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方案二(附件)
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文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公共建筑的类型之一,也是广大青少年文娱活动的场所,是联系着学校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枢纽。该建筑传达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之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是一种娱乐建筑,在公共场所中担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丰富娱乐和满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需要。本建筑方案设计的设计准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考虑城市现有的环境设计背景,给人一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在总体设计上注重环境设计,各个单体空间做到相互联系,衍生,设计的原则是灵活性,特殊性,将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关键词: 公共建筑,以人为本,社会价值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3
5.2.1 报告厅 3
5.2.2 活动室 3
5.2.3 餐饮空间与辅助办公4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公共建筑的类型之一,也是广大青少年文娱活动的场所,是联系着学校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枢纽。该建筑传达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之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公共场所中担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落实到每位青少年心中。
随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讯正在重塑世界。由于网络的巨大作用,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交往带来了负面效应——人情冷漠,远离自然的现代城市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成长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之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公共场所中担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落实到每位青少年心中。
随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讯正在重塑世界。由于网络的巨大作用,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交往带来了负面效应——人情冷漠,远离自然的现代城市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成长需求,充分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各种贴心及时的服务,真正为青少年的成长及成才推波助澜,排忧解难,无疑可以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同时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落实。
2 项目概况
本设计为淮安市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项目用地位于淮安市清河区漕运西路以北,总用地面积约1.4公顷。用地南临里运河;北有青少年宫,西侧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用地周围学校众多,拟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为该市提供功能齐全、设施优良、环境舒适的现代化青少年活动基地。
项目用地呈不规则矩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设计以园林式低密度建筑为主,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不仅要体现建筑的现代化,还要突出本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各方面的功能要满足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让他们有个舒适,舒心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要考虑服务城市居民,以人为本,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基地内建筑风格统一,建筑层高基本在3.6m左右,因为建筑密度低,层高过低的话不利于景观和功能的布局,所以报告厅的层高适当做高,做出气势。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GB50016-2006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
《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01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19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
《可行研究报告》及批复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国家、地方颁布的文化建设相关文件、建设指导性意见
4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和工程质量。
充分合理的利用场地进行功能和流线的布局,相对独立的布置基地内的不同功能建筑,即主要活动空间,餐饮部分,辅助用房,并且基地内主要建筑突出主要活动空间,整体风格统一,塑造活动空间的主体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特色和标志性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基地内部整体的建筑景观环境。
重视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活动中心总平面布局中主体建筑南北朝向,而且适时的布置一个大型的水中庭景观,一个小内庭和一个百草园,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的大面宽小进深来增进自然通风和扩大采光面,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感。
合理的布置基地内部建筑的各项功能和内部流线。
通过基地中央的中心大景观带动基地四周的环境,基地内部各建筑由中心大景观为主向四周发散,形成整体、统一的基地景观,充分表达建筑与环境共融的景观环境形象。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地块呈不规则方形,根据规划部门的设计条件及满足建筑日照的要求,还有结合任务书要求,将基地内部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心地块与基地四角四个地块,初步设想是中心地块作为景观节点,景观由中心大景观向四周呈发散状,基地四角的地块分别作为报告厅地块、普通教室地块、活动地块(与餐饮地块结合)和辅助功能地块,由中心地块带动四周地块,加以联系的道路形成总平面的初步布置。然后考虑到报告厅的开放性,将报告厅放置在基地内靠近北面地块,结合主、次入口的布置,以及整个沿道路的建筑景观,将主要活动空间放在临近主入口布置,将餐饮部分结合运动场地布置在基地南北方向。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任务书和地形,将主入口放置临近城市主干道以及面对里运河,次入口放置在基地北侧的次干道上,基地内部结合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环形路,将基地内各栋建筑保证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基地内部道路为5米宽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同时将在基地南边有一块开阔的空地上设置60位的停车场,能有效缓解基地内部停车压力。
5.2 建筑单体设计
5.2.1 报告厅
