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市高峰期汽车拥堵措施研究
缓解常熟市高峰期汽车拥堵措施研究[20191208102643]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居民出行频率与日俱增,原有的道路交通设施早已满足不了当前车辆对道路的需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诱发交通事故,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和能耗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常熟市早、晚高峰时段,主要交通要道平均驾驶速度缓慢,通行率不高,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期间的交通情况更加糟糕,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就国内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概述,分析了国内的交通现状,接着对常熟市的交通状况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其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然后根据常熟市的交通实际,在借鉴国内外城市成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经验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提出了缓解常熟市拥堵问题的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城市缓解交通拥堵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目的及意义 2
1.3、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 3
1.3.1 交通拥堵定义 3
1.3.2 道路情况分类 3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
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
2. 国内交通拥堵问题 5
2.1、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5
2.1.1 公共交通不发达 5
2.1.2 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合理 5
2.1.3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5
2.1.4 驾驶者守法意识较差 6
2.1.5 道路结构失衡 6
2.1.6 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 6
2.1.7 交通污染加重 6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7
2.2.1 国外研究现状 7
2.2.2 国内研究现状 7
2.3 国内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实例 8
2.3.1 大连市 8
2.3.2 珠海市 8
2.3.3 长沙市 8
3. 常熟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0
3.1 常熟市发展概况 10
3.2 常熟市交通现状 10
3.3 拥堵带来的影响分析 12
3.4 常熟市的拥堵原因分析 12
3.4.1 城市化进程加快 13
3.4.2 城市路网问题 13
3.4.3 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 13
3.4.4 出行结构不合理 14
3.4.5 道路参与者的问题 16
3.4.6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17
3.4.7 停车问题突出 17
4. 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措施 18
4.1 优化城市道路 18
4.1.1 完善城区路网 18
4.1.2道路交通组织方面的改善 21
4.2 功能区外移 22
4.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2
4.4 道路交通参与者方面 23
4.4.1 实行错峰上下班 23
4.5 智能交通系统 24
4.6 停车规划 25
5. 结论与展望 26
5.1 结论 26
5.2 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市区面积不断扩大,新建道路越来越多,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居民的出行频率不断的攀升,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也在明显的上升。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城市病”之一,由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交通事故增加、运营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设计出新的交通方案,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常熟市道路负载日趋加重,行车混乱、道路拥堵等现象日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明显,由其所引起的交通延误、燃料费用增加、城市环境恶化、时间损耗、车速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出行效率。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道路面积与城市建城区面积的比例受到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另一方面,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也已成必然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全市私家车保有量还会保持30%以上的增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更为追求出行的舒适性和快捷性,这将促使私家车拥有量进一步提升,道路负载也会相应的增加,这将导致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的恶化。
图1-1 2004-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统计图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间,道路交通状况都经历了从畅行到拥堵,再从拥堵到缓解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一个城市完全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就目前趋势来说,城市化进程将会持续高速发展,道路交通状况也将进一步恶化,这将会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虽然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实施了多年,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现如今人们已经形成使用私家车出行的习惯,而且私家车出行的比例还会增多,这必然会影响城市的交通结构。私家车出行方式占用了更多的道路资源,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城市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要转变居民的出行习惯,调整交通结构,实施公共交通出行的策略还需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旧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2、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势头,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出行的舒适性和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购买私家车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城市的道路建设速度还远跟不上机动化速度的发展,道路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愈发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全世界每年因车辆事故、交通阻塞导致的经济损失都是十分庞大的。
据统计,2003年我国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多亿元人民币,足以占到当年全国GDP的2%,从数据可以看出交通拥堵带给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很巨大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还只是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也是机动化水平快速增长的一个时期,有效地引导城市居民交通方式和出行结构,合理地应对交通拥堵,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我国城市一直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可交通拥堵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只是单纯地增加交通设施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收益甚微,缓解交通拥堵要从多方面一同下手,不能仅仅提高硬件设施的水平就算了,同时还要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
常熟市处于绝佳的地理位置,人员流动量较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中心,在江苏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日趋频繁,城市交通的畅通程度、通达性以及便捷性如何,对常熟市服装贸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有效地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常熟市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改善常熟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效率,促进常熟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为日后常熟市的市区道路规划指明方向,有利于发挥道路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让城市经济健康向上发展,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也能为国内其他中小城市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3、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
