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附件)【字数:9293】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单位相继出现,而施工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建筑施工单位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施工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其中导致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低下、设备不全或者老化磨损、安全管理员水平不够、公司安全管理方法落后等。然而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时常有危险发生,并且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对经济有影响同时严重影响员工的生命安全。如何才能有效的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课题从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目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现状 1
1. 国外现状 1
2. 国内现状 1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 研究内容 2
2. 研究方法 2
二、安全施工管理理论研究 3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十大基本理论 3
1. 事故防止论 3
2. 直接负责论 3
3. 计划制定论 3
4. 员工合同论 3
5. 员工培训论 3
6. 安全检查论 3
7. 隐患更正论 4
8. 工作内外论 4
9. 安全地位论 4
10. 员工参与论 4
(二)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 4
1. 施工安全管理定义 4
2. 施工安全管理原则 4
3. 施工安全管理上的不足 5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案例分析 5
(一)工程事件概述 5
(二)事故分析 7
1. 事故房屋状况 7
2. 隐患评估 8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8
(一)加强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 9
(二)加强并普及安全教育 9
(三)采用VR 9
(四)全施工人员佩戴安全设备 9
(五)加大工程机械设备的投入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六)持执照上岗 9
五、结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对建筑行业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在经过大量的建设后,整个城市变得焕然一新。大量建筑行业人员的投入,产生了安全教育很难普及的问题,导致整个行业事故频发。对建筑工作人员个人而言,这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甚至会给家庭带来难以弥补的伤痛。对其所在的建筑公司来说,这些事故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公司正常的发展,更有甚者将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可以说是得不偿失。对整个社会而言,其加重了社会的负担,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建筑行业发生的事故有增无减。全年事故多发,各地都有大量的伤亡人员,主要以高空坠死,坍塌型事故为主。在3月份以及11月份事故发生率最高。即便是在最近的12月份,我国建筑事故就多达39起,共导致43人死亡,而事故地区多集中云南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较上年年末来看,我国建筑行业总人数减少了60.45万人,减少了1.11%。同时,建筑行业的企业数量却增长了12902个,增长率为13.43%。可以看出,因为事故的频繁发生,我国的建筑行业人员连续两年现递减的趋势,并且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这势必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通过分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对此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假设,以此来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二)国内外现状
1. 国外现状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建筑行业的高危险性是不可避免的,但许多发达国家在施工安全管理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由于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上也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国外在施工安全管理上有着多年的研究,并且有着关键的理论性指导,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值得学习以及模仿。
其中以英国为安全管理典范的代表,英国格外注重对建筑行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并且在施工环境方面有着严格的规范,有专业人员对建筑项目进行安全评估以及大数据的处理。英国在法律上也格外注重,对违规者有着极大的处罚力度。在开始施工之前,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模型建设,并通过分析解决安全隐患。英国对建筑行业还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不允许建筑工人进行长时间的作业,以防因为劳累发生危险。该国建立的严格秩序既保障了劳工的安全,也减少了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损失,可谓是双赢战略。
综上所述,国外对施工安全管理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其全方面的举措实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国外的国情与我国有许大的不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我们对国外不能全部照搬,必须要有所取舍。
国内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我国的经济脉络之一,而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因此即便是机械度发达的今天,安全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
从大量的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许多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性地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例如事件中的事故人员不佩戴安全保护装置,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人员不认真检查,敷衍了事;大量的施工人员长期作业,导致身心俱疲,从而高空跌落;部分工人临时上阵,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这些原因虽然在各项举措下,已经有了很大减少,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相关问题。
我国近年来对安全管理方面投入很多,因此也有了一些比较卓越的成效。我国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建筑行业的一些行为。我国对于国外的安全理论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借鉴学习,渐渐地有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管理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