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附件)【字数:9968】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土木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新时代发展下,如何让建筑高质量与低成本共存、安全性与耐久性并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该问题也备受政府与建筑行业的关注。传统的混凝土技术已无法解决该问题,因此一种新型混凝土应运而生,并且受到市场的推崇而迅速发展,它就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良,体积稳定性、刚度、韧性和强度都优于传统混凝土,耐久性相比传统混凝土更是有大幅度突破和提升,在高层建筑、桥梁、海港建筑等工程上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设置等方面为切入点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应用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所存在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目录
一、引言 1
二、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1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1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2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3
三、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 3
(一)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3
1. 水泥 4
2. 骨料 4
3. 水 6
4. 外加剂 6
5. 矿物掺合料 6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6
1.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标和影响因素 6
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7
四、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分析 8
(一)工程概况 8
(二)工程应用 8
五、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一、引言
1824年,英国人发明了硅酸盐水泥,奠定了混凝土诞生的基础,改变了传统砌体结构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基础建设的加快,全世界混凝土的用量已经达到50亿立方,但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筑业的发展也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普通混凝土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部分发达国家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指标提出的一种新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它拥有高强度、高性能以及高耐久性,以这种新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设施工程能够有着长达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的优良特性,现在的建筑行业统一认为它是性能全面优于其他混凝土的优质混凝土,从它出现到现在,很多大型和重点工程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高层建筑、跨海大桥、临海港口等重大工程,在这些工程中,它都展现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并且在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经济合理性、工程安全使用期等面都表现得非常的理想,因此众多的专家和学者都认同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未来建筑行业混凝土技术重点发展和研究方向。
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的设置等方面为切入点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应用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所存在的问题,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世界上对高性能混凝土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不同的国家的学者对此也抱有自己的见解。总的来讲,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远远高于一般的混凝土,和易性也很好。我国在混凝土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吴忠伟教授是这样定义高性能混凝土的:“在极大程度提高了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以现代混凝土技术为手段制成的新型高科技混凝土。”它的耐久性是设计的主要指标,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着重保证以下性能:适用性、耐久性、和易性、强度、经济合理性、体积稳定性。因此,在配制方面,高性能混凝土表现出它低水胶比的特点。不仅要挑选质量优异的原材料,足够的高效外加剂和细矿物掺合料也是必须要加入的。吴忠伟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将更多的工业废渣加入到高性能混凝土里去,这样即可节省更多的水泥熟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得竞争力。教授更是在此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1]。
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我们国家推广和应用长达一段时间,但是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上,大家出现了一些认知偏差,有时候会盲目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就此误区,廉惠珍教授曾经撰写了专题文章,高性能混凝土并不是混凝土中的一个品种,而是满足了不同工程所要求的性能和具有匀质性的混凝土,它符合工程结构耐久性的目标和质量要求。高强度不一定是耐久的,也不一定是任何工程都必须具有高流动性,也不可能通过添加外加剂而具有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不是由实验室准备的,而是需要设计院、施工单位、业主多方共同把关才能保证的。各种工程项目中,几乎没有不需要考虑耐久性的混凝土结构。每一种工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我们都必须基于此去让混凝土结构满足耐久性要求,满足实际工程所需,这要比仅仅关注“高性能混凝土”这一术语更科学。对于各类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侧重点不同[2]。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1. 自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用水量少、流动性好、抗裂性强等特点,具有优良的填充性能。因此,想要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密实性有良好的体现就要使用合适的配合比。
2. 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相比一般的混凝土而言,是比较差的,主要是因为它的自收缩相对较大,从而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在凝结硬化早些时候,容易产生裂缝。
3. 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已超过200MPa。应用于工程的混凝土,它的平均强度应在100~120MPa。与高强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比普通混凝土快,后期就比较乏力。
4. 水化热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水灰比低,水化反应提前终止,水化热相应降低。
5. 收缩和徐变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率的两个主要因素仍然是相对湿度和环境温度。
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变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着明显的降低,总徐变量显著低于普通强度混凝土。在徐变总量中,干燥徐变的降低表现的最为明显,基本徐变只是稍微有一些改变。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干燥徐变与基本徐变之比减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1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