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系馆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4(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现代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公共空间成为非正式交流、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空间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随着建筑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扩招和新教学理念出现的冲击下,使得建筑系馆现有的空间、功能和教学环境与现有的教学需求产生矛盾。对旧建筑系馆而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教学需要,面临着改建、扩建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改扩建原有建筑系馆的建筑,使改建以后的系馆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外形到室内空间体现建筑系的特点。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应通过查阅国内外建筑系馆设计资料,系统掌握“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挖掘文化类建筑的内涵和性格特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和实际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造性,能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间,设计出特征明显、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环境怡人的建筑。关键词 建筑系馆,理性美,感性美,改造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2.1 项目介绍 1
2.2 基地现状 1
2.3 设计概述 1
3 研究方法 2
4 理念解读 3
4.1 建筑理性美 3
4.2 建筑感性美 3
结论 4
致谢 5
参考文献6
1 引言
现代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公共空间成为非正式交流、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空间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随着建筑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校扩招和新教学理念出现的冲击下,使得建筑系馆现有的空间、功能和教学环境与现有的教学需求产生矛盾。对旧建筑系馆而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教学需要,面临着改建、扩建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改扩建原有建筑系馆的建筑,使改建以后的系馆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外形到室内空间体现建筑系的特点。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应通过查阅国内外建筑系馆设计资料,系统掌握“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挖掘文化类建筑的内涵和性格特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和实际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旧建筑系馆而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教学需要,面临着改建、扩建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改扩建原有建筑系馆的建筑,使改建以后的系馆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外形到室内空间体现建筑系的特点。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应通过查阅国内外建筑系馆设计资料,系统掌握“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挖掘文化类建筑的内涵和性格特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和实际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造性,能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间,设计出特征明显、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环境怡人的建筑。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介绍
建筑系系馆改扩建工程位于北京路校区南园。因教学及发展需要拟将原一号、三号教学楼及机电楼用房改扩建为建筑系系馆。
基地位院落布局,位于教学区主轴线北侧。一、二、三号教学楼呈院落式布局。如何使新馆与周围建筑和环境融合是考虑的首要问题和难点。
2.2 基地现状
由1号、2号、3号教学楼组成的教学楼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建成的建筑群体,马赛克的运用使其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2号楼已经改建为设计艺术系系馆,外貌没有改变,如何将原来教学楼群的三者改建成现在建筑系系馆与设计艺术系系馆两者间的关系,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设计概述
本方案中建筑系系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建的主馆,二是原3号楼,三是新建的机电楼。
综合多种因素,本方案保留3号楼主体并对其适当改造,拆除1号楼,在其位置新建主馆,主馆与3号楼相连,与机电楼组成了建筑系系馆。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1566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11120平方米;容积率:1.408。
3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建筑系馆设计资料,系统掌握“建筑系馆”的设计方法,挖掘文化类建筑的内涵和性格特征,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造性。主要是要合理布置建筑,绿化,道路,与原有环境有机协调,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间,增加建筑绘图教室,展览交流空间、模型室、专业阅览室、报告厅、教师研究室(办公室)、木工坊暨模型制作室、建筑环境科学实验室、电脑绘图与空间模拟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建筑摄影暗房 、视听教室等。室内空间及外形体现建筑系馆鲜明特征,突出其在校园中的位置,在有限的资源下,改造出更适合教学的系馆。建筑作为一种人为的空间环境,只有当抽象的物化空间转化为有特性有情感的人化空间时,建筑才能成为真正的场所艺术。这是建筑认识的深化,也是建筑创作的追求。所有的建筑设计都应该有个设计核心,或者说思维的闪光处。否则这个建筑是不足以拥有能代表自己个性的内涵的。成功的建筑应该是有自己特点的。千篇一律的盒子不再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因此,我的课题设计的核心就是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和老师对于建筑学学习和教学的各方面需要。
4 理念解读
4.1 建筑理性美
本方案在3号楼中设计了两个露天天井,在1号楼中设一个带天窗天井,周围安排适当休息室,采光、通风、视野、环境等都得到提升,平面布置较理性。
方案立面采用大面积具有特殊保温隔热的木质贴面,特别是西立面大量采用,既美观又节能,能有效防止西晒带来的不适,立面设置也较理性。
诗作为受人欢迎的文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具有理性美,有着工整的句式和押运。设计建筑时,也要有理性主义,应该从平立剖各方面做到以人为核心。本次改造就充分发挥了建筑的理性美。
4.2 建筑感性美
从总平面可以看出,方案的绿化率高,植被多,3号楼之间建了景观水体,与人工湖呼应。有水有树,环境惬意,有诗中的感性美。
立面采用木质贴面和清水混凝土,把材质纹路充分表现出来,简洁有品质,颜色较素也适合学校建筑。
诗作为受人欢迎的文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具有感性美,有着抒发内心感情的寄托。设计建筑时,也要有自己的坚持和核心,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坚持,就能发挥建筑的感性之美,更好使用为出发点。
结 论
毕业设计的时间较短,我本次毕业设计需完成建筑系系馆改扩建工程,一个专业性高校教育建筑。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旧的建筑系馆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改建或者扩建,也是对旧建筑的一种再利用,资源不再浪费。对于改扩建的方式,可以延续节能、环保的理念,在有限的资源下,改造出更适合教学的系馆。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改建学校系馆,设计出特征明显、功能合理,使用方便、环境怡人的建筑,促进师生更好的进步。
致 谢
本次方案设计得到了我们建筑工程系领导、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邢烨炯老师。她在百忙之中抽出大量宝贵的时间对我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她为我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难题,在我遇到疑难问题能够及时给予解答,使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运用,从而才顺利地完成本次设计任务。
同时也要感谢本组其他同学的帮助,在设计中我们相互之间能及时互通信息,互相帮助。感谢其他组的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