报告厅是本项目地块中重要的一个单体建筑,相当于本地块项目的北边,与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青少年宫遥遥呼应,外形选用方正的体块,体现其庄严、严谨之感,加之外立面采用大理石贴面,更加体现其庄重的质感,但为了不对周围建筑产生压迫感,采用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加上虚实结合的立面效果,创造出丰盈的效果,其中内部设置无障碍,同时配置一个无障碍电梯。
5.2.2 活动室
活动室位于基地朝向较好的南面和东面,同时带有景观平台,可以看到基地内部的大部分景观,内部功
1 引言 1
2 项目概况 1
3 设计依据 1
4 设计原则 2
5 建筑设计说明 2
5.1 总平面布局 2
5.1.1 建筑布局 3
5.1.2 出入口与交通组织 3
5.2 建筑单体设计 3
5.2.1 报告厅 3
5.2.2 活动室 3
5.2.3 餐饮空间与辅助办公4
5.3 消防设计 4
5.4 节能设计 4
5.5 景观设计 4
5.6 结构设计 4
结论 5
致谢 6
参考文献7
1 引言
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公共建筑的类型之一,也是广大青少年文娱活动的场所,是联系着学校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枢纽。该建筑传达着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之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公共场所中担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落实到每位青少年心中。
随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讯正在重塑世界。由于网络的巨大作用,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交往带来了负面效应——人情冷漠,远离自然的现代城市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成长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之一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公共场所中担当教育和培养青少年的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落实到每位青少年心中。
随着后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讯正在重塑世界。由于网络的巨大作用,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交往带来了负面效应——人情冷漠,远离自然的现代城市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长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成长需求,充分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平台,为青少年提供各种贴心及时的服务,真正为青少年的成长及成才推波助澜,排忧解难,无疑可以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同时将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落实。
2 项目概况
本设计为淮安市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项目用地位于淮安市清河区漕运西路以北,总用地面积约1.4公顷。用地南临里运河;北有青少年宫,西侧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用地周围学校众多,拟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为该市提供功能齐全、设施优良、环境舒适的现代化青少年活动基地。
项目用地呈不规则矩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设计以园林式低密度建筑为主,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不仅要体现建筑的现代化,还要突出本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各方面的功能要满足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让他们有个舒适,舒心的活动环境,同时也要考虑服务城市居民,以人为本,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基地内建筑风格统一,建筑层高基本在3.6m左右,因为建筑密度低,层高过低的话不利于景观和功能的布局,所以报告厅的层高适当做高,做出气势。
3 设计依据
a、毕业设计任务书。
b、《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江苏省建设厅
c、《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GB50016-2006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1987
《中小学设计规范》GB50099-2001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19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项目建议书》及批复
《可行研究报告》及批复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国家、地方颁布的文化建设相关文件、建设指导性意见
4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和工程质量。
充分合理的利用场地进行功能和流线的布局,相对独立的布置基地内的不同功能建筑,即主要活动空间,餐饮部分,辅助用房,并且基地内主要建筑突出主要活动空间,整体风格统一,塑造活动空间的主体形象,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特色和标志性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基地内部整体的建筑景观环境。
重视当地的气候条件,在活动中心总平面布局中主体建筑南北朝向,而且适时的布置一个大型的水中庭景观,一个小内庭和一个百草园,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的大面宽小进深来增进自然通风和扩大采光面,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感。
合理的布置基地内部建筑的各项功能和内部流线。
通过基地中央的中心大景观带动基地四周的环境,基地内部各建筑由中心大景观为主向四周发散,形成整体、统一的基地景观,充分表达建筑与环境共融的景观环境形象。
5 建筑设计说明
5.1 总平面布局
5.1.1 建筑布局
本地块呈不规则方形,根据规划部门的设计条件及满足建筑日照的要求,还有结合任务书要求,将基地内部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心地块与基地四角四个地块,初步设想是中心地块作为景观节点,景观由中心大景观向四周呈发散状,基地四角的地块分别作为报告厅地块、普通教室地块、活动地块(与餐饮地块结合)和辅助功能地块,由中心地块带动四周地块,加以联系的道路形成总平面的初步布置。然后考虑到报告厅的开放性,将报告厅放置在基地内靠近北面地块,结合主、次入口的布置,以及整个沿道路的建筑景观,将主要活动空间放在临近主入口布置,将餐饮部分结合运动场地布置在基地南北方向。
5.1.2 出入口和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任务书和地形,将主入口放置临近城市主干道以及面对里运河,次入口放置在基地北侧的次干道上,基地内部结合建筑防火规范,设置环形路,将基地内各栋建筑保证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基地内部道路为5米宽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同时将在基地南边有一块开阔的空地上设置60位的停车场,能有效缓解基地内部停车压力。
5.2 建筑单体设计
5.2.1 报告厅
报告厅是本项目地块中重要的一个单体建筑,相当于本地块项目的北边,与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和青少年宫遥遥呼应,外形选用方正的体块,体现其庄严、严谨之感,加之外立面采用大理石贴面,更加体现其庄重的质感,但为了不对周围建筑产生压迫感,采用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加上虚实结合的立面效果,创造出丰盈的效果,其中内部设置无障碍,同时配置一个无障碍电梯。
5.2.2 活动室
活动室位于基地朝向较好的南面和东面,同时带有景观平台,可以看到基地内部的大部分景观,内部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jzx/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