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中板加工的流程及检验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显示器中板的冲压阶段 2
(一)中板的结构分析 2
(二)中板冲压前准备 2
(三)气动冲床操作步骤 3
(四)显示器中板冲压工艺步骤 5
(五)中板冲压中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5
二、显示器中板的无尘清洗阶段 6
(一)清洗理念 6
(二)清洗原理 7
(三)使用物料 7
(四)操作步骤 8
(五)注意事项 8
三、显示器中板的全检阶段 8
(一)检验条件 8
(二)检验工具 8
(三)检验步骤及要点 9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引言
最近几年,我国冲压模具的发展历程已有很大的提升,连续模的使用尤为广泛,通过对原材施加力的作用,使其产生分离和变形,进而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加工方法。合理的设计、排样,让原材获得很高的利用率,不用像切割那样消耗大量的材料,也不用像锻造那样需对原材进行加热,其操作十分简单。在社会中冲压件的产品遍布都是,从航空领域到我们身边常见的生活用品,据统计有大约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都是冲压产品。
当然了,冲压件难免会有油污,脏污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后,才能满足出货的要求,超声波清洗在显示器中板生产流程中也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脱脂漂洗等一系列步骤对产品做清洁动作。
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品质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本课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讲述显示器中板的生产流程,到最后成品出货。对于显示器,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生活中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都通过它将精彩呈现给了大家,但对其内部的结构却鲜有耳闻,而我将研究的就是显示器中板的加工流程,本课题素材来源于本人所在的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显示器中板的冲压阶段
(一)中板的结构分析
此显示器中板为简单冲压件,产品分正反两面,正面折弯高度为1.15mm,公差值为正负0.05mm,长度尺寸为270.6mm,宽度尺寸为210.72mm,圆弧区域半径分别为2×R3.85mm/2×R9.60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却鲜有耳闻,而我将研究的就是显示器中板的加工流程,本课题素材来源于本人所在的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显示器中板的冲压阶段
(一)中板的结构分析
此显示器中板为简单冲压件,产品分正反两面,正面折弯高度为1.15mm,公差值为正负0.05mm,长度尺寸为270.6mm,宽度尺寸为210.72mm,圆弧区域半径分别为2×R3.85mm/2×R9.60mm如图1-1所示

图1-1产品样版图
(二)中板冲压前准备
材料材质选择:AL5052 H34 规格300*0.20(mm)步距222mm
材料上架,清理双段整平机后;对于不同此批材料进行平面度调整。原材上架图如图1-2所示,整平机如图1-3所示。
 
图1-2显示器中板原材上架 图1-3双段整平机
镭雕机按模具编号及图纸需求设置字符(G-34kx-xxxx);技术员调整字符,其他不可随意调整。连续镭雕技术在此中板连续冲压中缩减了制成,节省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不少,且其属于短周期,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镭雕机如图1-4所示。

图1-4连续镭雕机
启动冲床,面板设置,气动冲床如图所示1-5所示,架模员把模具架在250吨冲床上,调整好模高,参考模高k1模530.4MM,k3模408.9MM。

图1-5气动冲床
手动步距到料带出来,打出产品。首件交品管确认,确认无误后送料方式为连续;作业中,应适时清理模腔。
(三)气动冲床操作步骤
1.目的:为确保使用者正确使用冲床,使操作标准化。
2.范围:显示器中板的冲床操作
3.作业内容:整理冲床周边环境,确保机床和场地整洁。检查机床的各个储油箱是否有充足的油量,不够的话需要补满。检查冲床的通气开关是否打开,并在点检时确认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4千克。
4.冲压操作方法
机床启动,首先打开电源(电源指示灯亮),其次马达启动(运行灯亮),最后用双手同时按下。如图1-6所示。

图1-6冲床控制器
5.架模拆模操作方法
调至寸动,如图1-7所示,双手同时按下运行至6点处,此时可拆模架模,随即完成再打回12点处,运行操作开始。

图1-7冲床调节控制器
6.相关操作规定
1)严禁非熟练人员或未授权人员,进行冲床操作。
2)严禁用铁锤、钳子等不适合冲床螺丝的工具和打击各部位。
3)严禁超载使用,冲头升降时严禁超出模高指示器的标准使用范围。
4)机床出现异常时务必上报,严禁自行解决。
5)冲床运转时严禁押下计算器之归零按钮。
7.安全注意事项
1)严禁将手、头伸进滑块区域内。
2)每次操作机台时必须检查光电感应是否正常。
3)严禁用手触摸电源接线柱和转动中飞轮。
4)严禁任意拆卸冲床及整平机/材料架的防护器械。
(四)显示器中板冲压工艺步骤
中板冲压工艺的安排应最大化的节约原材,尽量提高原材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工序步骤。依照产品的形变特点和质量要求来安排,确定冲压中板的工艺顺序如下,图1-8所示为部分工序冲压。
切边--------折弯--------二次折弯-----开口折弯整形------切刀口-------落料
 图1-8部分折弯图
(五)中板冲压中常见缺陷及原因分析
1.折弯高度过小/过大
上模折弯冲头由于入块垫至偏高或偏低而对折弯高度产生影响。
2.接刀口毛刺
原材冲压过程对于不同程度的毛刺是很难避免的,模具的工艺设计加上经常性的保养维护对于减少毛刺是非常重要的,产生毛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刀口钝化:冲头的刃口磨损或者碰伤都会造成接刀口毛刺,如果原材硬度过高,材质表面处理效果不好,冲头的磨损就越大;在冲压时,如果不及时的给刀口补充润滑剂,磨损也会加快,久而久之,只能通过磨锋冲头或者更换新的才能解决刀口毛刺的问题。
b原材与凹模或者凸模接触偏位:原材如果平面度不良,整个料带在冲压时容易错位,进而导致刀口与原材无法准确贴合产生毛刺。
3.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