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医技楼建筑设计(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医院,一个与生命密切关联的场所,是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均与医院联系在一起。由于医院常常与病痛相关,人们对医院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如何使得医院这一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成为真正关爱生命的场所,这不仅仅是依靠医生高超的医技和医院精良的设备就能完全解决的,良好室内环境和气氛的营造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医院不仅要对医院建筑有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紧紧把握好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的动向,研究医院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医疗建筑的使用者一起不断探讨,才能真正满足现代化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体现医院建筑的文化特质和社会价值,使现代化医院能够提供可靠的、安全的、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本建筑方案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力求功能合理,流线清晰,立面造型简洁大方,在简洁中追求细节处理上的精致、形体结构的明晰、色彩与光影的变化、材质的组合与对比,令空间产生丰富的单元组合效果。关键词 医院建筑,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理念、原则 2
4.1设计理念 2
4.2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场地规划及交通设计 3
5.2医技楼设计 3
5.2.1 流线设计 3
5.2.2 功能设计 4
5.2.3立面设计 4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现代医院在为患者及病人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现代医院在为患者及病人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陪护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为医护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场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实现医院建筑的人文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贯穿在设计的各个方面。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苏州太湖新城是市委市政府“一核四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太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其中,苏州吴中太湖新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初步明确了三大发展目标:即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成为世界级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文化新城典范;以“服务创造”为核心,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新城典范;以“城在湖上,湖在城里”为核心,成为具有大苏州风范、世界级的太湖新城典范。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医技楼建筑设计。
苏州太湖新城医院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市太湖新城启动区,南临天鹅荡路、西侧和北侧为城市绿化隔离带、东侧紧邻天鹅东路。
按三甲医院建设标准,结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设置病床数750张。用地面积122.8亩,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设计理念、原则
4.1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遵循设计创新、以人为本、科技为先、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打造城市地标式建筑。
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充分考虑病人的就医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营造舒适良好人性化的就医氛围。
城市地标:以打造城市标志为目标,积极呼应太湖新城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苏州的医疗卫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
科技为先: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充分考虑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与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
4.绿色生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建筑采光、隔音、隔热相关要求,确保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有效降低医疗中心运行耗能。板块流线设置科学合理,避免空间浪费。
以医院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有鉴于此,设计中要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所谓“人性化设计”,即注重人性、尊重使用者的权利、创造宜人的诊疗空间。
4.2设计原则
这次设计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交通组织、功能组织、创造宜人的就医环境等几个方面落实“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
A. 高效的交通组织
大型医院中门急诊人流量大,使用频段密集,高峰期明显。高效的交通体系可引导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走最少的路到达要去的地方,以减轻前来就诊的病人的烦杂、热躁感,满足高效的使用要求,同时减少病人间的交义感染,从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设计思想,建立高效的交通组织体系是设计的入手点。
B. 合理的功能组织
合理的功能组织可使患者在完成挂号一诊疗一检验一取药等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感觉方便顺畅,细部的‘人性化设计’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各种权利,同时安全方面的考虑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C. 创造宜人的就医环境
有资料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他们的病房的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们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少,而康复速度却能提高”。这些研究报告显示了应该重视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行为和情绪上的互动关系,良好的环境可减轻医护人员的紧张的精神状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这种良性刺激又会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场地规划及交通设计
本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地形以大弧形构图将门诊、急诊、住院部及医院辅助用房连为一体,医技楼单体通过连廊形式和门急诊有交通连接,使得门急诊——医技——住院的流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感染区在场地西侧单独设置,并有单独的出入口,住院楼在场地最东侧,东侧主干道有次入
1 引言 1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理念、原则 2
4.1设计理念 2
4.2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场地规划及交通设计 3
5.2医技楼设计 3
5.2.1 流线设计 3
5.2.2 功能设计 4
5.2.3立面设计 4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现代医院在为患者及病人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现代医学的科技发展对医疗作业空间的物理及生化环境控制愈趋严谨,先进医疗管理架构之运作,对流程管控所要求之空间安排更加细腻。社会经济状况之改善也促使环境规划往优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医院设计不仅是诊断功能作业或单纯的疗程空间的配置,而是将医疗、建筑与生活结合成一体营造出人性化的健康环境。现代医院在为患者及病人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和陪护环境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为医护人员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场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实现医院建筑的人文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贯穿在设计的各个方面。
2 项目背景及概况
苏州太湖新城是市委市政府“一核四城”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太湖新城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其中,苏州吴中太湖新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启动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初步明确了三大发展目标:即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成为世界级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文化新城典范;以“服务创造”为核心,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新城典范;以“城在湖上,湖在城里”为核心,成为具有大苏州风范、世界级的太湖新城典范。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苏州太湖新城医院设计方案---医技楼建筑设计。
苏州太湖新城医院建设地点位于苏州市太湖新城启动区,南临天鹅荡路、西侧和北侧为城市绿化隔离带、东侧紧邻天鹅东路。
按三甲医院建设标准,结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设置病床数750张。用地面积122.8亩,总建筑面积约9.1万平方米。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装备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设计理念、原则
4.1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遵循设计创新、以人为本、科技为先、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打造城市地标式建筑。
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就医流程,充分考虑病人的就医需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营造舒适良好人性化的就医氛围。
城市地标:以打造城市标志为目标,积极呼应太湖新城的发展规划,充分展示苏州的医疗卫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
科技为先: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科技为先导,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充分考虑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与太湖新城的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考虑。
4.绿色生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注重建筑采光、隔音、隔热相关要求,确保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有效降低医疗中心运行耗能。板块流线设置科学合理,避免空间浪费。
以医院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有鉴于此,设计中要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所谓“人性化设计”,即注重人性、尊重使用者的权利、创造宜人的诊疗空间。
4.2设计原则
这次设计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交通组织、功能组织、创造宜人的就医环境等几个方面落实“人性化设计”的设计原则。
A. 高效的交通组织
大型医院中门急诊人流量大,使用频段密集,高峰期明显。高效的交通体系可引导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走最少的路到达要去的地方,以减轻前来就诊的病人的烦杂、热躁感,满足高效的使用要求,同时减少病人间的交义感染,从而体现‘人性化设计”的设计思想,建立高效的交通组织体系是设计的入手点。
B. 合理的功能组织
合理的功能组织可使患者在完成挂号一诊疗一检验一取药等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感觉方便顺畅,细部的‘人性化设计’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各种权利,同时安全方面的考虑可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C. 创造宜人的就医环境
有资料表明“如果病人可以从他们的病房的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们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少,而康复速度却能提高”。这些研究报告显示了应该重视患者,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行为和情绪上的互动关系,良好的环境可减轻医护人员的紧张的精神状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这种良性刺激又会舒缓病人的心理压力。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场地规划及交通设计
本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地形以大弧形构图将门诊、急诊、住院部及医院辅助用房连为一体,医技楼单体通过连廊形式和门急诊有交通连接,使得门急诊——医技——住院的流线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感染区在场地西侧单独设置,并有单独的出入口,住院楼在场地最东侧,东侧主干道有次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