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载体的加工工艺分析(附件)【字数:5195】
日 期 2020年2月19日 此次论文撰写的主体零件为一种传感器载体,其主要应用于称重仪器上用于搭载称重传感器的零部件,例如工业料斗秤、台秤以及皮带秤等等精度较高的秤体。现市场上常用的称重传感器为HLC,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的高精度传感器,相对于其他的传感器精度而言是很高了。一般情况下,传感器精度越高,在称重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越小。一般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加工刀具的自身精度情况、加工刀具的磨损情况、加工夹具的装夹方式、刀具参数、加工工序、工艺等等,这些都会对所需加工的零件体的精度造成影响。
目 录
引言 1
一、传感器载体图纸及加工分析 2
(一)传感器载体工程图分析 2
(二)传感器载体加工内容及要求分析 3
(三)传感器载体加工流程分析 4
二、加工准备 4
(一)机床的选用 4
(二)夹具的选用与设计 5
(三)刀具的选用 6
三、编制工艺 9
(一)工序一 备料 9
(二)工序二 正面特征加工 9
(三)工序三 加工四周 9
(四)工序四 铣底面 9
四、程序编制 10
(一)正面编程 10
(二)铣四周编程 12
(三)反面编程 12
五、实际加工 13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谢辞 17
引言
本文主要从加工过程中的所需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备、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等几个点进行工艺分析。以加工刀具与夹具为例,为了取得较高的加工精度,一般情况下会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加一步半精加工,用来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为了更好的去使用刀具,还要对选用的刀具进行分类。同时还要检查刀具破损的程度。夹具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选用很重要,像传感器载体这类方体零件,需要选择常用的夹具,例如机械式平口钳。在设计专用夹具时,还需要注意用最少的装夹次数对传感器载体进行完全加工。传感器载体的加工工艺除了必要的结构分析,还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加工夹具、加工刀具以及工序的分析以及选择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一、传感器载体图纸及加工分析
(一)传感器载体工程图分析
图11 传感器载体图纸
图11便是此次所需加工的传感器载体的工程图,其共显示六个视图,分别为标准三视图、右剖视图、下剖视图以及三维显示图。
传感器载体大体上为方体类零件,外观结构较为规则,由其主视图可以看出其底部存在台阶面,分为两层。主体上存在的加工特征也较为规则,主要存在各类孔特征、U型槽特征等等。其中主要的特征尺寸精度为±0.1mm,但也存在精度较高的特征尺寸,例如±0.05、±0.02等等。
外观结构特征分析:根据视图所示信息而知,传感器载体的外观结构尺寸为133.4mm(长)、30.2mm(宽)、30.7mm(高),其加工精度为±0.1。
各类特征分析:首先是主视图上的U型槽特征,总长为32.0mm,半径为8.0mm,深度为7.0mm,处于Y轴中心位置,距离X轴最右边12.0mm,其加工精度为±0.1。与其同一Y轴线上的是一个通孔,其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其直径为21.14mm,距离X轴最左边为50.6mm,其直径加工精度为±0.05。在同一面上还显示有一个Φ3.0的通孔,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其距离X轴最左边为15.4mm,距离Y轴最上边为3.0mm。接下来分析主视图的下剖视图,其中存在一个螺纹沉头孔,螺纹的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规格为M12,牙距为1.5p,沉头的规格为Φ20.6,下沉深度为14.2mm,通过分析可知,Φ3.0的通孔特征相破于沉头孔,在加工中需要进行毛刺的去除。在同一面上还存在两个通孔,存在方式为上下贯通,特征尺寸为Φ13.0,同样其与U型槽相破,需要进行毛刺去除。分析左右视图以及剖视图可知,基本多为孔特征,其中左视图上显示两个沉坑,一是特征尺寸为Φ4.5,深度为12.3mm坑,一是特征尺寸为Φ9.4,深度为9.0mm沉坑。其中右视图上有两个穿孔,一是特征尺寸为Φ3.5的孔,一是特征尺寸为21.14的孔。
(二)传感器载体加工内容及要求分析
从工程图显示的尺寸来看,本次加工传感器载体的各个面上的孔特征时需要进行公差的保证,抓取正确的面进行孔加工。
传感器载体整体外观特征加工,加工特征尺寸为133.4*30.2*30.7mm。
传感器的U型槽结构的粗精加工,所需加工特征的尺寸规格为32.0*16.0*7.0mm
规格尺寸为φ21.14的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上下贯通,加工精度为正负0.05,通孔和两个平行面之间在加工中需要预留3.63mm的距离
4. 规格尺寸为φ20.6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沉头阶梯孔,其中上一阶梯的孔尺寸规格为φ20.6,所需加工深度为14.2,内部尖角需要进行R0.5的圆角加工,然后是尺寸规格为M121.5P的贯通式螺纹孔,内部尖角需要进行C1.0倒角加工。
5. 规格尺寸为φ13的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上下贯通。
6. 直径为φ4.5,深度为12.3,直径为φ9.4,深度为9.0的阶梯孔加工,其轴心距离规格尺寸为φ13的通孔9.2mm,而规格尺寸为φ4.8的轴心距离规格尺寸φ13的通孔9.6mm。
(三)传感器载体加工流程分析
1.传感器载体毛坯准备
由于传感器载体的外观结构规则,并且其属于标准的方体类零件,针对其毛坯尺寸的选择主要满足其余量的足够便可。在其实际外观结构尺寸的基础上,此次传感器载体的毛坯尺寸定为135.6*35.0*33.2mm。
2.传感器载体第一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正面表面以及所存在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
