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一

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一
通过对城市特色以及本次规划用地的区位分析,本次方案将剪纸艺术博物馆分成了建筑主体和水景部分来设计,并通过简化建筑外部形态,丰富建筑内部构成的手法来诠释剪纸的特色。
总体说来,本次设计在水景的运用方面,使得建筑与大雁塔水景相呼应;在建筑风格方面,运用了青砖棕色木材等元素使建筑体现出传统的气息,同时运用玻璃,百叶窗等元素营造出独特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风格。室内空间设计则是通过用各个楼层向中庭挑出的手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
关键词 剪纸艺术博物馆,现代中式,文化底蕴,室内空间
1  引言  1
1.1  项目概况 1
1.2  设计依据 1
2  设计背景 1
2.1  城市概况  2
2.2  基地现状 2
2.3  设计理念 2
3   功能布局 2
3.1  功能分区  3
3.2  竖向设计 3
3.3  交通体系 3
4  风格造型 3
  5  技术经济指标 4
  结论  6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此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陕西剪纸艺术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一。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1.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陕西省会西安市文化中心——雁塔区。西安为六朝古都,雁塔区又是西安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次规划用地,北靠大雁塔景区,西侧为西安交通大学,东侧于大雁塔景区接壤,南侧为慈恩路。
1.2设计依据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2)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设计背景
2.1 城市概况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

滈、浐、灞),自然景观优美。
2.2 基地现状
基地地处西安市雁塔区,毗邻大雁塔景区,周围有多个历史文化景区与博物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周围的诸个博物馆符合了博物馆聚集的效应,使各个博物馆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且基地毗邻大雁塔景区,有着大量的人流,
又有着良好的景观基础。
2.3设计理念
    根据调研研究我国对博物馆文化定位、科学性时代性理解把握不够,大多数博物馆只是为单纯民文化补习、怀古思今的地方,它更应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之一,在这里获得知识、接受熏陶、收获启迪、享受幽雅、体验静谧,这将是博物馆的时代题。
    面对有限的场景、浩瀚的文化遗产、标新立异的展示手段,现有的博物馆策展形式显得十分淡薄。专题性展馆应运而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多种展示方式来表达有限、具体的内容。清晰的脉络,详实的内容,理念与现实的文化冲突和分寸把握,都是对设计师的重大考验。提前将“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纳入设计理念之中,如何为国家节约资源也是设计中必要考虑的一块。
3  功能布局
本方案用地宽松分散围合布置,中部设庭院。整体布局是以中庭为中心展开的,采用以点带面的布局形式。
3.1功能分布
动静分区明确,很好地满足不同人群活动的要求。博物馆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动静分区,并注意了活动区的公共性和私密性。在空间处理上将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考虑。
    总体上分为展区、休闲区、行政区、多功能区和中庭、文物库房。
3.2竖向设计

通过水景平台使商业区独立于建筑之外又相互联系。以游客能够接触的三个楼梯间为枢纽将建筑进行分割,使得各个流线相互独立。二层,三层建筑向中庭延伸营造光影效果。
3.3交通体系
    建筑周围是环形车道,停车区位于建筑基地北部,货运区位于建筑东侧,交通流线简洁明了。
4  风格造型
    作为特色博物馆,本方案要把传统建筑风格与时代性有机结合,所以现代中式更适合本建筑风格。
现代中式,在建筑文脉上的意义,是中式建筑诗画意象、诗画场景的延续,是建筑符号的简洁化和现代化;而在生活文脉上的意义,则在于,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式建筑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衔接;在文化情感上,为骨子里的中国文化归依,找到一个身心安顿的所在。
    简单来讲,现代中式建筑之美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即文化,外在即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探寻:
    第一、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
第二、拥有独立的围合式庭院空间。中式住宅是室内空间与院落有机结合的整体,庭院是中国人居住理念中对私密性要求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中式住宅的文化底蕴。
    第三、空间序列、平面布局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街、巷、院是传统中式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由街转巷,由巷进院,由院入户,街巷布局让开放空间平缓地过渡到了私密空间。
第四、具有鲜明的中式建筑形态及元素,如青砖、木纹装饰、粉墙,镂空花窗、精美雕饰等等。
5  技术经济指标
此次建筑方案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建筑用地面积:9716.2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8135.7 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3287.2 平方米
容积率:       0.837
建筑密度:     33.5%
绿化率:       33.4 %
停车位:       56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