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壳体的精度检测与质量控制
【摘要】本次毕业综合实践论文所研究的液压泵壳体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的壳体零件,在批量生产中是使用数控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的。本文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数控加工后成品的精度检测检测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如:零件分析、测量仪器选择与精度测量、实际加工后成品的尺寸检验、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分析和潜在失效模式等。
目录
引言 1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述 2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况 2
(二)液压泵壳体的图纸分析 3
(三)液压泵壳体的尺寸分析 3
二、液压泵壳体的精度检测方案 5
(一)测量方法及主要测量工具介绍 5
(二)零件尺寸的检测 9
(三)测量工具的使用 11
三、统计过程数据 15
(一)PPK(过程性能指数)计算公式 15
(二)具体数据分析 15
四、液压泵壳体的质量控制 18
(一)控制计划 18
(二)测量系统分析 21
(三)仪器跟踪管理 24
五、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5
六、结论 26
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谢辞 31
引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产品质量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精度检测,因此,精度检测的方法尤为重要。以液压泵壳体作为代表,其跑道等特殊特性在精度检测和质量控制上一直存在难题。
本次论文研究的液压泵壳体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的壳体零件,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采用数控加工方式。论文具体内容包含了数控加工的主要内容,如:零件图的分析、测量仪器选择、加工后成品精度检测和质量控制、成品的失效形式与后果分析等。
液压泵壳体是高科技工业领域必不可少的组件,广泛应用于国航、民航、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工业机械、矿山设备、船舶行业及特种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机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造行业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因为产品需要密封,所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对加工出的组件之一的壳体的精度检测以及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对于零件的加工,采用的数控工艺的好坏是尤为重要的。但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产品的检验是尤为重要并不可缺失的一项,检验产品的量具和检具同样也必不可少。
本文通过对液压泵壳体零件加工的研究,来讨论零件的数控工艺流程,零件的生产后的精度检测与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以及最后产品的检验等一系列细致的分析。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述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况:
1、液压泵壳体的简介
液压泵壳体(如图12所示)是液压系统液压泵动力元件的外壳,是用来存放凸轮、柱塞、缸体和弹簧等液压泵组件的外壳,起到对这些组件保护作用。
液压泵(如图11所示)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影响液压泵的使用寿命因素很多,除了泵自身设计、制造因素外和一些与泵使用相关元件(如联轴器、滤油器等)的选用、试车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等也有关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运动带来泵腔容积的变化,从而压缩流体使流体具有压力能。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泵腔有密封容积变化。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品、民品等航空飞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各领域。
图11 变量柱塞泵.31系列 图12 液压泵壳体
2、液压泵壳体的材料选择
液压泵壳体是液压泵的组成部分。因为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工作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且柱塞要不断升降来使泵不断的吸油和排油,要求保持高气密性,因此液压泵壳体则选用强度高,耐磨性好,适于制造承受高弯曲应力的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为灰铸铁HT300的一种,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片状石墨、珠光体。其强度高,耐磨性好,但白口倾向大,铸造性能差,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用于机械制造中重要铸件,如床身导轨、车床、冲床及受力较大的床身、主轴箱齿轮等;还可用作高压油缸、泵体、阀体等以及镦模、冷冲模和需经表面淬火的零件。处理工艺:去应力退火 530~ 550℃,4~6h; 200℃出炉。去应力退火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残余应力。
(二)液压泵壳体的图纸分析
如图13所示液压泵壳体的整体图纸,详细地表达了液压泵壳体的尺寸要求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等。
图13 液压泵壳体图纸
(三)液压泵壳体的尺寸分析
