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技术与取证方法研究
在车辆发生事故的时候,交管部门可以通过对车辆速度的鉴定来判断司机当时对车辆的操作情况。同时,对于事故车速的计算,因为目前计算试验式的多元化,所以计算式对事故信息的需要也不相同。所以,整理与研究车速鉴定技术与取证方法,对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归纳出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实际应用方法,并对装有ABS的车辆车速鉴定与多途径鉴定车速作出总结。最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讲述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车速鉴定 取证方法 碰撞 事故分析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2 常见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与研究 3
2.1 使用现场痕迹分析计算车速 3
2.2 车辆行驶工况法计算车速 3
2.3 使用车辆变形计算车速 4
2.4 根据车辆运动学特性计算车速 4
2.5 常见车速鉴定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6
2.6 装备ABS车辆的车速计算方法研究 6
3 车速鉴定取证方法 7
3.1 基于监控视频的车速鉴定 7
3.2 基于现场物证的车速鉴定 9
3.3 基于电子数据的车速鉴定 10
4 车速鉴定的综合应用探讨 11
4.1 事故案例的新特点 11
4.2 综合应用问题的探讨 11
5 案例分析 12
5.1 人车碰撞 12
5.2 机动车互碰 13
5.3 单方事故 15
结 论 17
参 考 文 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开始的1600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亿多辆[1]。专家在研究过相关数据后预计在2023年中国的私家车将上升到2.2 亿。然而,道路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而成为了一个让人们无法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一项非常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开始的1600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亿多辆[1]。专家在研究过相关数据后预计在2023年中国的私家车将上升到2.2 亿。然而,道路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而成为了一个让人们无法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更好的处理道路交通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肇事车辆开车的速度。所以,在交通事故案子增多的现在,交管部门的责任也在加大。如何才能科学性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交通责任,这是对有关部门的重大考验。所以,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速度鉴定的方法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对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协助车速鉴定人员更快更好地完成对事故车辆车速的鉴定工作。②可以提高有关部门办案的权威性,以前因为缺少较为系统的车速鉴定学习,使得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存在人为失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交通道路事故的重视比较晚,与之相关的事故车速鉴定的工作也进展慢于西方国家。目前来说,我国对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工作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车试验方面。1970年,长春汽车研究所开始了盘式制动器和电子防抱死制动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东风集团旗下有关机构建成了汽车碰撞试验设施;近年来,吉林大学等其他院校对车轮碰撞模拟也展开了研究并分析开发出相关模拟软件[1]。
在物证痕迹方面。公安依据的相关标准文献中的理论公式,如肇事车辆留在路面的相关痕迹分析得出瞬时速度、根据抛距模型分析得出肇事车辆行驶速度大小。
在影音资料鉴定方面。在各交通路段的监控摄像为车速鉴定提供了条件。如2009年,冯浩发表了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完成对车速的鉴定;张琳等人提到动态图像的车速鉴定;2014年2月,有关利用视频影音图像作为鉴定车速的技术文献已经获得国家的审批[1]。
在电子数据方面。如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GPS 数据、EDR 数据、车辆诊断模块等都开始在车速鉴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证据技术的复杂性,数据的提取有的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目前还未得到统一[1]。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在制动痕迹方面。Cooper[2]首先提出应用肇事车辆留下的制动痕迹的分析计算出车辆速度大小的方法。在传统的计算方法里,车辆直接通过紧急制动而停止的,这时候在地面留下的胎痕S,再公式计算车速值;如果车辆是通过碰撞或其他情况停止的,则必须由现场车辆的相对位置和其它相关信息,先利用公式,再计算行驶速度。
(2)在计算机事故再现分析软件方面。20世纪70年代,交通事故计算机分析软件系统 PC-CRASH 由奥地利的 Hermann Steffan 开发成功[2];与此同时,NHTSA资助的用于典型道路事故分析计算的大型软件SMAC和CRASH也顺利推出应用;在欧洲,EES-ARM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事故再现分析。
(3)在汽车碰撞试验方面。早期的美国以计算机模拟各种条件下的车辆碰撞试验,如以美国CRASH3为代表的C/M变形量测量法,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动量/冲量计算法[2]。
(4)在电子数据方面。欧美很早就开始了对电子数据的投资研发。其中涉及机构有政府、高校以及汽车生产商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对《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中所收录的计算方法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公式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这些计算方法实际应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针对车速鉴定取证方法的多样性,分别对基于监控视频、现场取证、电子数据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阐述,介绍其应用的科学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留下的证据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利用多源信息,讨论了基于多钟途径的车速鉴定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
通过相关案例,介绍了如何将本文的一些研究成果实际运用到生活中。
2 常见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与研究
2.1 使用现场痕迹分析计算车速