1.3.1 交通拥堵定义
交通拥堵指的是在某时间段内道路系统中局部产生的车辆延误和排队等现象。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交通拥堵的统一定义。美国把车速低于22km/h的不稳定车流称之为拥堵车流;日本将道路拥堵长度在lkm以上或拥挤时间在10min以上的称为交通拥堵;在我国,公安部对拥堵路口给出定义:车辆在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的车道上受阻并且排队长度在250m以上,或车辆在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的定义为拥挤路口。
1.3.2 道路情况分类
我国公安部以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标准,把道路的拥堵情况界定如下:
(1)畅通,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在30km/h以上;
(2)轻度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高于20km/h但又低于30km/h;
(3)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高于10km/h但又低于20km/h;
(4)严重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在10km/h以下。
以此为标准,只需要计算出各路段机动车的平均行程速度,就可以界定出各路段的交通状况。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
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内的交通出现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国内几个城市缓堵措施的简介;
第三部分,具体阐述了常熟市的交通拥堵现状,交通拥堵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其原因的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常熟市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几个措施;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本次研究做出展望。
本论文拟采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加以对比分析,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探寻它们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就常熟市的交通情况与其他各市进行比较,分析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汲取它们当中适合常熟市的成功经验以解决自身问题。
(2)系统分析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并把该系统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历史,社会等要素糅合在一起的集中体现,因此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得用得上系统分析法。
(3)定性分析法就是针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对所拥有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和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也各种各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认清到底哪些才是导致交通拥堵的真正原因,所以就需要我们应用定性分析法。
本论文就是在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发的基础上,对常熟市的交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国内外各市的成功经验,寻找出适合常熟市的缓堵措施。
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调查研究常熟市交通拥堵的路段,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借助各市的成功缓堵经验,提出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
虽说已有很多人做过关于城市交通缓堵措施的研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但要完成本文还是有很多难点,例如对造成常熟市交通拥堵原因的具体分析,就要考虑到常熟市的历史,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而且常熟是个中小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不同,就需要深入地研究常熟这个地方的特有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常熟市的拥堵;此外,套用其他市成功缓解交通拥堵的经验也是一个难点,毕竟常熟有自己的特色,其他市的缓堵措施也不见得就适合,所以本文就利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来分析,使得提出的措施尽量科学,靠谱。
2. 国内交通拥堵问题
2.1、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带给人们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许多大城市,汽车出行已经不能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与舒适,而是“出行难、乘车难、停车难”的困扰。特别是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超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公共交通不发达
目前, 我国许多城市对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公交网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公交车数辆少且服务水平不高,公交车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安全隐患多,使得公交吸引力不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足:①线网布局不甚合理;②公交车数辆的增速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③可供居民出行的方式太少;④线路站点不够科学,换乘不协调;⑤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
2.1.2 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合理
我国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城市道路的前期规划方面,盲目地扩建新城区,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做法,不注意结合当地的资源、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交通容量在分配布局上的不合理。城市道路虽然有了较快建设,但是道路建设的力度尚不能满足当前车辆增长的需要。在城市交通建设的选择上,城市轨道交通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2.1.3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转,一方面要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充足的道路资源,另一方面也要靠城市交通的规范管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交管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装备落后、执法水平低等。当前,部分城市交管部门规章互相矛盾和抵触,加大了管理者的执行难度,不仅影响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而且引发了城乡交通运输管理的混乱,既损害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又有损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同时,我国城市缺乏先进的交通设施和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2.1.4 驾驶者守法意识较差
城市交通是一个关系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即使交通设施齐全,在公路上仍会经常出现堵车情况,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法规意识弱、处理突发情况能力差,又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配合交管部门的指挥等情况造成的。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已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道路交管工作愈发重视,但人们的法制意识和观念不强,在教育和宣传上没有相应配套的有效措施,造成了人们守法意识较差的现状,给道路交通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1.5 道路结构失衡
(1)交通辅助设施不完备
