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引 言 - 1 -
一.泵体零件分析 - 2 -
(一)零件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 3 -
三.加工余量确定以及毛坯的选择 - 9 -
(一)毛坯的选择
(二)加工余量的选择
(三)确定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及加工所需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四.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 19 -
总 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谢 辞 - 23 -
引 言
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加工技术生产已经变成国际经济竞争、产品革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有发展的国家都在寻求、开发和利用它。它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经济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机械加工都实行了自动科学化生产,但是泵体的加工还是主要依靠人为来操作。
机械加工工艺主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及技术检测的主要依据。
通过网络形式,查阅了各种有关机械加工工艺的的资料,在每个环节中都充分运用了专业资料上的相关的专业理论,确定了各个设计环节的设计过程。如:在加工时运用了机械加工工艺顺序的原则制定了加工过程,在每道工序中确定了对应的切削用量、刀具、夹具、机床。
本课题首先对泵体的结构外形做一个简单分析。其次确定泵体毛坯结构,然后对泵体的加工进行工艺分析,有工件所用材料、加工时所需要的设备、夹具、刀具以及切削用量的分析;整理出一份高效的加工工艺,设计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一.泵体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
本课题的分析研究对象为泵体,其三维零件图见图1-1所示,CAD图如1-2所示。
图 1-1 泵体三维视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泵体,一个壳体零件,有五个平面的外表面需要加工。此外,表面还有一系列孔需要加工。可分三组加工表面。具体如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一.泵体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
本课题的分析研究对象为泵体,其三维零件图见图1-1所示,CAD图如1-2所示。
图 1-1 泵体三维视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泵体,一个壳体零件,有五个平面的外表面需要加工。此外,表面还有一系列孔需要加工。可分三组加工表面。具体如下:
(1)以宽度为150mm的底平面加工面。这一组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底面加工和2个Φ12mm孔。
(2)以Φ100H7mm的支承孔为加工面。这一组有:Φ100H7mm、、2-M5mm孔。
(3)以Φ32凸台面为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凸台面铣削加工;2-G3/8螺纹孔
(4)以φ132大端面为需要加工的平面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φ132右端面:通过粗铣与精铣达到Ra3.2精度要求
Φ100H7mm内圆:粗镗、半粗镗、精镗达到Ra2.5μm的精度要求
宽150mm底面:通过粗铣使底面达到Ra3.2μm的精度要求
Φ32凸台端面:在凸台端面使其达到Ra2.5μm的精度要求
图1-2 cad图纸(见附件)
二.工艺规程设计
(二)泵体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以下几种:
①重要的表面为粗基准、②选择不加工的面为粗基准、③选择较为平整光洁的、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④选择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⑤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避免重复使用。
选择粗基准:以泵体的最大外圆表面为主要粗基准,泵体底部最大宽度的两侧面为辅助侧基准,共同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并配置用于粗基准用的支撑座和定位钉。
2精基准的选择
原则主要有两种: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
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确定孔与孔的位置,孔与面,面与面的精度要求。因此精基准的选择:采用泵体底面作为精基准,考虑到这个面有定位孔且平面大,可以用“一面两孔”的定位原则更好的进行定位;其他几个面和孔的加工也都可以用这个面来进行定位,这样一来,该加工的工艺路线就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二)加工泵体的主要加工工序安排
在整理切削加工的工序时,应按照加工的阶段进行区分、基准和加工表面的重要程
度来决定,一般都是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先基准后其他
即首先加工可以用作精基准的表面,然后以加工出的精基准面为定位基准在进行其他面的加工。