基于收集事发路段有关事故的材料来判断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情况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因为事故现场关于车辆的印迹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前后轮都刹车的时候,汽车留在路面上的刹车痕迹,一种是在只有前轮刹车的时候,轮胎留下的轮胎印记;最后一种则为只有后轮发挥刹车作用的时候,轮胎留下的刹车痕迹[3]。
2.1.1 按照制动拖印分析计算车速
一般来说没有配有制动抱死系统的车辆在刹车的时候,如果对车辆突然进行急剧刹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性质会发生改变,轮胎在地面上开始拖滑,增加了车辆的刹车距离。这个时候,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2 常见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与研究 3
2.1 使用现场痕迹分析计算车速 3
2.2 车辆行驶工况法计算车速 3
2.3 使用车辆变形计算车速 4
2.4 根据车辆运动学特性计算车速 4
2.5 常见车速鉴定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6
2.6 装备ABS车辆的车速计算方法研究 6
3 车速鉴定取证方法 7
3.1 基于监控视频的车速鉴定 7
3.2 基于现场物证的车速鉴定 9
3.3 基于电子数据的车速鉴定 10
4 车速鉴定的综合应用探讨 11
4.1 事故案例的新特点 11
4.2 综合应用问题的探讨 11
5 案例分析 12
5.1 人车碰撞 12
5.2 机动车互碰 13
5.3 单方事故 15
结 论 17
参 考 文 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开始的1600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亿多辆[1]。专家在研究过相关数据后预计在2023年中国的私家车将上升到2.2 亿。然而,道路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而成为了一个让人们无法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一项非常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从开始的1600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亿多辆[1]。专家在研究过相关数据后预计在2023年中国的私家车将上升到2.2 亿。然而,道路安全问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多而成为了一个让人们无法忽视的问题。所以,对于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更好的处理道路交通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肇事车辆开车的速度。所以,在交通事故案子增多的现在,交管部门的责任也在加大。如何才能科学性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交通责任,这是对有关部门的重大考验。所以,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速度鉴定的方法可以帮助鉴定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
对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协助车速鉴定人员更快更好地完成对事故车辆车速的鉴定工作。②可以提高有关部门办案的权威性,以前因为缺少较为系统的车速鉴定学习,使得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存在人为失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对交通道路事故的重视比较晚,与之相关的事故车速鉴定的工作也进展慢于西方国家。目前来说,我国对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工作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车试验方面。1970年,长春汽车研究所开始了盘式制动器和电子防抱死制动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东风集团旗下有关机构建成了汽车碰撞试验设施;近年来,吉林大学等其他院校对车轮碰撞模拟也展开了研究并分析开发出相关模拟软件[1]。
在物证痕迹方面。公安依据的相关标准文献中的理论公式,如肇事车辆留在路面的相关痕迹分析得出瞬时速度、根据抛距模型分析得出肇事车辆行驶速度大小。
在影音资料鉴定方面。在各交通路段的监控摄像为车速鉴定提供了条件。如2009年,冯浩发表了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完成对车速的鉴定;张琳等人提到动态图像的车速鉴定;2014年2月,有关利用视频影音图像作为鉴定车速的技术文献已经获得国家的审批[1]。
在电子数据方面。如汽车行驶记录仪数据、GPS 数据、EDR 数据、车辆诊断模块等都开始在车速鉴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证据技术的复杂性,数据的提取有的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目前还未得到统一[1]。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在制动痕迹方面。Cooper[2]首先提出应用肇事车辆留下的制动痕迹的分析计算出车辆速度大小的方法。在传统的计算方法里,车辆直接通过紧急制动而停止的,这时候在地面留下的胎痕S,再公式计算车速值;如果车辆是通过碰撞或其他情况停止的,则必须由现场车辆的相对位置和其它相关信息,先利用公式,再计算行驶速度。
(2)在计算机事故再现分析软件方面。20世纪70年代,交通事故计算机分析软件系统 PC-CRASH 由奥地利的 Hermann Steffan 开发成功[2];与此同时,NHTSA资助的用于典型道路事故分析计算的大型软件SMAC和CRASH也顺利推出应用;在欧洲,EES-ARM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事故再现分析。
(3)在汽车碰撞试验方面。早期的美国以计算机模拟各种条件下的车辆碰撞试验,如以美国CRASH3为代表的C/M变形量测量法,以奥地利为代表的动量/冲量计算法[2]。
(4)在电子数据方面。欧美很早就开始了对电子数据的投资研发。其中涉及机构有政府、高校以及汽车生产商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对《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中所收录的计算方法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公式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出这些计算方法实际应用范围和不足之处。
针对车速鉴定取证方法的多样性,分别对基于监控视频、现场取证、电子数据这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阐述,介绍其应用的科学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留下的证据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利用多源信息,讨论了基于多钟途径的车速鉴定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
通过相关案例,介绍了如何将本文的一些研究成果实际运用到生活中。
2 常见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与研究
2.1 使用现场痕迹分析计算车速
基于收集事发路段有关事故的材料来判断驾驶员对车辆的控制情况是一种不错的手段。因为事故现场关于车辆的印迹产生的原因不一样,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前后轮都刹车的时候,汽车留在路面上的刹车痕迹,一种是在只有前轮刹车的时候,轮胎留下的轮胎印记;最后一种则为只有后轮发挥刹车作用的时候,轮胎留下的刹车痕迹[3]。
2.1.1 按照制动拖印分析计算车速
一般来说没有配有制动抱死系统的车辆在刹车的时候,如果对车辆突然进行急剧刹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性质会发生改变,轮胎在地面上开始拖滑,增加了车辆的刹车距离。这个时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