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博物馆设计方案四
乡土文化博物馆设计方案四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英国学者,自
由主义作家肯尼斯 何赫德林认为,“博物馆不在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
和自然遗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
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
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本课题项目选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大地
湾是距今 8000 年的史前人类活动聚居的文化遗址,相传有伏羲、女娲的故乡,文
化传承较好。为了更好的保留和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此拟建大地湾乡土文化
博物馆。并借此课题对地域主义建筑思想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在建筑设
计过程中运用生态的建筑策略及技术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最后在建筑总体空间
布局上运用空间艺术处理的手法使此新建博物馆不仅更好的发挥使用功能,而且
给当地居民创造出现代且有艺术趣味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博物馆,地域主义,空间艺术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理念 2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3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 总平面布局 3
5.1.1 建筑总体布局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4
5.2.1 博物馆平面设计 4
5.2.2 建筑立面设计 4
5.3 节能设计 4
5.4 景观设计 4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英国学者,自由主
义作家肯尼斯 何赫德林认为,“博物馆不在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
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正因为这样,我国许
多博物馆已作为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也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第二个高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永
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
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的定义指出博物馆要“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
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这体现了博物馆所具有的收集保管、调
查研究和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本课题项目选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大
地湾是距今 8000 年的史前人类活动聚居的文化遗址,相传有伏羲、女娲的故乡,这
里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较好,有着保留完整的农耕、民俗和民居文化。为了更好的保
留和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此拟建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并借此课题对地域主义
建筑思想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再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生态的建筑策略及技术
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最后在建筑总体空间布局上运用空间艺术处理的手法使此新建
博物馆不仅更好的发挥使用功能,而且给当地居民创造出现代且有艺术趣味的公共空
间。
2 项目概况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位于甘肃天水北部秦安县,是一处距今 8000 年—4800 年
的史前遗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
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多源生发地之一,距今
7800 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时间跨度越 3000 年,内容异常
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
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地处甘肃东部地区,如此宽阔的河谷极其少见,加之海拔在 1500 米以下,
地貌仍未黄土区,适宜早期农业的开拓,因此文明起源较早,然而四周山坡仍很常见。
尤其是当地的梯田景观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勤劳的人民用双手创造了更美的地貌
特征。本次设计项目用地选在大地湾博物馆东侧的三角形地带,北侧临当地县道,西
侧为已建成的大地湾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主要收集大地湾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等,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当地悠久而又独特的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宣传变得越来越重
要,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此建造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作为宣传古
老的大地湾文化的中心。用地内部基本平坦,西侧紧邻古河道,南侧和东南方向逐渐
起坡形成独特的梯田景观。县道北侧大部分为农田区,局部有民居散布其中。因此用
地周围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且紧邻县道交通方便。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c.《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d.《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
e.《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
f.《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1991
g.《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 设计理念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整体性与多样性很好的体现在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总体布局中和建筑材料的
选择上。首先在总体布局中包含展厅部分、办公研究部分、室外展场和室外戏场四个
部分,每一部分都根据实际使用功能和地形景观的条件灵活布置而又联系方便不失整
体感,体现了建筑布局的自由与变化,同时总体建筑空间也丰富而又统一。其次在建
筑材料的选择上,由于综合考虑了当地文化背景与民居传统与现状,博物馆的外表材
质采用了生土和砖的组合搭配。两种材料的应用在当地民居中也普遍使用,因此两者
的搭配组合已然形成一种“整体感”,同时在外观上又有大片的土黄与整齐的深灰色
砖的对比,可以说是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大门的入口
庭院给游客一种视觉的限定,而这种庭院的设计来源于当地民居的围和性院落,与当
地民居产生一种呼应。既提供了一个丰富的院落空间又暗示着进入博物馆大门的过渡
场所。其次是东侧戏场的布置,戏场的位置选在靠近县道有与大门入口庭院和入口广
场有很方便的交通联系,这为戏场提供了方便的疏散路线和空间。重要的是戏场的位
置是建筑整体空间布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戏场既是当地人文的载体也可作为当地集
会的场所,还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农忙季节的“场”来打晒谷物。最后,在展览建筑
与办公研究建筑之间做成了一条意趣浓厚的景观长廊,长廊的功能十分重要。第一,
是联系两栋建筑的桥梁。第二,是联系室内外展区的交通走廊。第三,是联系室外广
场与各个庭院的景观带。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在博物馆材质的选择上上文已经提到选用的是生土与砖的搭配,而且总体建筑的
大部分外墙表面采用的是生土抹面,甚至局部直接采用生土墙。此种材料不仅在文化
上符合当地文脉,更多的是体现了生态性与可持续性。首先,在建造过程中,生土节
能环保,不产生建造垃圾。其次,生土墙的日后使用维护方便经济,只需在土墙脱落
的部分将调配好的生土泥抹在相应位置,新旧材料有很好的粘结性,时间不久新旧材
料的色差越来越小,并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总体布局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始终追求的是变化与统一。可以将此建筑的总
体空间布局分为四大部分,第一为主体展览部分,第二为办公研究部分,第三为民俗
戏场部分,第四为室外展场部分。四个部分不仅联系方便,每一部分都有很好的视觉
效果和独特而丰富的参观体验,而且四部分的灵活布置产生了丰富的空间。更重要的
是所产生的空间又将四部分紧密的联系成整体,不可分割。同时根据总体的布局可以
明显的突出主与次的空间布局,使游客既拥有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又有明确的参观方
向。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英国学者,自
由主义作家肯尼斯 何赫德林认为,“博物馆不在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
