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设计(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 医院建筑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身健康开始更加关注,相应的对医院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充分考虑病人的就医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营造舒适良好人性化的就医氛围。以打造城市标志为目标,积极呼应太湖新城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苏州的医疗卫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与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建筑采光、隔音、隔热相关要求,确保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有效降低医疗中心运行耗能。板块流线设置科学合理,避免空间浪费。关键词 医院建筑,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2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计 3
5.2.1 科研教学楼 3
5.2.2 行政体楼 3
5.3 消防设计 3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在设计中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处理好每个人建筑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一项工程。
医院建筑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随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在设计中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处理好每个人建筑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一项工程。
医院建筑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身健康开始更加关注,相应的对医院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
2 项目概况
苏州太湖新城是市委市政府“一核四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迈向“太湖时代” 的重要契机,更是苏州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高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历史机遇。苏州太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分为吴江片区、吴中片区及其间的苏州湾水域范围。其中,吴江片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吴中片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片区中间苏州湾水域面积120平方公里。
本设计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方案设计。苏州太湖新城医院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市太湖新城启动区,项目用地呈四边形,南临天鹅荡路、西侧和北侧为城市绿化隔离带、东侧紧邻天鹅东路。新城医院按三甲医院建设标准,结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设置病床数750张。用地面积122.8亩,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
具体内容及要求:体检用房:体检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开展门诊体检。设计专用体检通道,区分普通体检与高端VIP体检服务流程和体检空间。科研、教学用房: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科研用房面积为4480平方米。教学用房需安排实习用房为1000平方米。儿童预防保健用房:面积约需要300平方米。行政后勤用房:合理设计医院行政后勤用房,如职工用餐等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4 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充分考虑病人的就医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营造舒适良好人性化的就医氛围。
(2)城市地标:以打造城市标志为目标,积极呼应太湖新城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苏州的医疗卫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
(3)科技为先: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充分考虑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与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
(4)绿色生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建筑采光、隔音、隔热相关要求,确保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有效降低医疗中心运行耗能。板块流线设置科学合理,避免空间浪费。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地块呈长四边形,根据规划部门的设计条件及满足建筑日照的要求,还有结合任务书要求,将基地内部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南边为门诊区,北边为医技区,东边是住院区,西边则是科研行政区。建筑由中心广场向两边扩散开来,四散波浪形,东边的住院部高高耸立,展现了其突出的地位,医技楼则被半包围在里面,体现了其中心分配的作用,行政体检靠近门诊,科研教学则在最外层,方便功能集中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任务书和地形,将主入口放置在天鹅荡路上,次入口放置在基地东侧的次干道上,同时设置多个小出入口方便交通,基地内部结合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环形路,将基地内各栋建筑保证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基地内部道路为7米宽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在住院部下层,设有地下车库,能有效缓解基地内部停车压力。
5.2 建筑单体设计
5.2.1 科研教学楼
科研教学楼是本项目地块中较高的一栋建筑,外形为波浪形,与其他建筑的形象相呼应,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体现了科研充满了活力之感,柱子采用大理石贴面,加深其庄重的质感。其中内部的具体功能布局都按照任务书要求合理布置,采用回型廊道设置,充分保证各部分的采光通风。
5.2.2 行政体检楼
行政体检楼总共五层,其中一二层为体检(包含儿保预防),三至五层为行政部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2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计 3
5.2.1 科研教学楼 3
5.2.2 行政体楼 3
5.3 消防设计 3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在设计中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处理好每个人建筑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一项工程。
医院建筑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随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设计,目的是通过一个医院建筑方案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在设计中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处理好每个人建筑的关系以更好的完成一项工程。
医院建筑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的公共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身健康开始更加关注,相应的对医院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
2 项目概况
苏州太湖新城是市委市政府“一核四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迈向“太湖时代” 的重要契机,更是苏州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高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历史机遇。苏州太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分为吴江片区、吴中片区及其间的苏州湾水域范围。其中,吴江片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吴中片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片区中间苏州湾水域面积120平方公里。
本设计为苏州太湖新城医院科研楼、行政楼、儿保预防楼建筑方案设计。苏州太湖新城医院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市太湖新城启动区,项目用地呈四边形,南临天鹅荡路、西侧和北侧为城市绿化隔离带、东侧紧邻天鹅东路。新城医院按三甲医院建设标准,结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设置病床数750张。用地面积122.8亩,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
具体内容及要求:体检用房:体检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开展门诊体检。设计专用体检通道,区分普通体检与高端VIP体检服务流程和体检空间。科研、教学用房:承担医学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科研用房面积为4480平方米。教学用房需安排实习用房为1000平方米。儿童预防保健用房:面积约需要300平方米。行政后勤用房:合理设计医院行政后勤用房,如职工用餐等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2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4 设计原则
(1) 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充分考虑病人的就医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营造舒适良好人性化的就医氛围。
(2)城市地标:以打造城市标志为目标,积极呼应太湖新城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苏州的医疗卫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
(3)科技为先: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充分考虑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与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
(4)绿色生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建筑采光、隔音、隔热相关要求,确保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有效降低医疗中心运行耗能。板块流线设置科学合理,避免空间浪费。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地块呈长四边形,根据规划部门的设计条件及满足建筑日照的要求,还有结合任务书要求,将基地内部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南边为门诊区,北边为医技区,东边是住院区,西边则是科研行政区。建筑由中心广场向两边扩散开来,四散波浪形,东边的住院部高高耸立,展现了其突出的地位,医技楼则被半包围在里面,体现了其中心分配的作用,行政体检靠近门诊,科研教学则在最外层,方便功能集中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任务书和地形,将主入口放置在天鹅荡路上,次入口放置在基地东侧的次干道上,同时设置多个小出入口方便交通,基地内部结合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环形路,将基地内各栋建筑保证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基地内部道路为7米宽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在住院部下层,设有地下车库,能有效缓解基地内部停车压力。
5.2 建筑单体设计
5.2.1 科研教学楼
科研教学楼是本项目地块中较高的一栋建筑,外形为波浪形,与其他建筑的形象相呼应,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体现了科研充满了活力之感,柱子采用大理石贴面,加深其庄重的质感。其中内部的具体功能布局都按照任务书要求合理布置,采用回型廊道设置,充分保证各部分的采光通风。
5.2.2 行政体检楼
行政体检楼总共五层,其中一二层为体检(包含儿保预防),三至五层为行政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