城市交通的辅助设施主要是指公共汽车停车场、公交与地铁的枢纽场站、完善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标志等。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基础道路建设却忽视了城市交通枢纽站等辅助设施的建设,交通枢纽周转能力差、布局不合理,各种交通工具间无法形成有序运转的路网,大大降低了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道路设计不够合理,安全设施不配套;②道路分级功能不明确,尚未形成高效协调的城市交通系统;③道路建设的速度相对较慢;④交通基础设施起点低。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居民出行频率与日俱增,原有的道路交通设施早已满足不了当前车辆对道路的需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诱发交通事故,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和能耗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常熟市早、晚高峰时段,主要交通要道平均驾驶速度缓慢,通行率不高,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期间的交通情况更加糟糕,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就国内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概述,分析了国内的交通现状,接着对常熟市的交通状况进行论述,详细阐述了其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然后根据常熟市的交通实际,在借鉴国内外城市成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经验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提出了缓解常熟市拥堵问题的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城市缓解交通拥堵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目的及意义 2
1.3、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 3
1.3.1 交通拥堵定义 3
1.3.2 道路情况分类 3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3
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
2. 国内交通拥堵问题 5
2.1、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5
2.1.1 公共交通不发达 5
2.1.2 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合理 5
2.1.3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5
2.1.4 驾驶者守法意识较差 6
2.1.5 道路结构失衡 6
2.1.6 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 6
2.1.7 交通污染加重 6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7
2.2.1 国外研究现状 7
2.2.2 国内研究现状 7
2.3 国内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实例 8
2.3.1 大连市 8
2.3.2 珠海市 8
2.3.3 长沙市 8
3. 常熟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0
3.1 常熟市发展概况 10
3.2 常熟市交通现状 10
3.3 拥堵带来的影响分析 12
3.4 常熟市的拥堵原因分析 12
3.4.1 城市化进程加快 13
3.4.2 城市路网问题 13
3.4.3 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 13
3.4.4 出行结构不合理 14
3.4.5 道路参与者的问题 16
3.4.6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17
3.4.7 停车问题突出 17
4. 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措施 18
4.1 优化城市道路 18
4.1.1 完善城区路网 18
4.1.2道路交通组织方面的改善 21
4.2 功能区外移 22
4.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2
4.4 道路交通参与者方面 23
4.4.1 实行错峰上下班 23
4.5 智能交通系统 24
4.6 停车规划 25
5. 结论与展望 26
5.1 结论 26
5.2 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市区面积不断扩大,新建道路越来越多,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居民的出行频率不断的攀升,城市交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也在明显的上升。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经成为令人头痛的“城市病”之一,由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交通事故增加、运营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设计出新的交通方案,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常熟市道路负载日趋加重,行车混乱、道路拥堵等现象日益严重,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明显,由其所引起的交通延误、燃料费用增加、城市环境恶化、时间损耗、车速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健康和出行效率。城市交通需求和供给的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道路面积与城市建城区面积的比例受到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另一方面,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也已成必然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全市私家车保有量还会保持30%以上的增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更为追求出行的舒适性和快捷性,这将促使私家车拥有量进一步提升,道路负载也会相应的增加,这将导致交通拥堵状况进一步的恶化。
图1-1 2004-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统计图
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期间,道路交通状况都经历了从畅行到拥堵,再从拥堵到缓解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哪一个城市完全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就目前趋势来说,城市化进程将会持续高速发展,道路交通状况也将进一步恶化,这将会给城市的规划建设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虽然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实施了多年,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现如今人们已经形成使用私家车出行的习惯,而且私家车出行的比例还会增多,这必然会影响城市的交通结构。私家车出行方式占用了更多的道路资源,汽车保有量也在大幅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城市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要转变居民的出行习惯,调整交通结构,实施公共交通出行的策略还需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旧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2、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势头,国民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出行的舒适性和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购买私家车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城市的道路建设速度还远跟不上机动化速度的发展,道路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愈发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全世界每年因车辆事故、交通阻塞导致的经济损失都是十分庞大的。
据统计,2003年我国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500多亿元人民币,足以占到当年全国GDP的2%,从数据可以看出交通拥堵带给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很巨大的。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还只是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也是机动化水平快速增长的一个时期,有效地引导城市居民交通方式和出行结构,合理地应对交通拥堵,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我国城市一直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可交通拥堵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只是单纯地增加交通设施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收益甚微,缓解交通拥堵要从多方面一同下手,不能仅仅提高硬件设施的水平就算了,同时还要加强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
常熟市处于绝佳的地理位置,人员流动量较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中心,在江苏的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日趋频繁,城市交通的畅通程度、通达性以及便捷性如何,对常熟市服装贸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有效地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常熟市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提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改善常熟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效率,促进常熟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可以为日后常熟市的市区道路规划指明方向,有利于发挥道路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让城市经济健康向上发展,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也能为国内其他中小城市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3、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
