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摘 要作为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体系之一,造价的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但是其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具体的管理体系建设一直是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种全新的应用已经诞生,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正在迅猛发展,这就是BIM。这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软件,而是一种技术,其产生为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能。在此背景下,对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释了全过程造价管理与BIM技术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论述了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最后提出了提高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应用水平的诸多建议。研究表明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关键,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具备适宜性,利用BIM可以加强工程各个阶段的关键步骤的控制,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安排及关键工程节点的控制上,起到动态控制和动态管理,使其各个阶段的联系增强,由此得以控制工程造价。
目录
一 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及发展现状 1
二 造价管理及BIM技术概论 3
(一)造价管理概论 3
1 建设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 3
2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型的建立 3
(二)BIM技术概论 3
1 BIM的基本内涵 3
2 BIM模型信息的特点 4
3 BIM的技术特点 4
三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7
(一)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7
(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7
(三)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8
(四)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8
(五)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管理 10
四 提高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应用水平的建议 11
(一)政府加强BIM推广,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 BIM 标准 11
(二)提倡“政府支持+业主倡导”的BIM应用模式 11
(三)改善BIM技术及软件,促进 BIM 技术及软件的本土化 11
(四)加强基于 BIM 的造价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11
(五)探索IPD模式的应用,制定并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善BIM实施法律制度 11
五 结论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建设工程一般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它还兼具着过程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等特点,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对项目的质量、周期、效益、成本、安全也要进行重要的管理和控制,这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各个关键因素的控制很关键。但是,其中决定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还是成本的控制,其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的盈利状况,也是市场上致胜的关键,即我们常说的工程造价管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寿命期内包含多个阶段,所以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并不是针对某一阶段而进行的,此外,从一个项目的决策开始到最终的竣工交付阶段,参与主体很多,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不可能全过程的对于造价进行控制,因此,如何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内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难点。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对于工程领域的建设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其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正在显现,这种技术给工程建设的领导者和实际参与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工作的协调、配合、信息资源的分享以及应用管理。BIM本质上来说并不只是一种软件,而是一种基于建模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应用的技术是三维数字,也就是一种数字模型这种模型是在数据搜集组成的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应用。其中不仅包含了设计人员对工程设计的各个结构的组成、参数、标准,还提供了从工程的建设施工阶段到验收阶段乃至于最后的拆除及工程加固的整个过程。其包括了施工管理的各个步骤、工程的各个结构、各个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等一系列数字模型的集成。在BIM的应用过程中,参数化设计是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在数字化模型上的重要体现是智能化、参数化,其中包含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各阶段的工程运算,使其各个阶段相互联系。BIN技术的宜用打破了工程设计、施工、使用三个阶段的断裂式管理,有助于各个阶段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了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设计上有助于各个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协同设计,在施工上可以统筹安排,在使用上可以参照设计及施工状况,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其使用功能及后期改造。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说明,我们发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有助于实现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建造到竣工移交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其对水平的控制和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在工程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2] 。
(二)研究及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因素的作用,中国在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领域起步很晚,跟国际领先的造价管理技术相差很大,发展缓慢并且水平低下。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大量基础建设项目的上马,成为促进工程造价快速发展的巨大助力。在此情况下,只有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才可以更好的支撑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对当时的中国工程界来说极度需要,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在人员、技术上极度匮乏,只有引进外国的“工程概算体系”,来进行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虽然在当时给我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是其在后期同样给我们工程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制约。直到1950年,我们国家才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程造价预算制度,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当时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是的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合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我们在工程领域的逐步探索,我们实行了“工程量清单规范”,并且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工程领域的深耕,我们的造价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与国际接轨,但是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以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程领域的发展,为了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实行了很多的政策,也开发了很多软件,但是只是割裂的提高了工程各个阶段的效率,其信息不对称、协调难度大、各阶段割裂式管理的本质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BIM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为设计的协调、施工一体化、使用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能。国外一系列施工案例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BIM在国际上得到了一系列应用,其先进性得到了广发的认可。我国在这方面依然处于落后水平,但是其优越性已经在国内引起了重要反响,已经引起国家工信部、建设局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文件。住建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 )、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等;在2012年1月发布的“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这代表中国正式开始着手BIM标准的制定工作;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2015年6月下发的《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表明BIM技术在我国的推进己成共识[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