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安装件的加工

目录
引言 5
一、相机安装件的加工分析 6
(一)零件的分析 6
(二)加工内容 7
(三)加工设备 7
二、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与制定 9
(一)加工方案 9
(二)加工顺序 9
(三)装夹方案 10
(四)加工刀具 12
(五)影响刀具进给因素分析 12
(六)加工参数的选择 13
三、零件的实际加工及检验 13
(一)零件的装夹 13
(二)工件的展示 14
(三)产品的检验 15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谢辞 19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每个行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导致每个行业的产品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促使产品的质量也需要得到必要的保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在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尤为突出,对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特别的严格,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使用更加精密的机器来制造加工这些零件
本文所论述的相机安装件是个零件产品,是用于相机内部的一个零件,对于精密度的要求较高,所以采用的是数控加工,使用立式加工中心完成。论文具体的讲述了加工的主要内容,包含了:零件分析,加工工艺,加工过程,问题和解决,以及最后的检验。
对于这样的零件,加工工艺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通过对加工工艺的编制使产品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从而降低了公司运营的成本,缩短了企业运作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完产品,最后的把关就是检验,产检同样是个至关重要的步骤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不合格产品的出厂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一、相机安装件的加工分析
(一)零件的分析
1.图纸分析 图1-1是相机安装件的零件图,详细的表达了相机安装件的尺寸要求和表面光洁度要求等。
图1-1相机安装件零件图
2.毛坯材料分析 毛坯材料是LY12,该材料强度高,有一定的耐热性,它的组织致密,无沙孔、裂纹、气泡等杂质。它具有完美的预拉伸消除内应力工艺处理,最大限度消除内应力,产品在加工和受力时也不会翘曲,开裂以及变形。产品全部符合没过材料及试验学会规范(ASTM)和航空航天材料规范(AMS),大部分产品的公差指标可超过ASTM1/2公差精度,部分产品公差指标甚至可超过ASTM1/4公差精度。其材料将化学成份、强度及硬度的偏差降至最小,加工中不会发生“沾刀”、“崩刀”的现象。本材料热处理技术卓越,产品在300mm厚度以下,强度和硬度可保持一致。染色处理效果均匀而有光泽,表面无“条纹”、“斑点”状或者颜色不一的情况。本材料通过金属及合金的显微检验。具有优良的抗应力腐蚀性及抗腐蚀鳞状剥落性能,在各种介质的环境中长久使用不会产生凹坑或者发黑现象。我们锁加工的相机安装件就要求零件无裂纹和气泡、无色泽不一、长期使用后不会产生腐蚀现象。
(二)加工内容
该零件的毛坯(如图1-2)。从这张图就可以知道完成本次论文所写的零件,需要对毛坯进行立铣面加工,钻孔,铣螺纹等操作。

图1-2 零件毛坯
(三)加工设备
1.加工使用设备
我们公司选择使用LEADYANG-V10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如图1-3LEADYANG-V10立式加工中心)生产本零件,本加工中心在小型机器零部件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进行中小型工件的铣削与钻孔攻螺纹等加工方式,从而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加工任务。

图1-3 LEADYANG-V10立式加工中心
2.设备性能介绍
(1)LEADYANG-V10立式加工中心是一种高速、功能强大的镗铣类立式双交换加工中心,可以广泛满足汽车、电子、家电、航空航天、模具、仪器仪表等各行业对中小型精密零件的高效率加工需求。
该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全动立柱、固定工作台式结构,使机床在精度、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工作台不移动,很容易实现驱动轴、刀库等运动部件的防护,使得丝杠、轴承、导轨等精密部件免受切削液、铁屑的影响。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和加工精度。
托盘交换采用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托盘交换时间仅为4秒。刀库位于立柱侧面,不占用工作台两端区域。主轴电机输出功率达15KW,主轴最高回转速度达到10000rpm,主轴电机采用双绕组电机方式,可以适应钢件、铸铁重切削加工以及铝件等的高速、高精度加工需要。
X/Y/Z轴快移速度达30m/min,刀具交换时间仅1.5秒(刀对刀)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非加工时间。
LEADYANG-V10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了机械手式的换刀方式,机械手动作、刀库旋转动作由高性能伺服电机驱动,确保了整个机构的可靠性。换刀通过刀具名称选择和随机选择方式,刀对刀的换刀时间仅为1.5秒。换刀区域位于加工区以外,保证了最小的干涉区域,提高了加工范围。
机床控制系统采用了fanuc Oi md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使用了高速的64位RISC CPU,大幅度提高了数控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运动控制性能,并率先采用了个人计算机(PC)与CNC的链接技术,实现了PC和CNC之间的双向通讯,使机床具备了先进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功能。
机床所有零部件加工、装配成品质量符合产品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其安全标准符合GB15760-199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其精度标准符合ISO 230-1《机床检验通则》以及ISO 10791系列《加工中心检验条件》的有关规定。
(2)机械特性:
1)高钢性、重切削
◆全部采用优质树脂砂耐磨铸件,强韧筋骨,超大立柱,宽低座,蜂巢式结构。经退火处理,清除应力长久不变形。
◆三轴采用钢性极强的矩形导轨,可承受重切削,工作台精密研磨,淬火处理,大大增强了表面硬度。
2)高精度
◆三轴传动均采用台湾C3级精密滚珠丝杆,安装P3级轴承,确保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的P3级主轴,确保了主轴的可靠性高、寿命长、噪音小、震动小、精度高的优点。 控制系统特性: 稳定性好、速度快、精度高
◆采用Fanuc Oi MD数控系统,A系列均采用伺服驱动,确保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高、速度快,表面光滑,精度高等优点,具备了制造模具应有的功能,是模具生产的最佳选择。
二、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与制定
(一)加工方案
从图纸中就可以看出,该零件含有立铣面、孔和螺纹,属于易于加工零件。根据图纸中给出的零件各个部位的尺寸要求和表面的光洁度粗糙度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路径:粗铣、精铣、钻孔和攻螺纹等,这样便可达到图纸的设计要求,零件表面处理要求黑色阳极氧化,会使得零件表面厚度增加1丝左右,对零件本身的尺寸影响不大,所以可以在某些尺寸方面可以忽略不计,直接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即可。
通过对图纸的分析可以知道,本次论文所写零件所加工的内容主要包括立铣面、贯穿孔、螺纹孔。根据图纸上所标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普通加工中心便可以将尺寸加工到位,即通过粗铣、精铣、点孔、钻孔、攻螺纹等步骤便可完成。虽然理论上工件会由于多次装夹使得误差扩大,但是由于工件四周都需要钻孔或攻螺纹,所以需要采用多次装夹加工才能完成,为了减小工件因铣削过程中过热而产生变形,所以要对所使用的冷却液浓度有所控制,在粗加工时留足余量,之后的精加工中多次铣削以到达尺寸,另外对于装夹时所产生的压痕或划痕,可在最后表面处理之前通过抛光的方法去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7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