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青芽阳光儿童康复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2(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儿童康复中心是为满足受伤及残疾儿童进行恢复而设计建造的,主要用房包医疗用房、康复用房、儿童病房以及附属用房等等。该儿童康复中心为地上部分六层,总高约21.6m,占地面积约2000m2,总建筑面积15325m2。建筑设计力求适用、美观,布局合理,注重采光、通风、防火等设计措施的处理,平面做到分区明确,各个分区能独立而又有联系。立面装饰大方美观,迎合儿童心理,符合主体建筑要求。最重要还要注重无障碍设计,所有设施符合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满足防火规范。关键词 康复中心,儿童康复,建筑设计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概述 1
4.1 设计思路 1
4.2 设计原则与要求 2
4.3 总平面设计 2
4.4 平面设计 3
4.5 立面设计 3
4.6 交通联系设计 3
4.7 无障碍设计3
4.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普及,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在我国康复医疗技术日益提高的今天,儿童康复类建筑也有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儿童康复中心是儿童接受良好治疗的重要场所,一个好的康复中心承担着一个孩子健全的未来生活。儿童心理特征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了解其心理需求对建筑设计也存在重要影响。
2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中国蜜橘之乡”─黄岩,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东界椒江区、路桥区,南与温岭市、乐清市接壤,西邻仙居县、永嘉县,北连临海市,距省会杭州207公里。建设用地位于西城街道仪凤街南侧,属于未开发用地,三年内周边将规划建设:中医医院及老干部养老中心。辖区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属于温黄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境内主要山脉有括苍山支脉和北雁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
新建筑三大部分:
(1)儿童康复中心(2)行政办公(3)附属用房
3 设计依据
儿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北连临海市,距省会杭州207公里。建设用地位于西城街道仪凤街南侧,属于未开发用地,三年内周边将规划建设:中医医院及老干部养老中心。辖区地形狭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属于温黄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境内主要山脉有括苍山支脉和北雁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
新建筑三大部分:
(1)儿童康复中心(2)行政办公(3)附属用房
3 设计依据
儿童康复中心规划及建筑设计任务书
相关建筑设计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7册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 设计概述
4.1 设计思路
儿童康复中心是为孩子康复提供最为良好坏境的建筑。纵观医疗建筑的发展历史,无不体现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医学理念。儿童康复中心设计与其他类型建筑有许多的共同点,但却有更多的严格要求和特点。所以在设计事不仅要关注应满足的条件,还要考虑到属性的特殊性,在细节方面做出相应的设计,一切以为病人着想而进行设计。
4.2 设计原则与要求
儿童康复中心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出入院、诊断、住院登各项功能分区,住院区应有较安静的分区跟良好的日照。
(2)建筑的总体布局要融入周围的环境,不能脱离环境之外,且不能影响周边建筑的使用,所以建筑高度、建筑面积等都应该给予考虑。
(3)建筑内部要严格遵守防火规范的要求,建筑外部也要考虑消防通道,外部交通系统也要着重考虑。
(4)依据红线和任务书的要求,对地形进行现状分析、区位分析、场地内部功能划分以及对城市环境的总体考虑。
(5)合理分配康复医疗功能空间资源与医患配置比例。
(6)以人为本,医患并重,注重对空间内的所有人群提供全方位关怀,营造卫生、安全、经济、高效的室内外环境。
并且满足一下要求:
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注重实际、贴近需求、整合完善。做到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
造型美观大方,寓意深刻,表达设计的立意,与周围环境协调,具有现代化气息,提醒儿童康复中心的特点。
平面设计因地制宜,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要求。
结构合理,技术可行且经济,满足消防要求,符合相关各类建筑规范。
4.3总平面设计
场地入口在西侧,源于城市主干道的位置,南侧有条河流,有很好的景观。总平面设计要求合理、人流和车流不能相互交叉,并考虑到一定数量的机动车跟非机动车停车。建筑设计时退建筑红线10m,满足退线要求。建筑四周设计了6m的消防通道。地面停车在入口的两侧,地下停车入口力求靠近出入口又不影响主体建筑。
4.4平面设计
设计中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指导原则充分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交通合理。平面设计相对分散各个主体间又有一定联系,儿童康复病房布置在南向位置,可以得到最好的日照需求。医疗用房布置在靠近病房的区域,方便住院病人进行各项检查与康复运动。附属用房则分布在北面位置,远离主要用房区域,形成良好的噪音远离。除一层层高为4.2m,其余层高均为3.3m,总建筑高度约为21.6m。所有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符合规范要求。
4.5 立面设计
在立面设计上注意与当地风格的协调统一同时力求突出建筑单体的个性,在立面色彩上基本采用蓝、绿、黄三色来渲染色彩,使建筑看起来带富有童趣带有活力,不同于以往医疗建筑的严肃,有利于改善孩子们对医院的抗拒心理,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情,更利于他们配合各项康复治疗。由于地形不是正南正北所以西南方的康复病房玻璃幕墙外加上遮阳板,防止病房西晒太严重。同时又增加建筑的现代感。
4.6 交通联系设计
康复用房、医疗用房跟附属用房都是单个独立的部分,而房间与房间的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联系、建筑物室内外之间的联系,都要通过交通联系来实现。交通联系空间按位置可分为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和交通枢纽空间。交通联系空间形状、大小、部位主要决定于功能关系及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设计时应注意:交通流线简洁明确,对人流起导向作用。良好的采光、通风。安全防火,平时人流通畅,联系方便;交通联系空间的面积大,要有适当的高度和宽度。
设计中走道的宽度基本为3m,能够满足担架、残疾人、行人流畅通过,并可在诊室门外设置等候座椅,供候诊病人休息。对于垂直交通空间的楼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其他规范,满足防火要求,所有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并在两边都设有扶手,且大多数靠外墙设置,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楼梯间距离相差过大影响疏散,将楼梯与门厅结合在一起,另在规定的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