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二

社会福利中心设计方案二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使得养老成为一
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筑设计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主要原因是
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包含了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办公等多种
功能的使用要求,布局复杂;另一个原因是建筑界及学术界对福利设施的研究较
少,同时我国目前现有的福利设施很多是旧房改造,年久失修,可借鉴参考的实
例较少。我本次毕业设计是金湖社会福利中心设计,这要求我要综合运用所学过
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老年建筑与
教育建筑方案设计的了解与认识。
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创
造出适宜老年人生活的空间,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在公寓设计上注重环境
设计,室内空间做到以人为本,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老龄化,老年公寓,空间设计,以人为本,社会价值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理念  2
5 建筑设计说明  3
5.1 总平面布局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3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1 引言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使得养老成为一个重
大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未富先老、社会化养老落后、机构养老设施欠账多等诸多原
因使得中国不能简单地走西方的社会福利养老之路;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政策,
现状的“42l”家庭结构,使得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也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会议强
调“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精神,住建部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涉老工
程建设与改造等方面都须积极应对”,“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条件和社区养老环境”等,
为住区及住宅的适老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由民间组织的机构养老作为完善和提升养老服务的力量进入市场,但民营机构由
于资金规模的限制,往往服务质量与管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由民政部门管辖
的社会福利中心规模及资金往往受到较大限制,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因此,如何
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组织各自的优势,形成提供高质量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的社区,
对社会福利中心的规划建没提出了复合化的要求。
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筑设计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包
含了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办公等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布局复
杂;另一个原因是建筑界及学术界对福利设施的研究较少,同时我国目前现有的福利
设施很多是旧房改造,年久失修,可借鉴参考的实例极少。 2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经纬路与黄河西路交界处,用地面积 20000 平方米,
拟建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社区服务中心。
3 设计依据 1.《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
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2003) 3.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图说大全)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
4.无障碍建筑设计资料集成-(新版简明).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81.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
7.雷春浓 编著.高层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
8.姚时章 主编.高层建筑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9.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 编著.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7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新建筑》、《建筑师》、《建筑技术及设计》等相关内
容。
4 设计理念
本方案是由小区规划和单体设计两部分组成。此外,设计时着重加强了场所寓意,
及交流空间的相关设计。单体上注意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性,通过环境,绿化等来改善
室内环境,达到节能低碳的目的。1、以人为本:居住空间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
间,而老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设计时,应充分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
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已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的目的。2、
满足老年建筑的相关设计规范,其居住建筑宜与社区医疗急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
供应股务、管理设施组建一个健全的生活保障网络。3、老年建筑基地除要求充足的
阳光,良好的通风外,还要有开阔的视野,与庭院绿化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
的生理、心里特性,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4、老年人参与公共活动时,在社会
背景、文化层次、特长爱好、生活价值、年龄层次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激发下,在交
往中产生互为吸引和共鸣的内在感应,具有极高的集聚性。高龄体弱者、老年棋友、
牌友、遛鸟伙伴、老年戏曲爱好者大多是集中式的围聚,且常常有多个老人旁观。这
种主动性与协从性的活动,有助于活跃气氛、提高愉悦之情。5、老年人渴望与人的
交流,为了消除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创造一个适合老年人交往的环境场所
是必须的。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希望通过见面或交谈获得一种参与感,能使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6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