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村村落改造与建筑设计方案四(附件)【字数:56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乡一体化、乡村现代化的建设与改变让乡村呈现出新面貌的同时也也带来了新的的问题。村庄规划过程中村落的耕地、林地及水域未能合理保护;闲置空地与建设用地未能合理有效利用与统筹规划;村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不合理等,一些村庄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缺乏而变成了空巢村。这就迫使我们对村落改造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村落改造既要注重人文情节,同时要做到景观设计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在此前提下对村落建筑进行以改造为主、增建为辅的改造设计。 本次大花村村落改造设计采用了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研究方法,查阅了多本文献,综合了规划改造政策与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结合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材料、景观生态等多门理论知识。通过对村域的“保护——更新——改造——重构”这一过程,建设新的、村民认可的大花村村落,促使村落人流的回归。关键词 村落,改造设计,文化,公共空间。
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分析 1
2.1 项目概况 1
2.2 项目背景 1
2.3 基地概况 2
2.4 项目要求 2
2.5 研究方法 2
3 设计说明 2
3.1 设计原则 2
3.2 总体规划 3
4建筑改造设计 3
4.1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3
4.2自然农宅设计 4
4.3基础设施改造设计 5
5 设计依据 5
结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我国传统村落因地域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村落文化有着记忆和其特殊性,形成一个个传统的、有特色的自然村落。它们有着独特的聚落形式,充满个性的乡土建筑,似是而非的文化资源,不断变动的乡村景观格局。“美丽乡村”并非能在一时之间建立起来,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的改造,也包含村民精神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建设,更有着经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改造与建设。在改造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保护——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新——改造——重构”这一原则,要保持村域的原始风貌,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保护其生态环境,提升适用人群的幸福感与认同感。
村落改造并非是重新规划,村落的建筑、环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记忆,它也记载着当地的人文历史。村落改造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将建筑改造或推到重建,或是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设施,而是在通过这些改造过程来满足人的需求,并更进一步的来吸引人流。在改造过程中,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村域内耕地、林地及水域的保护;闲置空地与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与有效规划;村域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等。
2 项目分析
2.1 项目概况
在淮安市范集镇大花村村委会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村落改造与建筑设计,以现存建筑作为主要改造设计内容,适当的增建一些必要的公共建筑及公共设施来满足人的需求。本次改造设计的原则为保护现状,合理改造。要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解决村域内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村庄布局应处理好内部道路、建筑、绿化、农业、人、景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筑外观改造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原村庄地域特征,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但应有所创新。
2.2 项目背景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为苏北中心城市,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自古以来漕运发达,是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地处江淮平原,自古农业、商业发达,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淮安经济发达,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淮安市区位为江苏省中北部、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交通便利,境内公路、铁路、水运联通南北,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2.3 基地概况
该项目基地位于淮安市楚州区范集镇大花村,距淮安市区约35公里,白马湖旅游景区北约5公里,基地毗邻S328公路,联通南北,交通便利,属自然形成的聚居村落。村落布局较为集中,原有民居年久失修,破败严重。村庄居民流失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留守,整个村庄衰落萧瑟,急需整治恢复生机。
2.4 项目要求
2.4.1用地范围:地形条件及场地周围环境见地形图,用地面积为60000㎡。
2.4.2村域布局结构:由村域内生态环境、用地分布、交通情况规划基地布局结构为三部分。
2.4.3 建筑造型:改造建筑造型合理,不作大幅度调整,符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并做到改善村落人口的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增建建筑考虑场地环境,符合公共建筑的特点,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2.4.4空间关系:合理规划建筑,绿化,道路,处理好原有建筑与新增建筑的空间关系
2.5 研究方法
2.5.1 查阅文献
搜集国内外的相关书籍文献、整理相关的图纸图集,主要针对美丽乡村、村落改造、传统民居的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及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等几方面的思想理论进行阅读与总结,以此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
2.5.2 实地调研
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调研,特别对几个重点实例进行实地的走访、调研,以了解大的背景环境、交通脉络以及实例改造后的具体现状,以求得直观、全面的信息,包括当地受影响人群的反馈及外来参观人群的感受。
3 设计说明
3.1设计原则
3.1.1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根据江苏省及淮安市的城镇规划政策与当地村民的实际需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
3.1.2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过程中对已有耕地、林地、水域进行合理保护,对于废弃空地合理建设,以完善公共设施。
3.1.3注重特色,传承文化。对于村域中遗留建筑物、一些雕塑、门头等具有时代感的构筑物,要合理的加以保护利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
3.1.4美化家园,保护生态。在大花村村落改造设计过程中,在着重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要兼顾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建设。
3.1.5倾听民意,以人为本。要听取村民的意见,以村民的需求为根本来设计新增建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1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