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plate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本文所写的TRACK PLATE加工工艺分析便是以TRACK PLATE的加工工艺为核心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论文,具体阐述了TRACK PLATE的工程图分析、毛坯确定、加工设备选择、加工夹具选取、加工刀具选用、加工工序卡的制定等。根据TRACK PLATE工程图分析,确定了毛坯尺寸为220×74×4,毛坯材质为45钢,加工设备为数控铣床,加工夹具为平口虎钳,制订了加工刀具表和加工工序表,最后根据所制定的加工方案进行加工生产,得到了TRACK PLATE产品。
目录
引言 1
一、TRACK PLATE工程图分析 2
(一)TRACK PLATE工程图 2
(二)TRACK PLATE工程图分析 2
二、TRACK PLATE毛坯分析 3
(一)TRACK PLATE尺寸分析 3
(二)TRACK PLATE材质分析 4
(三)TRACK PLATE毛坯确定 4
三、TRACK PLATE加工设备 4
四、TRACK PLATE加工夹具分析 5
(一)TRACK PLATE加工夹具重要性 5
(二)TRACK PLATE加工夹具要求 5
(三)TRACK PLATE加工夹具选择 6
五、TRACK PLATE加工刀具选择 6
(一)一般刀具分类 6
(二)TRACK PLATE加工刀具确定 7
(三)TRACK PLATE加工刀具卡 8
六、TRACK PLATE加工 8
(一)TRACK PLATE加工工序设定 8
(二)TRACK PLATE加工工序表制定 9
(三)TRACK PLATE加工成品图 9
总结 11
谢辞 12
参考文献 13
引言
本文的主旨是TRACK PLATE的加工工艺分析,主要围绕其加工的整体过程及其核心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文中共有六大章节的内容,主要表述了TRACK PLATE的整体加工原理及方法。文中所表述的TRACK PLATE的加工刀具、夹具、设备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图纸分析皆为其加工工艺分析的基础,对此进行阐述以使TRACK PLATE加工工艺的分析更为系统全面。整个理论分析及实践加工过程,不仅增强了我实践操作加工的成熟度,也让我了解了整个工件的工艺分析及制定。
一、TRACK PLATE工程图分析
(一)TRACK PLATE工程图
TRACK PLATE零件工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工程图
(二)TRACK PLATE工程图分析
1. TRACK PLATE组织结构分析
从TRACK PLATE的主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可以分析出,TRACK PLATE属于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异形方体类零件。其整体形状类似于菜刀型,位于其结构上的组织形态有开口U型槽、L性开口槽、矩形凹槽、O型通槽、梯形槽、精孔、阶梯孔、螺纹孔等等。由TRACK PLATE的主视图可知,开口U型槽共有三处,分存于TRACK PLATE的上边,尺寸不一;L型开口槽共有两处,分存于TRACK PLATE的右上端与右下端;O型通槽有一处,位于TRACK PLATE的中间位置;梯形槽有一处,位于TRACK PLATE的左端中间位置;精孔共有三种类型,分别为A孔、E孔与B孔;通孔共有三种类型,分别为φ3.5的通孔、D孔和F孔。由TRACK PLATE的后视图可知,矩形凹槽共有两处,分存于TRACK PLATE的中间位置。
2. TRACK PLATE尺寸精度分析
从TRACK PLATE的主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可以看出,TRACK PLATE的大部分尺寸精度都很高。TRACK PLATE的外观尺寸中长度尺寸为220.00,其公差在负1条到0之间;宽度尺寸为74.00,其公差在正负1条;厚度尺寸为4.00,其公差在正负五条之内;右上端L型开口槽位置尺寸为205,其公差在正负5条,位置公差为58,其公差为正负5条。此外,A孔、B孔、E孔三种精孔的孔径尺寸及其位置尺寸的精度均较高,A孔的位置尺寸公差在正负5条之内,孔径尺寸公差在0到1条8之内;B孔的位置尺寸公差在正负5条之内,孔径尺寸公差在正3条到正5条之内。其余的如一些通孔、凹槽,在功能方面为让位槽作用,所以其精度要求不高,基本在负10条到正10条之内。
3. TRACK PLATE加工要求分析
根据图11,TRACK PLATE加工技术要求有:(1)后视图所显示的25×220的正面区域抛光;(2)主视图所显示的NC刻字,且刻字内容高度为8mm;(3)主视图有所显示的精孔内径表面光洁度技术要求。信息栏中所显示的技术要求主要有:未需尖角的倒角处理加工技术要求,未标注尺寸公差的加工公差的加工技术要求,未标注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表面的光洁度技术要求。
4. TRACK PLATE位置公差分析
主视图有两处位置公差,一处是TRACK PLATE的Y轴方向两个平面的平行度位置公差,一处是TRACK PLATE的A孔与A孔上层让位孔的同轴度位置公差。上视图有一处位置公差,为Y轴方向两个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后视图中有一处位置公差,为抛光区域Y轴方向两条定位线的平行度位置公差。
二、TRACK PLATE毛坯分析
(一)TRACK PLATE尺寸分析
由TRACK PLATE的主视图中可以看出,TRACK PLATEX方向长度为220mm,Y方向宽度为74mm,Z方向厚度为4mm,并且正视图表面及其后视图表面无明显凸台机构,属于平板类零件,结构不大,所以在毛坯的选择上倾向于矩形平板。
上述TRACK PLATEX、Y、Z方向的长宽高尺寸为220×74×4,所以在毛坯大板的厚度选择上只需大于实际尺寸2mm,以保证后期正视图表面与后视图表面平行度的加工修正;在毛坯于大板上分割后的长度及宽度的尺寸只需大于实际尺寸25mm,以保证后期相对平面及相邻平面的平行度及垂直度的加工修正。TRACK PLATE从大板上分割出来为单体的第一次毛坯的X轴的长度为225mm,Y轴的宽度为80mm,Z轴的厚度为6mm。
一般毛坯从大板上分割出来为单体后还需进行一次毛坯修正加工。此次加工的目的在于保证TRACK PLATE各个平面的粗平行度与粗垂直度,一般粗平行度与粗垂直度的公差在正负5条以内;此外,为了减少后期机加工中不必要的装夹次数,在此次加工中,需将无加工内容的表面及其外观尺寸加工至图面要求。因此,此次加工后TRACK PLATE X轴长度为220mm,Y轴宽度为74mm,Z轴厚度为4mm,且其长宽高尺寸公差在正10条到正15条之内。
因此,最终的TRACK PLATE的毛坯尺寸为220×74×4,各尺寸公差在正10条到正15条之内。
(二)TRACK PLATE材质分析
一般零件选择材质的原则主要有相关功能性影响原则、相关成本性影响原则等两项原则。其中功能性影响原则主要在于零件所需体现的功能是否对其材质本身有特殊的要求,具体体现在钢性、硬度等,而成本性影响原则主要在于满足零件功能需求下的成本最低原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7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