和自然遗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
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
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本课题项目选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大地
湾是距今 8000 年的史前人类活动聚居的文化遗址,相传有伏羲、女娲的故乡,文
化传承较好。为了更好的保留和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此拟建大地湾乡土文化
博物馆。并借此课题对地域主义建筑思想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在建筑设
计过程中运用生态的建筑策略及技术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最后在建筑总体空间
布局上运用空间艺术处理的手法使此新建博物馆不仅更好的发挥使用功能,而且
给当地居民创造出现代且有艺术趣味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博物馆,地域主义,空间艺术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2
4 设计理念 2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2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3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 总平面布局 3
5.1.1 建筑总体布局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4
5.2.1 博物馆平面设计 4
5.2.2 建筑立面设计 4
5.3 节能设计 4
5.4 景观设计 4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英国学者,自由主
义作家肯尼斯 何赫德林认为,“博物馆不在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
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正因为这样,我国许
多博物馆已作为精神文明的教育基地。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也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第二个高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向公众开放的永
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
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博物馆的定义指出博物馆要“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
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这体现了博物馆所具有的收集保管、调
查研究和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本课题项目选址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大地湾,大
地湾是距今 8000 年的史前人类活动聚居的文化遗址,相传有伏羲、女娲的故乡,这
里历史悠久,文化传承较好,有着保留完整的农耕、民俗和民居文化。为了更好的保
留和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此拟建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并借此课题对地域主义
建筑思想做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再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生态的建筑策略及技术
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最后在建筑总体空间布局上运用空间艺术处理的手法使此新建
博物馆不仅更好的发挥使用功能,而且给当地居民创造出现代且有艺术趣味的公共空
间。
2 项目概况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位于甘肃天水北部秦安县,是一处距今 8000 年—4800 年
的史前遗址。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比广为人们所知的河南渑
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都要早。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多源生发地之一,距今
7800 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时间跨度越 3000 年,内容异常
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
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地处甘肃东部地区,如此宽阔的河谷极其少见,加之海拔在 1500 米以下,
地貌仍未黄土区,适宜早期农业的开拓,因此文明起源较早,然而四周山坡仍很常见。
尤其是当地的梯田景观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勤劳的人民用双手创造了更美的地貌
特征。本次设计项目用地选在大地湾博物馆东侧的三角形地带,北侧临当地县道,西
侧为已建成的大地湾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主要收集大地湾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等,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当地悠久而又独特的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宣传变得越来越重
要,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此建造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作为宣传古
老的大地湾文化的中心。用地内部基本平坦,西侧紧邻古河道,南侧和东南方向逐渐
起坡形成独特的梯田景观。县道北侧大部分为农田区,局部有民居散布其中。因此用
地周围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且紧邻县道交通方便。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c.《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d.《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
e.《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
f.《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1991
g.《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 设计理念
4.1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整体性与多样性很好的体现在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总体布局中和建筑材料的
选择上。首先在总体布局中包含展厅部分、办公研究部分、室外展场和室外戏场四个
部分,每一部分都根据实际使用功能和地形景观的条件灵活布置而又联系方便不失整
体感,体现了建筑布局的自由与变化,同时总体建筑空间也丰富而又统一。其次在建
筑材料的选择上,由于综合考虑了当地文化背景与民居传统与现状,博物馆的外表材
质采用了生土和砖的组合搭配。两种材料的应用在当地民居中也普遍使用,因此两者
的搭配组合已然形成一种“整体感”,同时在外观上又有大片的土黄与整齐的深灰色
砖的对比,可以说是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
4.2 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功能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大门的入口
庭院给游客一种视觉的限定,而这种庭院的设计来源于当地民居的围和性院落,与当
地民居产生一种呼应。既提供了一个丰富的院落空间又暗示着进入博物馆大门的过渡
场所。其次是东侧戏场的布置,戏场的位置选在靠近县道有与大门入口庭院和入口广
场有很方便的交通联系,这为戏场提供了方便的疏散路线和空间。重要的是戏场的位
置是建筑整体空间布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戏场既是当地人文的载体也可作为当地集
会的场所,还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农忙季节的“场”来打晒谷物。最后,在展览建筑
与办公研究建筑之间做成了一条意趣浓厚的景观长廊,长廊的功能十分重要。第一,
是联系两栋建筑的桥梁。第二,是联系室内外展区的交通走廊。第三,是联系室外广
场与各个庭院的景观带。
4.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在博物馆材质的选择上上文已经提到选用的是生土与砖的搭配,而且总体建筑的
大部分外墙表面采用的是生土抹面,甚至局部直接采用生土墙。此种材料不仅在文化
上符合当地文脉,更多的是体现了生态性与可持续性。首先,在建造过程中,生土节
能环保,不产生建造垃圾。其次,生土墙的日后使用维护方便经济,只需在土墙脱落
的部分将调配好的生土泥抹在相应位置,新旧材料有很好的粘结性,时间不久新旧材
料的色差越来越小,并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形象。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总体布局
大地湾乡土文化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始终追求的是变化与统一。可以将此建筑的总
体空间布局分为四大部分,第一为主体展览部分,第二为办公研究部分,第三为民俗
戏场部分,第四为室外展场部分。四个部分不仅联系方便,每一部分都有很好的视觉
效果和独特而丰富的参观体验,而且四部分的灵活布置产生了丰富的空间。更重要的
是所产生的空间又将四部分紧密的联系成整体,不可分割。同时根据总体的布局可以
明显的突出主与次的空间布局,使游客既拥有了丰富的空间体验,又有明确的参观方
向。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