀,形成千城一貌的局面。随着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服务产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西方式的酒店模式化服
务已经渐渐满足不了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市场中酒店业在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同
时,主题酒店应运而生。在主题酒店设计中,文化体现和展示广泛受到提倡与推崇设
计、尤其是一些特色酒店,更应充分体现主题文化、展现酒店文化。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景区旅馆设计三,我结合一些传统酒店的实地调研,结合
建筑形式的表皮与文化内涵,分析与探索如何传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风貌肌理,如
何在新生代文化冲击下保留住传统特性并且融合在景区酒店建筑中。让建筑不仅在选
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上更加的有序,同时在内外环境上努力营造一种民族性
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的酒店建筑。注重于自然环境特色相结合,完善配套,与经营管
理的契合,以及从体验的角度来考虑“空间”和“活动”的对应。从功能流线的组织,
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总结,进一步表述度假景区酒店的设计要点。建筑
空间的设计要从人的感受和需求出发,并强调其人文的关怀化,空间的丰富化,氛围
的特色化,细节的精致化等特点,才能做到景情互动并满足休闲度假的目的。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景区旅馆设计三,项目地处浙江省平湖市东南乍浦镇境
内九龙山度假区,位于嘉兴港区的边沿,距离嘉兴港口约 2 公里。度假区距平湖市中
心 19 公里,距嘉兴 36 公里,距上海市区 95 公里,距杭州市区 105 公里,距苏州市
区 115 公里。西至陈山山脊线,东至铜钿岛,北至大山山脊线和沪杭公路,南至大孟
山岛。九龙山旅游度假区范围含陈山、黄山、高宫山和外蒲山以西、以北的海域。区
域总面积 9.46 平方公里,其中 42.8%为九龙山脉,39.6%为海洋和滩地,17.6%为平缓
坡地和平地。
3 设计依据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2) 《旅馆建筑设计》
(3)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应用》
(4) 《设计结合自然》
(5) 《酒店设计中的环境要素》
(6)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7) 《信息时代旅馆建筑空间功能的拓展和变异》
(8) 《论主题酒店设计中酒店文化的展示》
(9) 《建筑中庭的声环境及其控制研究》
(10)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刍议》
4 设计理念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规划布局突破了传统建筑布局的单一性和机械性,充分考虑建筑对各项资源的共
享融洽,规划结构构思与功能的合理性相结合是营造一个高品质的建筑环境的良好前
提,将建筑和整体地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为游客和住客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酒店建筑作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其不仅要体现酒店的现代功能性还要体现地
域人文性,设计中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用现代的设计方法融以传统建筑表皮,
力求体现出文化建筑特有的人文气质。本方案在强调功能与审美双重体验的同时,更
将人本精神贯穿始终,以科学、人性的尺度,合理配置各种功能性公共空间,并强调
居住者对各类资源的享有度。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由之路,中国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必须改变。本案
方案设计考虑到未来建筑扩建的需要,并力求减少建筑扩建所需的人力、物力。注重
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把建筑作一个活的生命来对待,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更
新它,具体而言,本方案注重与城市肌理的和谐,希望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