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机壳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

目录
引言 1
一、模具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2
(一)模具零件结构的分析 2
(二)毛坯和加工余量分析 3
(三) 定位基准分析 4
(四)加工阶段的划分 4
(六)刀具的选择 5
(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6
二、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7
(一)初始参数设定 7
(二)创建刀具 8
(三)编写电话机模具程序步骤 8
三、程序的后处理 13
四、零件加工 14
(一)加工准备 14
(二)程序验检 14
(三)加工零件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谢辞 17
引言
我将整个专业课程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数控理论进行宏观运用,对数控加工中不可避免的刀具选择、路径参数设置和切削量设置、以及工艺路线的分析和评估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此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通过大量查找文献资料和综合实践经验,使我对数控加工的认知更加深化,也能够使我进一步利用该学科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是以后职业发展的前提基础。
第一,数控加工技艺的灵活运用;第二,数控加工程序的合理选择;在此是编程法、刀具补偿和参数输入法以及坐标原点设定法等。因此,这次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文章中去,同时也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考察和检验,以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深刻认知和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一、模具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
(一)模具零件结构的分析
如图1-1所示,电话机壳的二维图
图1-1 电话机壳的二维图
图1-2 三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零件图
零件的结构工艺,主要是指零件满足要求之后,进行加工制造的最大经济化和可行度。这个过程主要有零件加工的锻造、焊接、冲压等特性,以及在生产类型和条件有差异的条件下,同一种零件生产成本和可行性的差异,由此而产生的结构工艺上的区别。
通过图1-2分析可知:
1.造型方式:光滑过度和自由曲面。
2.该模具造型较为复杂,有很多曲面、凸台等设计,而且精准度低,工序安排也较为繁琐,质量也较低。
3.对凸模的构造,按照毛坯的大小来进行一次定位装夹工,并且要确保加工的精准度和表面质量。在加工的时候,要根据先主后次、先里后外、先粗后细的方式来完成。
(二)毛坯和加工余量分析
1.毛坯分析
在零件原料选择的时候,按照其具体的应用和性能,以及现有的原料,来进行加工和锻造。
材料名称: 优质碳素钢,GB699-88。
退火钢抗拉强度:≥600(MPa);
屈服强度:≥355(MPa);
延 长 率:≥16%
断面收缩率:≥40%;
布氏硬度: ≤197(HB);
根据情况尽量使各个表面上的余量均匀,根据零件的形状凸模选取190x160x65mm的方块。
2.加工余量的分析
该图要根据正确的数值和计算来估量加工余量,然后进一步对其精准度和尺寸进行细化,以此来作为加工要求的前提条件。加工余量大小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参数:
(1)表面粗糙度(Ra);
(2)材料表面缺陷层深度;
(3)空间偏差;
(4)表面几何形状误差;
(5)装夹误差;
(6)实际的加工要求和材料性能。
(三) 定位基准分析
基面选择属于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精准度起着主要作用。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作用在于确保加工面的余量有剩余,从而使得加工过程中的大小和具体要求和设计图纸完全一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工件表面间位置精准;余量充足;定位准确;一次性使用。
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离不开误差的消除,以此来保证其加工的准确度和安装的简易。必备要素:基准重合且统一;自为基准;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定位准确。
总之,粗基准选用毛坯件,再铣削定位面,就有了夹持面,然后再以此来做精基准装夹进行零件加工,并达到最后的大小规模。加工成凸模180x150x55mm的方块,凹模180x150x56mm的方块,之后在数控加工中心上用机用台虎钳装夹加工成品。如图1-3所示。
图1-3 毛坯装夹图
(四)加工阶段的划分
工件的加工分为粗----半精和精三种。假如,对工件的精准度和表面质量也有高要求,还要进行光整和超密加工。
1.粗加工
按照设计要求来切除毛坯余量。
2.半精加工
将精加工后的余量适当保存,从而使其主要面达到特定精度,然后再来进行一些不重要表面的加工、
3.精加工
务必保证每个加工都精准。
(五)工序方案的确定
通常而言,数控铣削的工序较为集中,按照普通的切削加工就可以顺利完成。同时,在加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做到成本低,质量高同时加工费时少就可以。
电话机模具加工方案:
工序一:毛料不做任何加工会有硬度高的硬皮附着,容易损坏刀具,可以在普通铣床上铣削6个面,凸模达到180mm×160mm×55mm尺寸要求即可,表面粗糙度3.2。
工序二:
工步1:ED20R0.8的刀具对凸模进行整体开粗,底面和侧部留0.5mm的加工余量。
工步2:ED12的刀具对凸模进行二次开粗,底面和侧部留0.5mm的加工余量。
工步3:ED18R0.4的刀具加工凸模平面。
工步4:ED8的刀具对凸模平面部位进行二次精加工。
工步5:ED8的刀具对凸模电火花部位进行加工,底部和侧部留0.2mm的余量。
工步6:ED6R3的刀具加工凸模曲面。
工步7:ED1R0.5的刀具加工凸模曲面。
工序三:因为零件的特殊情况铣刀是无法加工出直角拐弯,所以必须利用拆电极,加直角拐弯处。
(六)刀具的选择
平底刀:对平面精加工、外形和清角进行加工,但是刀尖容易出现损伤,加工的精确度不是很高。
球 刀:精加工凸面。
同时,为了减少繁复换刀所带来得到时间损耗,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尽可能选择一把可以同时进行粗精加工的刀具来快速完成加工任务。
道具主要是①ED20R0.8圆鼻刀;②ED12平底刀;③ED18R0.4圆鼻刀;④ED8平底刀;⑤ED6R3球头刀;⑥ED1R0.5球头刀;⑦ED2平底刀;⑧ED1平底刀;⑨ED3R1.5球头刀
“切削参数”中的“切削方向”是顺铣,“切削顺序”是深度优先;然后再对“余量”选项里的部件侧面余量,部件底部面余量,内外公差等进行筛选。
总结
这次毕业设计使得我的理论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训练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以后的工业设计有了更好的提升。但是,我认为,想要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打造更加专业的技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此来获得逐步提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8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