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落料复合模
冲孔落料复合模[20200123190650]
【摘要】
冲压模具是用于在大批量生产相同零件的工具,是现在广泛运用的新型生产技术,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一种垫片的模具设计过程和模具工作过程,模具设计从工艺的的选择到模具尺寸的选择都必须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比较,既要要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和又要符合模具加工要求。模具设计从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包括对材料和形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冲裁工艺,然后是对工艺尺寸的计算,其中包括间隙的确定;排样的设计;冲裁的刃口尺寸计算;冲压力的计算。再是对模具的零部件的设计,包括对导料板、定位零件、模架等零件的设计和相关数据的计算。最后是阐述模具总装和模具的工作原理。
这次课题主要包括冲压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冲裁零件的工艺分析和有关计算,冲裁模具典型的机构的设计与选用,韧口尺计算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凸模、凹模、计算、尺寸
引言 1
一、我国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2
二、冲裁工艺设计 2
(一)工件材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三、冲裁排样设计 3
(一)排样设计的原则 3
(二)排样的方法 4
四、搭边与材料宽度的计算 4
(一)送料步距的计算 4
(二)调料宽度计算 5
(三)材料利用率计算 5
五、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6
(一)冲压力的计算: 6
(二)压中心的计算 6
(三)冲压设备的选用 7
六、凸凹莫刃口尺寸计算 7
(一)凸凹模刃口尺寸的作用 7
(二)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7
(三)凸凹莫韧口尺寸计算的计算方法: 7
七、冲压设备的选用和安全规程 10
(一)主要技术参数 10
(二)安全操作机床的规程 10
八、冲裁模典型结构设计 11
(一)工作部件设计 11
(二)定位装置设计 12
(三)卸料装置 13
(四)固定零件 13
(五)卸料部件的设计 14
(六)连接螺钉的选择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在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模具是现代的生产重要工艺准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越来越多的靠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磨具也趋向标准化。
模具是现代的生产重要工艺准备,这次设计的是一副冲孔落料复合模,主要对磨具的经济性、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指标进行设计。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模具的迅速发展,在现在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设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摸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近年来,磨具工业一直以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磨具工业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汽车覆盖件磨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一、我国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发以下几项:
(一)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技术是磨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个企业将加大CAD/CAM/CA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是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二)冲压模的工艺与冲压模具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之一。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 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 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 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二、冲裁工艺设计
(一)工件材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料为45号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0mm和一个φ30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壁厚为3mm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如图2-1: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二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Ф30的孔,该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即先用一副模具进行落料,后用一副模具率低,生产过程精度也不容易保证,且操作也不方便不符合中批量生产的要求。
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冲模,是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数道分离的模具,其生产效率高,冲裁件内孔与外缘相对位置精度高,可以借模具精度来保证零件精度,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而且带狭窄面的工件受到凸凹模强度限制而不能用复合模架。
【摘要】
冲压模具是用于在大批量生产相同零件的工具,是现在广泛运用的新型生产技术,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一种垫片的模具设计过程和模具工作过程,模具设计从工艺的的选择到模具尺寸的选择都必须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比较,既要要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和又要符合模具加工要求。模具设计从对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包括对材料和形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冲裁工艺,然后是对工艺尺寸的计算,其中包括间隙的确定;排样的设计;冲裁的刃口尺寸计算;冲压力的计算。再是对模具的零部件的设计,包括对导料板、定位零件、模架等零件的设计和相关数据的计算。最后是阐述模具总装和模具的工作原理。
这次课题主要包括冲压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应用,冲裁零件的工艺分析和有关计算,冲裁模具典型的机构的设计与选用,韧口尺计算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凸模、凹模、计算、尺寸
引言 1
一、我国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2
二、冲裁工艺设计 2
(一)工件材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三、冲裁排样设计 3
(一)排样设计的原则 3
(二)排样的方法 4
四、搭边与材料宽度的计算 4
(一)送料步距的计算 4
(二)调料宽度计算 5
(三)材料利用率计算 5
五、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6
(一)冲压力的计算: 6
(二)压中心的计算 6
(三)冲压设备的选用 7
六、凸凹莫刃口尺寸计算 7
(一)凸凹模刃口尺寸的作用 7
(二)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7
(三)凸凹莫韧口尺寸计算的计算方法: 7
七、冲压设备的选用和安全规程 10
(一)主要技术参数 10
(二)安全操作机床的规程 10
八、冲裁模典型结构设计 11
(一)工作部件设计 11
(二)定位装置设计 12
(三)卸料装置 13
(四)固定零件 13
(五)卸料部件的设计 14
(六)连接螺钉的选择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冲模车间,该厂于1958年开始制造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精冲模具。在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之后,目前我国已形成了300多亿元(未包括港、澳、台的统计数字,下同。)各类冲压模具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国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1~2μm,寿命2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糙度达到Ra≦1.5μm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模具是现代的生产重要工艺准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越来越多的靠模具来进行生产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磨具也趋向标准化。
模具是现代的生产重要工艺准备,这次设计的是一副冲孔落料复合模,主要对磨具的经济性、生产周期及生产成本等指标进行设计。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模具的迅速发展,在现在工业生产中,模具已经成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设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摸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近年来,磨具工业一直以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磨具工业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汽车覆盖件磨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一、我国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发以下几项:
(一)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
模具CAD/CAM/CA技术是磨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随着微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M/CA技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各个企业将加大CAD/CAM/CA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力度,实现技术资源的重新整合,是虚拟制造成为可能。
(二)冲压模的工艺与冲压模具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 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之一。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 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 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 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二、冲裁工艺设计
(一)工件材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料为45号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0mm和一个φ30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壁厚为3mm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如图2-1: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二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Ф30的孔,该方案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即先用一副模具进行落料,后用一副模具率低,生产过程精度也不容易保证,且操作也不方便不符合中批量生产的要求。
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复合模是一种多工序冲模,是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工位同时完成数道分离的模具,其生产效率高,冲裁件内孔与外缘相对位置精度高,可以借模具精度来保证零件精度,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而且带狭窄面的工件受到凸凹模强度限制而不能用复合模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