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目录
引言 1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方案确定 2
二、分型设计 3
(一)型腔布置 3
(二)分型面的选择 3
(三)型芯、型腔 4
三、浇注系统设计 4
四、脱模机构设计 7
五、选择模架 9
六、冷却、排气系统设计 10
七、模具装配图及工作原理 11
(一)模具装配图 11
(二)模具的工作原理 11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谢辞 14
引言
塑料制品将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还有信息,汽车等领域也可以涉及的。注塑过程其实相当复杂,成型产品与模具设计相结合,不过生产制造还是得靠工艺人员的努力,其中合理与否要通过反复的修配和校核才可确定,制造中的问题要不断地去调试机器来使其更完美,在后续的修配运作中,由于各种无可避免的因素原因,导致产品的纰漏是正常的,又需要去反复调试,修正。随着新兴的材料及成型工艺的演变,对产品的品质要求就会更加严谨,且直接对市场竞争力有着推动。
音响外壳经常会去碰触到它,所以它需要有耐腐蚀,绝缘,化学性质稳定等特质。由于塑件本身的特点,其模具结构和工艺的影响。那么对生产制造中的优化与控制各参数的变化就要有一定的要求,设计是否合理要通过我们反复调试和修改来完成。如今我们对电子模具产品需求量如此大,所以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品是值得去努力的。
一、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一)塑件的结构分析
该塑件长100mm,宽为80mm,高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mm,中心孔直径60mm,向内部垂直拉伸求差4mm,表面圆倒角1.5mm,向内抽壳2mm。
图2-1塑料件图
(二)设计要求
(1)材料:ABS;
(2)生产批量:小批量;
(3)该塑料的精度是MT4级{18},未注明公差取MT3级精度;
(4)结构简单明了,工艺可行性比较合理;
(5)该塑件具有相对规则的结构,其表面光滑,无瑕疵及其它工艺缺陷;
(三) 设计方案确定
对于一模一腔。
优点:结构通俗易懂,以便减低人力物力的时间。
缺点:小批量,过多的浇口原料凝结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对于一模两腔。
优点:可以对工作效益有帮助,同时,节能环保不影响其表面光洁度。
对于一模四腔。
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并且做到了节省原材料,且质量保证。
缺点:对于模具的要求较高,当然所用的空间及时间也是成正比的,同时要需要调用较大的设备来完成。
方案合理性分析:为了使塑件成型的品质的到提升同时达到生产要求,需要有一个预行方案来指导成型工艺的正常运作,表明技术要求按照塑件集合结构尺寸公差和表面无毛刺;最终该塑件选用方案二,相对而言利用我们可用的设备及资源来提高效率是最理想化的。但要在满足塑件各要求的前提下。
二、分型设计
(一)型腔布置
在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型腔布局尽量要分布规则,防止塑件承载过高而产生遗漏。
(2)布局尽量采用紧凑型,以便降低加工工艺的烦琐程度。
据设计要求可知,此次设计较为规则简易,其排列方法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型腔布置
(二)分型面选择
本次设计分型面选在最为空旷的底部,不仅能便于顶出还利于分型。首先要对塑件的成型要求分析满足后、各部分工艺制造的正常运行,分型面占整个结构中的主要位置带动后处理的进行、并且需要对其精度要求等多种因素进行设想,在分型面预估考虑下进行选择。
(1)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2)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3)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4)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5)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6)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注塑中分型面数量要根据其简易程度。分型面的形状各为所异,考虑分型面要在塑件最大分割面上最合理,要考虑后续加工顺利完成,塑件其它精度要求不高,塑件在开模后最好留在动模部分,便于预设复位机构的排列。分型面如下图3-2所示。
图 3-2 分型面
(三)型芯、型腔
图3-3 型芯、型腔
三、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是从给流体塑料的道路并且一开始是在型腔中进行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流体平滑均匀的进入到型腔中,以得到外形清亮且表面组织均匀分布的塑件。因此,浇注系统十分重要。而浇注系统又有普通和无流道之分。此次我选的是普通浇注系统已可以满足本设计要求。
浇注系统在整个结构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设计合理与否对塑件的内外部尺寸性能、原材料浪费程度等有着密切关系。对浇注系统预计时,通常有以下条件:
(1)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
(2)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出
(3)嵌件位移和型芯变形是不允许的
(4)可以采用短程来填充满型腔
(5)对于流体流动的距离和整个流过的面积做出比较校核
主流道是一个给型腔输送熔料的道路,一般与喷嘴水平,横截面此次选用圆形,稍微有一个小角度的斜度,其步骤为:
(1)主流道圆锥角 =1° 3°,对特殊材料另行要求,内外壁光洁度为 um。
(2)主流道大体轮廓为圆形,半径r=0.5 2.5mm,以缓解流体转向时对壁的冲击力。
(3)在无特别要求下主流道尽量采用短程,一般小于55mm,过长会导致流体冷却无法完成充型。
(4)对于此次设计可采用主流道整体式来完成。但一般是要把流道衬套与定位环设为两个部分的,接着配在模板上使用。
(5)主流道衬套可直接购入,
查主流注塑机喷嘴一般尺寸:
  喷嘴前端孔径:
喷嘴前端球面半径:
主流道的小端直径:
主流道端点环的球面半径:
主流道一般采用小锥度角,过大会使腔内出现缝隙,导致气泡产生;过小会使端口冷却过快造成堵塞以脱模难以完成,给熔料流动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本次锥度选用3°。如下图3-4所示。
图 3-4 浇口套
参考文献
[1] 申开智.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现代模具编委会.注塑模设计[M].北京:国防出版社,1996
谢辞
我们3年挥洒的青春即将收尾。经过烦琐的资料积累整理处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月悄悄过去了,毕业设计的如期进行也为我们的最后大学时光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7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