1.3.1 交通拥堵定义
交通拥堵指的是在某时间段内道路系统中局部产生的车辆延误和排队等现象。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交通拥堵的统一定义。美国把车速低于22km/h的不稳定车流称之为拥堵车流;日本将道路拥堵长度在lkm以上或拥挤时间在10min以上的称为交通拥堵;在我国,公安部对拥堵路口给出定义:车辆在无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的车道上受阻并且排队长度在250m以上,或车辆在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显示时间内仍未通过路口的定义为拥挤路口。
1.3.2 道路情况分类
我国公安部以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为标准,把道路的拥堵情况界定如下:
(1)畅通,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在30km/h以上;
(2)轻度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高于20km/h但又低于30km/h;
(3)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高于10km/h但又低于20km/h;
(4)严重拥堵,城市主干道上机动车平均行程速度在10km/h以下。
以此为标准,只需要计算出各路段机动车的平均行程速度,就可以界定出各路段的交通状况。
1.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交通拥堵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
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内的交通出现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国内几个城市缓堵措施的简介;
第三部分,具体阐述了常熟市的交通拥堵现状,交通拥堵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其原因的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常熟市的实际情况,具体阐述了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几个措施;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总结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本次研究做出展望。
本论文拟采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加以对比分析,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探寻它们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就常熟市的交通情况与其他各市进行比较,分析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汲取它们当中适合常熟市的成功经验以解决自身问题。
(2)系统分析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并把该系统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历史,社会等要素糅合在一起的集中体现,因此要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得用得上系统分析法。
(3)定性分析法就是针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对所拥有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粗取精,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和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也各种各样,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认清到底哪些才是导致交通拥堵的真正原因,所以就需要我们应用定性分析法。
本论文就是在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发的基础上,对常熟市的交通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借鉴国内外各市的成功经验,寻找出适合常熟市的缓堵措施。
1.5、研究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调查研究常熟市交通拥堵的路段,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以及借助各市的成功缓堵经验,提出缓解常熟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措施。
虽说已有很多人做过关于城市交通缓堵措施的研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但要完成本文还是有很多难点,例如对造成常熟市交通拥堵原因的具体分析,就要考虑到常熟市的历史,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而且常熟是个中小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不同,就需要深入地研究常熟这个地方的特有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常熟市的拥堵;此外,套用其他市成功缓解交通拥堵的经验也是一个难点,毕竟常熟有自己的特色,其他市的缓堵措施也不见得就适合,所以本文就利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来分析,使得提出的措施尽量科学,靠谱。
2. 国内交通拥堵问题
2.1、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现状
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带给人们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交通拥堵问题。在许多大城市,汽车出行已经不能给人们带来快捷、方便与舒适,而是“出行难、乘车难、停车难”的困扰。特别是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超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公共交通不发达
目前, 我国许多城市对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视力度不够,公交网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公交车数辆少且服务水平不高,公交车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安全隐患多,使得公交吸引力不够。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足:①线网布局不甚合理;②公交车数辆的增速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③可供居民出行的方式太少;④线路站点不够科学,换乘不协调;⑤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
2.1.2 城市交通发展规划不合理
我国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城市道路的前期规划方面,盲目地扩建新城区,照搬照抄其他城市的做法,不注意结合当地的资源、人口、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交通容量在分配布局上的不合理。城市道路虽然有了较快建设,但是道路建设的力度尚不能满足当前车辆增长的需要。在城市交通建设的选择上,城市轨道交通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2.1.3 城市交通管理落后
城市交通的有序运转,一方面要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充足的道路资源,另一方面也要靠城市交通的规范管理。
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交管法律法规不完善、技术装备落后、执法水平低等。当前,部分城市交管部门规章互相矛盾和抵触,加大了管理者的执行难度,不仅影响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而且引发了城乡交通运输管理的混乱,既损害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又有损政府的威信和形象。同时,我国城市缺乏先进的交通设施和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2.1.4 驾驶者守法意识较差
城市交通是一个关系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体,即使交通设施齐全,在公路上仍会经常出现堵车情况,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机动车驾驶者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法规意识弱、处理突发情况能力差,又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配合交管部门的指挥等情况造成的。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已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对道路交管工作愈发重视,但人们的法制意识和观念不强,在教育和宣传上没有相应配套的有效措施,造成了人们守法意识较差的现状,给道路交通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1.5 道路结构失衡
(1)交通辅助设施不完备
城市交通的辅助设施主要是指公共汽车停车场、公交与地铁的枢纽场站、完善的交通信号灯、交通指示标志等。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注重基础道路建设却忽视了城市交通枢纽站等辅助设施的建设,交通枢纽周转能力差、布局不合理,各种交通工具间无法形成有序运转的路网,大大降低了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我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道路设计不够合理,安全设施不配套;②道路分级功能不明确,尚未形成高效协调的城市交通系统;③道路建设的速度相对较慢;④交通基础设施起点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