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设计方案3(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 校园建筑设计应该是校园使用者自身生活需求的一种探索,校园的设计中必须关注建筑与人的情感、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关注建筑人文方面。基于这样的目的与期望,此次从校园的空间、环境、文化等方面论述了现代校园的人文构成要素,并提出现代校园人文化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从而使校园走向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这次九年制学校设计,领会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建筑的具体构成和特征,分析了校园建筑的交往空间、建筑形态、建筑群体的组合要点。掌握了校园建筑设计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方法,以为校园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开拓新的视野和提供借鉴。关键词 校园建筑,人文建筑,构成特征,以人为本目 录
1 引言 1
2 规划设计概括 1
2.1项目基地概括 1
2.2规划设计特色 1
2.3规划设计目标 1
3 用地功能分区 2
3.1功能布局概括 2
3.2规划功能分区 2
4 设计意向 3
4.1建筑群体设计 3
4.2平面单体设计 3
4.3立面造型设计 4
4.4绿化景观设计 4
4.5道路交通设计 5
5 设计说明 6
5.1建筑设计依据 6
5.2无障碍设计6
5.3消防设计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学校生活主要载体之一的校园建筑不但是文明的产物,也是文明生成和孕育的土壤,它的建成具有极强的文明辐射和示范作用。建筑不是孤立的, 在任何时代,建筑与人都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校园建筑设计应该是校园使用者自身生活需求的一种探索,校园的设计中必须关注建筑与人的情感、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关注建筑的人文方面。
2 规划设计概况
2.1 项目基地概况
本次规划地段位于金湖县,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因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定名:“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筑与人都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校园建筑设计应该是校园使用者自身生活需求的一种探索,校园的设计中必须关注建筑与人的情感、关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的需求和体验,关注建筑的人文方面。
2 规划设计概况
2.1 项目基地概况
本次规划地段位于金湖县,金湖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因境内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定名:“金湖”,象征资源丰富,日出斗金。金湖是美丽的苏北水乡,拥有水面420平方千米,滩涂44平方千米。境内水面广阔,河网密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稻谷飘香,荷荡连连,一派湖色水乡的自然风光。素有“荷花之乡”、“鱼米之乡”、“淮上明珠”等美誉。
金湖县城南新区九年制学校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北临城南干道,南临工三路,西临船塘路,东临黎城南路,基地规整方正。基地北侧为金融用地,西侧为行政办公和住宅,东侧和南侧均为住宅用地。
2.2 规划设计特色
2.2.1 理性精神与基地条件结合。
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建筑朝向,合理的校园规划使得校园形成了独特的肌理、空间特征以及沿街立面。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2.2.2 公共活动空间与空间景观的互动。
本次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校园环境是学生第二课堂的理念。在整个规划中,充分注意了供交往与活动开放空间设计,形成了完整的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系统。
2.2.3 “轴——核——群” 与“廊——庭——院”。
合理、有序、丰富的活动有赖于合理的活动系统规划。本次规划中,依据学校活动要求设计了轴(生活轴、教学轴、集会轴)——核(生活核、教学核、集会核)——群(各建筑组群)的活动系统,并使其与通廊、庭院、院落等各空间结合互动,使 空间景观与人的活动互为依托、相互激发,达成“空间的人化,人话的空间”。
2.2.4中西空间理念结合。
在使用了圆形广场,轴线组织等西方建筑手法的同时,本次规划结合了中国美学观念。在教学区中使用中国传统院落布置,组织了多个环境宜人的庭院空间,共同形成了有机的、多样的校园空间。
2.3 规划设计目标
建筑创作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创作,是因为它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建筑创作表现在思维上,是它具有较强的程序性特性,规划设计的这种程序性则更加明显。校园规划设计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也比较复杂,因此在设计初始阶段必须明确设计任务和所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符合九年制学校的教育管理特征,并在校园建筑设计和景观文化性格中极具鲜明特色的杭外新校园。
我们的追求是:打造一座有创新精神的学校,一座具有生态印迹,体现人文关怀的学校,一座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学校,一座具有生态、低碳、环保理念的学校,一座体现场所感的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学校。
3用地功能布局
3.1功能布局概况
根据研究,在九年制校园中,车行交通居于次要地位,因此,重要的是组织好校国内各种人流,并使机动车对各建筑组团有良好的可达性。因此我采用了外环式机动车道,避免机动车不必要的穿行。
根据对基地区位分析、规划要点与城市交通法规。我讲主入口设于基地南侧,并在北侧靠近生活用房区设后勤入口,西侧靠近幼儿园出设专供使用入口以及东侧设置初中部出入口,避免不同人流干扰,合理组织交通。
主入口采用中轴线方式规划步行广场,结合地形布置文化交流广场,既增强了校园的秩序感,又丰富校园的文化环境。
3.2 规划功能分区
校园用地总体上分为入口广场区、教学区、行政办公区、体育活动区、生活服务区等五部分。
3.2.1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区位于学校大门入口中轴线上,由景观石标校训、标志性雕塑、树阵、花坛及草坪为主,主要展现学校人文风貌和校园形象,同时为师生提供交流学习场所,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3.2.2教学区。
分为小学部、初中部与幼儿园部。小学部与初中部教学楼采用庭院围合而成,形成怀抱的空间,配合小区域景观塑造,形成丰富的校园景观,并与学校主入口广场相呼应,打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幼儿园相对独立,且靠近综合办公楼,既避免干扰,又便于管理。采用植树环绕幼儿园用地边界,绿色化的环境上更利于幼儿成长。
3.2.3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位于学校主入口中轴线上,位于各个教学分区的中心,便于师生管理与联系。在外立面上注重展现学校的建筑风貌,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展现行政楼的严肃庄重。
3.2.4体育活动区。
学校的风雨操场位于田径运动场一侧,靠近初中部入口。与入口景观形成中心景观,结合体艺馆正立面造型,与入口广场中心景观相呼应,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展现人文化的校园形象。
风雨操场的西侧是两个室外篮球场,一个网球场。东侧是两个排球场与八个乒乓球桌。既方便学生平时休憩活动,同时与教学楼保持适宜的距离,方便学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