1、主视图(见表11所示)
表11 主视图尺寸要求
零件特征位置
被测要素
要素值
特性值
轴承孔(D孔)
直径
φ
57.15(0.005/0.024)
A(P)
距离
142.9±0.05
深度
16±0.21
角度
45°±5°
同轴度
A(D)
垂直度
粗糙度
Ra1.6
跑道
直径
φ80±0.015
A(D)
宽度
105.7(+0.2/+0.1)
深度
120.9+0.1(左视图)
目录
引言 1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述 2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况 2
(二)液压泵壳体的图纸分析 3
(三)液压泵壳体的尺寸分析 3
二、液压泵壳体的精度检测方案 5
(一)测量方法及主要测量工具介绍 5
(二)零件尺寸的检测 9
(三)测量工具的使用 11
三、统计过程数据 15
(一)PPK(过程性能指数)计算公式 15
(二)具体数据分析 15
四、液压泵壳体的质量控制 18
(一)控制计划 18
(二)测量系统分析 21
(三)仪器跟踪管理 24
五、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5
六、结论 26
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谢辞 31
引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产品质量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从而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质量控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精度检测,因此,精度检测的方法尤为重要。以液压泵壳体作为代表,其跑道等特殊特性在精度检测和质量控制上一直存在难题。
本次论文研究的液压泵壳体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的壳体零件,零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采用数控加工方式。论文具体内容包含了数控加工的主要内容,如:零件图的分析、测量仪器选择、加工后成品精度检测和质量控制、成品的失效形式与后果分析等。
液压泵壳体是高科技工业领域必不可少的组件,广泛应用于国航、民航、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工业机械、矿山设备、船舶行业及特种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机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造行业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因为产品需要密封,所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对加工出的组件之一的壳体的精度检测以及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对于零件的加工,采用的数控工艺的好坏是尤为重要的。但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产品的检验是尤为重要并不可缺失的一项,检验产品的量具和检具同样也必不可少。
本文通过对液压泵壳体零件加工的研究,来讨论零件的数控工艺流程,零件的生产后的精度检测与质量控制等重要环节以及最后产品的检验等一系列细致的分析。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述
(一)液压泵壳体的概况:
1、液压泵壳体的简介
液压泵壳体(如图12所示)是液压系统液压泵动力元件的外壳,是用来存放凸轮、柱塞、缸体和弹簧等液压泵组件的外壳,起到对这些组件保护作用。
液压泵(如图11所示)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影响液压泵的使用寿命因素很多,除了泵自身设计、制造因素外和一些与泵使用相关元件(如联轴器、滤油器等)的选用、试车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等也有关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运动带来泵腔容积的变化,从而压缩流体使流体具有压力能。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泵腔有密封容积变化。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军品、民品等航空飞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各领域。
图11 变量柱塞泵.31系列 图12 液压泵壳体
2、液压泵壳体的材料选择
液压泵壳体是液压泵的组成部分。因为液压泵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工作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且柱塞要不断升降来使泵不断的吸油和排油,要求保持高气密性,因此液压泵壳体则选用强度高,耐磨性好,适于制造承受高弯曲应力的灰口铸铁。
灰口铸铁为灰铸铁HT300的一种,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片状石墨、珠光体。其强度高,耐磨性好,但白口倾向大,铸造性能差,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用于机械制造中重要铸件,如床身导轨、车床、冲床及受力较大的床身、主轴箱齿轮等;还可用作高压油缸、泵体、阀体等以及镦模、冷冲模和需经表面淬火的零件。处理工艺:去应力退火 530~ 550℃,4~6h; 200℃出炉。去应力退火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残余应力。
(二)液压泵壳体的图纸分析
如图13所示液压泵壳体的整体图纸,详细地表达了液压泵壳体的尺寸要求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等。
图13 液压泵壳体图纸
(三)液压泵壳体的尺寸分析
1、主视图(见表11所示)
表11 主视图尺寸要求
零件特征位置
被测要素
要素值
特性值
轴承孔(D孔)
直径
φ
57.15(0.005/0.024)
A(P)
距离
142.9±0.05
深度
16±0.21
角度
45°±5°
同轴度
A(D)
垂直度
粗糙度
Ra1.6
跑道
直径
φ80±0.015
A(D)
宽度
105.7(+0.2/+0.1)
深度
120.9+0.1(左视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