3.传感器载体第二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四周表面以及所存在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此次加工需要进行专用夹具进行装夹,以第一步所加工的面为此工序加工的底面进行定位,设定加工坐标系为所需加工表面的中心,以便于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坐标系的转换。
4. 传感器载体第三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底面表面以及所存在的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
目 录
引言 1
一、传感器载体图纸及加工分析 2
(一)传感器载体工程图分析 2
(二)传感器载体加工内容及要求分析 3
(三)传感器载体加工流程分析 4
二、加工准备 4
(一)机床的选用 4
(二)夹具的选用与设计 5
(三)刀具的选用 6
三、编制工艺 9
(一)工序一 备料 9
(二)工序二 正面特征加工 9
(三)工序三 加工四周 9
(四)工序四 铣底面 9
四、程序编制 10
(一)正面编程 10
(二)铣四周编程 12
(三)反面编程 12
五、实际加工 13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谢辞 17
引言
本文主要从加工过程中的所需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备、加工工序、加工方法等几个点进行工艺分析。以加工刀具与夹具为例,为了取得较高的加工精度,一般情况下会在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加一步半精加工,用来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为了更好的去使用刀具,还要对选用的刀具进行分类。同时还要检查刀具破损的程度。夹具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选用很重要,像传感器载体这类方体零件,需要选择常用的夹具,例如机械式平口钳。在设计专用夹具时,还需要注意用最少的装夹次数对传感器载体进行完全加工。传感器载体的加工工艺除了必要的结构分析,还需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加工夹具、加工刀具以及工序的分析以及选择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一、传感器载体图纸及加工分析
(一)传感器载体工程图分析
图11 传感器载体图纸
图11便是此次所需加工的传感器载体的工程图,其共显示六个视图,分别为标准三视图、右剖视图、下剖视图以及三维显示图。
传感器载体大体上为方体类零件,外观结构较为规则,由其主视图可以看出其底部存在台阶面,分为两层。主体上存在的加工特征也较为规则,主要存在各类孔特征、U型槽特征等等。其中主要的特征尺寸精度为±0.1mm,但也存在精度较高的特征尺寸,例如±0.05、±0.02等等。
外观结构特征分析:根据视图所示信息而知,传感器载体的外观结构尺寸为133.4mm(长)、30.2mm(宽)、30.7mm(高),其加工精度为±0.1。
各类特征分析:首先是主视图上的U型槽特征,总长为32.0mm,半径为8.0mm,深度为7.0mm,处于Y轴中心位置,距离X轴最右边12.0mm,其加工精度为±0.1。与其同一Y轴线上的是一个通孔,其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其直径为21.14mm,距离X轴最左边为50.6mm,其直径加工精度为±0.05。在同一面上还显示有一个Φ3.0的通孔,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其距离X轴最左边为15.4mm,距离Y轴最上边为3.0mm。接下来分析主视图的下剖视图,其中存在一个螺纹沉头孔,螺纹的存在形式为上下贯通,规格为M12,牙距为1.5p,沉头的规格为Φ20.6,下沉深度为14.2mm,通过分析可知,Φ3.0的通孔特征相破于沉头孔,在加工中需要进行毛刺的去除。在同一面上还存在两个通孔,存在方式为上下贯通,特征尺寸为Φ13.0,同样其与U型槽相破,需要进行毛刺去除。分析左右视图以及剖视图可知,基本多为孔特征,其中左视图上显示两个沉坑,一是特征尺寸为Φ4.5,深度为12.3mm坑,一是特征尺寸为Φ9.4,深度为9.0mm沉坑。其中右视图上有两个穿孔,一是特征尺寸为Φ3.5的孔,一是特征尺寸为21.14的孔。
(二)传感器载体加工内容及要求分析
从工程图显示的尺寸来看,本次加工传感器载体的各个面上的孔特征时需要进行公差的保证,抓取正确的面进行孔加工。
传感器载体整体外观特征加工,加工特征尺寸为133.4*30.2*30.7mm。
传感器的U型槽结构的粗精加工,所需加工特征的尺寸规格为32.0*16.0*7.0mm
规格尺寸为φ21.14的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上下贯通,加工精度为正负0.05,通孔和两个平行面之间在加工中需要预留3.63mm的距离
4. 规格尺寸为φ20.6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沉头阶梯孔,其中上一阶梯的孔尺寸规格为φ20.6,所需加工深度为14.2,内部尖角需要进行R0.5的圆角加工,然后是尺寸规格为M121.5P的贯通式螺纹孔,内部尖角需要进行C1.0倒角加工。
5. 规格尺寸为φ13的孔特征加工,加工形式为上下贯通。
6. 直径为φ4.5,深度为12.3,直径为φ9.4,深度为9.0的阶梯孔加工,其轴心距离规格尺寸为φ13的通孔9.2mm,而规格尺寸为φ4.8的轴心距离规格尺寸φ13的通孔9.6mm。
(三)传感器载体加工流程分析
1.传感器载体毛坯准备
由于传感器载体的外观结构规则,并且其属于标准的方体类零件,针对其毛坯尺寸的选择主要满足其余量的足够便可。在其实际外观结构尺寸的基础上,此次传感器载体的毛坯尺寸定为135.6*35.0*33.2mm。
2.传感器载体第一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正面表面以及所存在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
3.传感器载体第二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四周表面以及所存在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此次加工需要进行专用夹具进行装夹,以第一步所加工的面为此工序加工的底面进行定位,设定加工坐标系为所需加工表面的中心,以便于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坐标系的转换。
4. 传感器载体第三步加工
传感器载体底面表面以及所存在的特征的加工,加工方式采取粗加工粗精加工精加工方式进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