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设计方案4(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本文对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学校的功能布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学校单体建筑的设计,力求简洁大方,体现现代气息,同时由于该设计项目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综合楼这几个主体部分,单体建筑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力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校园是总体规划设计的目标之一。通过建筑设施、景观设计等,让绿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当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关键词: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现代感、可持续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简介 1
2.1 项目背景 1
2.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理念 1
3.1 “以人为本”的总设计理念 1
3.2 体现现代风格 1
3.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2
4 建筑设计说明 2
4.1 总平面布局 2
4.1.1 建筑布局 2
4.1.2 交通组织 2
4.2 建筑设计 2
4.3 绿化景观 3
4.4 立面设计 3
4.5 生态环保设计 3
5 发展趋势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1 引言
学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建筑是公共建筑中最常见的设计任务之一。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设计方案四,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建筑方案设计来检验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实践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建筑是公共建筑中最常见的设计任务之一。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设计方案四,其目的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建筑方案设计来检验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且在设计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理论实践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强化建筑设计及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作为存在于教育行业的重要建筑形式的学校建筑,不仅能代表一个时代的象征,更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为此,从事建筑行业的我们,有义务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这个行业而努力。
2 项目简介
2.1 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的加深,每年学校生源和规模都有大幅度增加。国内大部分学校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学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不够重视,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校园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学校的建设片面地追求规模、气派,忽视了对人性化的设计,在规划学校环境的同时,忽略了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活动空间的需求。
2.2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城南新区,北临城南干道,南接工三路,东西两面分别是船塘路和黎城南路,交通方便。该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40000m2,包括小学部、初中部、运动区、生活区和幼儿园四个大部分,小学部、初中部、生活区和幼儿园相对独立。其中,小学部教学楼12000m2,内设48个教室和32个专用教室。初中部教学楼6500m2,内设24个教室及23个专用教室。小学与初中配套设置图书馆、阶梯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综合楼部分面积是5000m2,内设图书馆、办公室等。
3 设计理念
3.1 “以人为本”的总设计理念
学校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要服务内容,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必然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本次设计的主体思路走人性化路线,以为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进行构思创作。从建筑风格、功能布置,立面装饰、校园景观等
各方面来提供一个和谐完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从视觉上满足学生的要求,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给他们认同感,和谐感。
3.2 体现现代风格
学校建筑作为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关肇邺曾经指出,学校建筑不宜追求奢华,风格应该朴素,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现代风格的学校建筑体现的是一种创新,一种与时代的融合,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传达出来的精神正好是学生所应该了解和学习的。
3.3 生态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当代,无论何种类型的建筑,无不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把建筑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对待,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更新它。因此,本次设计,我们积极采用新型绿化方式,悬挂式绿化,庭院式绿化,节能材料等等。争取设计出一个生态和谐的现代化风格的校园。
4 建筑设计说明
4.1 总平面布局
4.1.1 建筑布局
在总平面布局中,运动区、生活区和幼儿园三个部分位于总平面的西侧,东侧布置教学区建筑群。教学区包括小学部教学楼、初中部小学楼以及综合楼,其中,小学部教学楼和初中部教学楼采用的是半院落式空间的处理手法,综合楼部分采用的是院落式围合空间的处理手法。综合楼在整个总平面布局中居于主体地位,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主入口位于黎城南路。小学部教学楼和初中部教学楼分别位于综合楼的南北侧,主入口分别设置在工三路和城南干道上。生活区由食堂、师生公寓等组成,位于整个总平面的西北侧,幼儿园和初中部在其周围,学生的住宿就餐路线较短,并且住宿区设有一定的师生交流的活动空间,体现人文精神。
4.1.2 交通组织
小学部、初中部、综合楼、幼儿园的主入口分别设置在工三路、城南干道、黎城南路以及船塘路,流线单一,互不交叉,其中综合楼部分的主入口作为整个项目的主要景观区。围绕建筑群设置一条外环车行道,车行道环绕于各个建筑单体之外,解决了交通问题及消防问题,并在主要教学楼区域设有停车位。
4.2 建筑设计
小学部教学楼主体为4层,层高均为3.9 米,每栋楼每层设置6间教室,共计48个普通教室和32个专用教室,并在每层布置有教师休息室,楼层两侧均设有疏散楼梯和男女厕所。初中部教学楼主体为3层,层高均为3.6米,每栋楼每层设置6间教室,共计24个普通教室和23个专用教室,廊道一侧设有多功能报告厅和阶梯教室,并在每层布置有教师休息室,楼层两侧均设有疏散楼梯和男女厕所。综合楼部分采用的是院落围合式布局,除合班教室和报告厅是1层,其余皆为4层,1层部分以2层、3层是图书馆,4层是教室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报告厅和合班教室层高5.2米,报告厅可容纳300名学生,合班教师可容纳150名学生。宿舍楼为4层,分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层高均为3.3米。食堂为2层,首层为师生餐厅,2层为学生浴室,层高均为3.9米。各建筑内的楼梯、出入口经设计计算,其疏散距离及宽度均满足防火要求。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为主,体育馆因内部空间需要,考虑采用大跨度结构。其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