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酒店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四
度假酒店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四
度假酒店是以接待度假休闲游客为主,为度假休闲游客提供多种服务的酒店。度假酒店多建在滨海、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远离市区,交通便利。度假酒店经营季节性强,对娱乐设施要求较完善,突出个性化服务,度假酒店在设计风格上返璞归真,讲究人与自然融合,努力为住客创造休闲放松的环境。度假酒店的整体风格必然是轻松、跳跃、亮丽、休闲的。我本次毕业设计正是运河度假酒店方案设计,这要求我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度假酒店设计的了解与认识。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创造出舒适的环境,使游客能够感受到休闲放松。在酒店设计上注重环境设计,室内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个性化,度假酒店,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社会价值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理念 2
4.1环境的利用 2
4.2 园林式布局 2
4.3建筑地域性 2
4.4 多样的空间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体布局设计 3
5.2 建筑平面设计 3
5.3 建筑立面设计 3
5.4 消防设计 4
5.5节能环保设计 5
5.6无障碍设计 5
5.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
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什么是度假酒店?度假酒店是以接待度假休闲游客为主,为度假休闲游客提供多种服务的酒店。度假酒店多建在滨海、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远离市区,交通便利。度假酒店经营季节性强,对娱乐设施要求较完善,突出个性化服务,度假酒店在设计风格上返璞归真,讲究人与自然融合,努力为住客创造休闲放松的环境。度假酒店的整体风格必然是轻松、跳跃、亮丽、休闲的。
现今生活中的酒店,在古时候称之为“亭骚”、“客舍”和“客栈”。酒店是在它们的基础上,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文化、技术和城市交通的发达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世界旅游度假、商务办公的兴旺,酒店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且向着豪华化、功能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方盒式形状”是传统商务酒店经常采用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追求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大多体量比较高耸,在此基础上塑造酒店的整体效果,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内部空间,满足商务住宿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部分的商务酒店都是遵从这种设计风格,过于重视建筑立面及其住宿功能,认为建筑是酒店的最大亮点,造成一提到酒店,人们脑海的第一印象也人多如此;其次,人们对酒店的功能需求是随着个人消费能力的提高而增多的。过去我国的高端消费群体数量较少,还不足以支撑高星级度假酒店的大量建造以及维持日常的运营,所以度假酒店并没有人量的出现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但随着近年来类似迪拜、海南这样以旅游度假为概念的城市大量出现,世界酒店设计风格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突破尝试,园林式酒店设计理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代世界酒店设计非常流行的一种风格。
2 项目概况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运河度假酒店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四,任务中所选择的基地紧邻京杭运河,重要的临河景观带为营造良好的景观提供契机,用地东西为省道,南北向为城市干道,交通便捷,人流来向主要是北侧和东侧。基地面积63934平方米,要求总建筑面积36000平米。建筑由客房部分,会议用房,餐饮用房,娱乐健身等部分组成。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9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4 设计理念
4.1 环境的利用
要妥善利用周边资源,并使得建筑周边环境相融合。运用各种各样的素材,使得景观与建筑的融合,让人们真正达到“休闲”与“度假”的目的。基地紧邻京杭运河,为营造良好的景观提供契机。因此,水应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以体现滨水建筑的特点。
4.2 园林式布局
采用园林式布局,着力打造成园林式建筑与景观。 有别于传统商务酒店的新型设计风格的酒店,它将酒店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塑造融合在一起。
