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承轮毂包装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目录
引言 2
一、昆承轮毂包装外壳 3
(一)设计原则 3
(二)工艺分析 3
二、昆承包装外壳的分型设计 4
(一)型腔布局 4
(二)分型设计 5
三、 标准件的设计 10
(一)模架的加载 10
(二)添加定位环与浇口套 10
(三)添加顶杆和拉料杆 11
(四)连接螺钉的设计 13
(五)浇注系统的设计 13
(六)冷却系统 15
(七)腔体设计 16
四、物料清单 17
五、模具总装图 17
总结 19
主要参考文献 20
谢 辞 21
引言
近年来,模具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其模具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如果模具精度低则产品质量差,为了模具产业的制造生产,不断设计与创造出新颖的图纸与工件,其设计软件也必然不可或缺。要求产品零部件包装开发商设计周期缩短,成本质量控制严格,并符合物流规划,满足搬运,储存。随之,供应商提出了单元化设计要求,如响应JIT生产,便于物流运输,满足生命周期成本控制,零污染等这也对现在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以克隆模仿国外或非专业化包装的企业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的冲击。具备专业设计的团队,已不是国外行业的专属,设计团队正以自己专业性,在市场上不断得到认可和推广。而今更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投入到创新性改进的潮流中如何保护产品,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已成为了产品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轮毂包装外壳
(一)设计原则
选择适合的载具,确定最优的容纳数;考虑外物流运输模式,满足包装生命周期成本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减;产品取放方便,有利于作业,提高作业效率;产品取放时对人员的伤害问题,不能留有锐利尖角;满足零件保护,防磕碰,特殊要求防护,则需要采用复合材料;清洗方便,可重复利用,回收方便;设计与生产的可操作性考量;设计尽量公用,以免增加管理难度,影响工场5S;满足客户的其他需求,如增加LOGO,生产日期,标识等。
图1-1 轮毂包装外壳
(二)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1)采用本色PP,PP塑料聚丙烯(PP塑料)是继尼龙之后发展的又一优良树脂品种,它是一种高密度、无侧链、高结晶必的线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目的是考虑产品保护,汽车部件。
(2)按合理的项目周期设计产品包装类型,目前大量采用厚片可循环使用的吸塑包装,项目周期成本控制较低。整个生产,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无任何环境的污染。
(3)模具开发成本优势,由于车型更新周期与新产品开发时间愈来愈短,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成本压力不断增大,全新的组织形式(即时生产)对产品更高的期望以及更为严格的产品责任皆要求汽车工业的各个领域具备高效的配套与质量体系。一个产品的能否成功及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的开发。我司开发真空吸塑成型的模具只需一周。而模具的每次修改也可控制在3-5天。比注塑模具的打样节省至少1/3时间。成本仅约为注塑1的/10。
图1-2样品
二、昆承轮毂包装外壳的分型设计
(一)型腔布局
打开并设置坐标轴方向WCS,为了布局的方便与需要,应尽量设置Z轴为工件脱模的正方向,如图2-1所示。
图 2-1坐标方向
在【标准】工具栏的任意位置右击,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应用】选项,单击【注射模向导】并启动。
单击【注射模向导】工具栏中的【初始化项目】,产品选择体自动选择为名片盒;在项目设置的路径中选择名片盒的路径;输入部件材料为ABS并设置收缩率,单击【确定】,软件将对照相机外壳进行初始化设置。
将本塑件“轮毂包装外壳”的文件进行目标文件夹的【初始化】,见图2-2。单击【工件】选项,选择设置开始为20mm,结束30mm大小的工件块,如图2-2所示。
图 2-2工件
由于工件为轮毂包装外壳,为了保证具有良好的精度,能够使溶料充填更加均匀。尽量将【型腔布局】设置排列在Y轴方向,设置布局类型为矩形,采用平衡方式,如图2-3所示。
图 2-3型腔布局
(二)分型设计
在UG注塑模设计中能够熟练运用分型管理器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都有独立的分型步骤,不用一步一步进行顺序操作。这样就极大提高了操作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其中对于分型线,分型面,型芯型腔的创建及数据的修改处理都有重要作用。
分型面选择的原则:首先要选择选择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其次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塑料件的脱模接着对于此塑件的精度要求能否得到保证接着考虑模具的侧向抽拔距最后为了非常重要的排气渠道,将模具型腔内的气体充分排出,因将其分型面尽量设计在熔融塑料的流动末端。
选择分型面时应使 模具零件易于加工选择【注塑模向导】工具栏中的【分型】按钮,即会弹出【分型管理器】,如图3-1所示。
图 3-1分型线
继续选择 【分型管理器】对话框中的【设计区域】,在【塑模部件验证】中,单击【设置区域颜色】把模型表面会自动分为型腔区域(橙色)和型芯区域(蓝色)如图3-2。
图 3-1 分型管理器图 3-2设置区域颜色
因为本工件没有孔所以无需【自动孔修补】进行补片。
加载【抽取区域和分型线】,选中【创建区域】并确定。
【编辑分型线】,分型线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塑件的结构外形,依据其特征进行选择,本塑件可以选择自动搜索分型线。分型线的构造是为分型面的制作打下基础,确保以后分型面的设置。选择【自动搜索分型线】,如图3-3选择体为本件如图3-4。顶出方向为Z轴如图3-5。
图 3-4 选择体 图 3-5顶出方向
在对话框【创建/编辑分型面】中,选择【创建分型面】,自动选择为【有界平面】如图3-7所示。
图 3-7有界平面
选择Core region,单击【应用】如图3-8,3-9所示如果想看到分型结果可以再 【窗口】的下拉菜单中打开进行查看如图3-10,3-11所示。
图 3-8 定义区域 图 3-9定义型腔型芯
图 3-10型芯
图 3-11型腔
在经过上面产品自动分模的过程,让我摸索了大概的一些步骤并做了概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5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