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ⅱ自动变速箱油泵泵体的加工

日期: 2016年4月10日 【摘要】本次论文主要阐述了SsⅡ自动变速箱内的油泵泵体的加工以及工艺分析。论文从工件自身的一些特点出发,描述了它的用途、尺寸精度以及技术要求等从而介绍其加工基准和不同工序。本文通过分析工件的不同的基准和工序来确定各个工序的装夹方式,再根据各个工序的装夹方式以及工件的材料确定选择较为适合的刀具,再分析工件的尺寸大小和加工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加工设备,最终来制定最适合工件的工艺路线。
引言 1
一、工件分析 2
(一)工件介绍 2
(二)工件的工艺分析 3
二、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的选择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 装夹方式的选择 5
三、 刀具与加工设备的选择 6
(一)刀具选择 6
(二)设备选择 7
四、工件加工工艺路线和程序编制 8
(一)工件加工工艺路线 8
(二)工件加工程序 9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谢辞 15
引言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部分,然而看似复杂的汽车的主要组成部件确只有三个,变速箱、发动机和汽车底盘。通过对现在汽车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变速箱分为自动挡和手动挡两大类别,手动变速箱组成部分主要是轴和齿轮,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来实现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的组成部分却是扭矩转换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控制系统,它通过液压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变速变矩。
我本次研究的课题就是SsⅡ自动变速箱中油泵的泵体的加工。油泵泵体属于泵体类零件,论文根据零件技术要求,分析了零件的加工工艺,并完成了加工程序的编制。
一、工件分析
(一)工件介绍
自动变速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有效地传递给车轮的重要元件,安装在发动机箱内,而油泵在变速箱中又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油泵是一个加工精细,制造工艺复杂的部件。变速箱的油泵是给变速箱的所有油路输油润滑,使磨损降到最低,中途任何一个细节堵塞就会导致油路板损坏和整个变速箱故障,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使汽车走不了。所以变速箱可以实现汽车的前进、后退、增速、减速,还可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图11则为油泵泵体的粗材和完成品图,图12为完成品的CAD三维建模图。

图11泵体粗材和完成品

图12三维建模模型
我们从图11中应该可以看到粗材要加工成完成品还是要经过许多道工序加工的,所以,我们首先来了解工件的各个部位的名称,以便下文可以更加方便的描述。我们先从工件的正面(如图13)来介绍,最高的的圆环状的端面是boss面,中间的内径是os内径,os内径与中间通孔之间有一个斜着贯穿工件的通孔,并且在中间的通孔处还压入了一个衬套。然后我们从中间向外围看到上下两个圆环状端面,两个端面之间还加工有一个向内的O型沟槽,那是O型圈。然后再在向外我们会发现四个小的条状的端面,它们在工件上围成一个圆形,这些端面是帕托面,在帕托面之间有两个通孔和五个螺栓孔。
介绍完了正面我们再来观察下反面(如图14),工件反面从上至下存在着三个端面,它们从上到下依次是:case面、pc面、齿轮室底面。从图13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件case面的上方存在着一个向右的箭头状的槽,刚刚正面斜着的贯通这个工件的通孔的另一端就是这个槽。紧挨着这个槽的是一个通孔,而这个孔被我们定义为1号孔,接着按着顺时针方向定义其它在case面上的六个通孔,它们分别是2号孔、3号孔、4号孔、5号孔、6号孔、7号孔。在这些孔当中,1号孔、3号孔、5号孔、7号孔有着其独特的作用,1号孔、5号孔是基准孔,便于加工过程中工件的装夹;3号孔、7号孔却是定位孔,两个孔内还加工有一个沟槽,这是为了便于后工程定位销的打入。接下来的是pc面,pc面上有着八个孔,它们并不是规则分布的,但它们却是相同的螺纹孔。最后是齿轮室底面,尽管齿轮室底面的加工内容不多,但却存在着一个要求极高的消音槽。这三个端面上存在着的其它槽也并不是毫无作用的,这些都是油路,其中还有几个油路贯穿着case面、pc面和齿轮室底面。
 
图13泵体正面 图14泵体反面
(二)工件的工艺分析
1.结构特点
我们从图13和图14会发现泵体的加工部位大都是平面,而且该工件的平面要求是很高的。除了这些平面之外,还需注意的是零件上的孔的加工,虽然孔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还是需要保证的,否则会引起装配误差或根本装不上的情形发生。
2.零件主要技术要求
泵体只是整个油泵的一部分,它还需要和泵盖配合,另外泵体的内部还要装配有行星齿轮组,所以我们从图13泵体反面中看到的case面、pc面和齿轮室底面有着较高的平面度要求。case面和pc面的平面度要求都为0.03mm,但齿轮室底面平面度要求却达到了0.014mm,这就意味着齿轮室底面是最为重要的加工面。虽然这三个面的平面度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粗糙度要求都达到了Ra6.3μm。除了这三个面之外,我们要注意的是齿轮室内径面的粗糙度要求达到了Ra3.2μm。相比这些面的粗糙度要求来说,其它面的粗糙度要求就比较低了,它们的粗糙度要求为Ra12.5μm。(详见图15技术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泵体反面的这些孔的技术要求,作为基准孔的1号孔和5号孔的直径为Φ9,上偏差是+0.30,下偏差是+0.25。然而同为Φ9的2号孔、4号孔和6号孔的上下偏差范围却更要大一些,它们的上偏差为+0.40,下偏差为0.15。接下来的是3号孔和7号孔,这两个定位孔的直径为Φ10,精度要求极高,上偏差是0.016,下偏差是0.038。最后是8个M6的螺纹孔,螺纹顶径和中径的公差等级为6H,并且这7个螺纹孔都是粗牙螺纹,螺距是1,深度是10.4。(详见图15)
最后再来简要介绍泵体的一些其它尺寸要求,在图15尺寸要求中,我们以case面作为基准面。整个泵体的高为36.35,上下偏差±0.3;帕托面的高度为15,上下偏差为±0.1;pc面的高度为3,上下偏差±0.05;齿轮室底面的高度为12.8,上下偏差±0.007。然后是一些圆的直径尺寸要求,最外径直径Φ181±0.1;pc面内径Φ126,上偏差+0.04,下偏差-0.00;齿轮室内径Φ80±0.025;os内径直径为Φ54.99,上偏差+0.05,下偏差0.00;O型圈直径要求为Φ127.6,上下偏差±0.025。(详见图16)。

图15零件图(A)

图16零件图(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1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