4.3 建筑地域性
应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特色,可采用中国传统的白墙、灰瓦、坡顶等元素。 注重当地文脉,因此,建筑还应具有浓厚运河文化特征、浓烈地方文化气息。使人们能够感受建筑与它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与和谐。
4.4 多样的空间
建筑空间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既考虑室内空间又考虑室外空间,力求丰富多变,有趣味性。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一系列手法营造空间。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体布局设计
根据任务书对本地块的规划设计要求,控制高度在24米内,以多层建筑布局为主。东北立面为两个主要景观立面。由于本项目建筑群功能复杂,总体规划将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通过东西主轴线有机的组织成整体。建筑主体布置在基地中央,形成前后两个开放空间。前面为城市和建筑共用的公共绿地,后面则形成半私密的绿化景观。
因规划用地西临景观绿地与京杭大运河,因此南北轴线设计成完全通透的景观走廊,通过从度假区引入场地的环形车道,开敞的入口大堂,平缓的水景, 广场,绿地,室内绿化等元素构成了丰富的空间体系和景观体系。
南北轴线为贯穿整栋建筑的交通主线,建筑群体沿此轴线展开,形成开敞,半开敞庭院,大小庭院错落有至,为客房争取最大的景观资源。建筑功能布置合理,闹静分区明确。整体规划宗旨是在优越的地理环境里创造出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使自然,人性,科技得到充分的融合。
5.2 建筑平面设计
5.2.1 入口
酒店主入口位于东侧,方便游客的进出,在车道周围布置大量的景观绿化,为游客的进住和离去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受。场地东北角和西北角为地面停车场。建筑的服务入口位于北侧,与游客路线分开。
5.2.2 大堂
大堂区联系酒店餐饮、会议、客房、康体等其他功能区域,是度假酒店空间体系的核心所在。在设计中放在了东侧面对道路主入口,方便人流的聚集。
5.2.3 客房
客房群体沿东西轴线舒展的布置在场地的东西两侧,尽力争取到舒适的朝向和景观。标准客房采用4000mm开间设计,每间客房均设有观景阳台,以满足客人需求。整栋建筑共设客房390间,其中标准间350间,套间40间。
5.2.4会议餐饮
商务餐饮中心位于一层入口大堂东侧,由大中庭组织大小不同的功能空间,多功能厅,宴会厅,商务中心,各式餐厅围绕中庭进行布置,客流办公后勤流线不交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就餐与办公环境。
5.2.5服务用房
整栋建筑的机电用房包括水泵房,配电房,冷冻机房,发电机房、锅炉房布置在东侧地下室,东侧地下室则是为酒店提供的服务用房,洗衣房,职工倒班宿舍,员工餐厅,储藏室及备用房间。
5.3 建筑立面设计
本项目立面设计采用新中式的设计风格来表达设计。通过对文化的理解和提炼,采用中国传统的白墙、灰瓦、坡顶等元素,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建筑立面设计追求整体效果,运用不同材料色彩和材料质感,色彩采用冷色调,极富江南韵味。
5.4 消防设计
本项目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采用一级耐火,每层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面积为5000sqm,防火分区之间采用防火墙或特级防火卷帘分隔。一层东西两侧各设一个防火分区,标准层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地下室防火分区面积为1000sqm。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两个疏散出口。客房区的疏散楼梯均为直通屋面的封闭式楼梯间,设有自然通风及采光。疏散走道宽度和长度,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均按国家标准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消防控制室设在建筑物一层,并有直接对外出口。防火墙采用200mm厚钢筋混凝土实心墙,所有封闭楼梯间的疏散门均为乙级防火门,防火墙上的门窗为甲级防火门和甲级防火窗。
5.5节能环保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措施。酒店属于功能复杂的公共建筑,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污水,噪声,设计中均采用防尘,防污,防噪等综合预防,治理措施,三废的排放均达到国家标准。空调设备利用消声器隔震垫以达到防噪措施,设备机房采用隔音门。厨房产生的污水均经滤油池,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气经过规定的排放高度排入大气。场地内设有集中垃圾回收站
5.6 无障碍设计
本项目处处考虑到残疾人的要求,为其提供了残疾人坡道直通酒店的每个功能区,电梯设计也为残疾人精心考虑了按钮及报话音设计;并专为残疾人提供了适合其生活居住的各类设施。
5.7 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63934平米
总建筑面积36000平米
建筑占地面积 15664平米
建筑密度 24.5﹪
容积率 2.30
绿地率 34%
机动车停车位 15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