先面后孔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先主后次
先加工主要表面,再加工次要表面。
先粗后精
先粗加工,后精加工。
最后完成加工、测量工件尺寸、入库等操作,打扫机床的卫生,清洁干净。
工艺路线:
毛坯: 铸造该毛坯→时效→涂底漆
铣: 铣宽度为150的底平面
铣: 粗铣精铣φ132大端面→ 粗铣φ132大端面→ 精铣φ132大端面
铣: 铣底部φ18的凸台面
铣: 铣两侧边φ32的凸台面
钻: 钻Φ12mm孔→扩Φ12mm孔→ 铰Φ12mm孔及C1倒角
镗: 粗镗Φ100H7mm孔
精镗Φ100H7mm孔
钻孔攻丝: 钻孔攻丝两侧边2-G3/8螺纹孔→ 钻孔攻丝大端面3-M6螺纹孔→ 钻 钻内腔Φ14F8mm孔→钻孔攻丝内腔2-M
引 言 - 1 -
一.泵体零件分析 - 2 -
(一)零件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 3 -
三.加工余量确定以及毛坯的选择 - 9 -
(一)毛坯的选择
(二)加工余量的选择
(三)确定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及加工所需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四.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 19 -
总 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谢 辞 - 23 -
引 言
目前机械制造业的加工技术生产已经变成国际经济竞争、产品革新的一种重要手段,所有发展的国家都在寻求、开发和利用它。它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经济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中国经济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机械加工都实行了自动科学化生产,但是泵体的加工还是主要依靠人为来操作。
机械加工工艺主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及技术检测的主要依据。
通过网络形式,查阅了各种有关机械加工工艺的的资料,在每个环节中都充分运用了专业资料上的相关的专业理论,确定了各个设计环节的设计过程。如:在加工时运用了机械加工工艺顺序的原则制定了加工过程,在每道工序中确定了对应的切削用量、刀具、夹具、机床。
本课题首先对泵体的结构外形做一个简单分析。其次确定泵体毛坯结构,然后对泵体的加工进行工艺分析,有工件所用材料、加工时所需要的设备、夹具、刀具以及切削用量的分析;整理出一份高效的加工工艺,设计出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确定了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一.泵体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
本课题的分析研究对象为泵体,其三维零件图见图1-1所示,CAD图如1-2所示。
图 1-1 泵体三维视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泵体,一个壳体零件,有五个平面的外表面需要加工。此外,表面还有一系列孔需要加工。可分三组加工表面。具体如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一.泵体零件分析
(一)零件图
本课题的分析研究对象为泵体,其三维零件图见图1-1所示,CAD图如1-2所示。
图 1-1 泵体三维视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泵体,一个壳体零件,有五个平面的外表面需要加工。此外,表面还有一系列孔需要加工。可分三组加工表面。具体如下:
(1)以宽度为150mm的底平面加工面。这一组需要加工的表面有:底面加工和2个Φ12mm孔。
(2)以Φ100H7mm的支承孔为加工面。这一组有:Φ100H7mm、、2-M5mm孔。
(3)以Φ32凸台面为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凸台面铣削加工;2-G3/8螺纹孔
(4)以φ132大端面为需要加工的平面
根据以上分析,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
φ132右端面:通过粗铣与精铣达到Ra3.2精度要求
Φ100H7mm内圆:粗镗、半粗镗、精镗达到Ra2.5μm的精度要求
宽150mm底面:通过粗铣使底面达到Ra3.2μm的精度要求
Φ32凸台端面:在凸台端面使其达到Ra2.5μm的精度要求
图1-2 cad图纸(见附件)
二.工艺规程设计
(二)泵体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以下几种:
①重要的表面为粗基准、②选择不加工的面为粗基准、③选择较为平整光洁的、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④选择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⑤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避免重复使用。
选择粗基准:以泵体的最大外圆表面为主要粗基准,泵体底部最大宽度的两侧面为辅助侧基准,共同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并配置用于粗基准用的支撑座和定位钉。
2精基准的选择
原则主要有两种: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
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确定孔与孔的位置,孔与面,面与面的精度要求。因此精基准的选择:采用泵体底面作为精基准,考虑到这个面有定位孔且平面大,可以用“一面两孔”的定位原则更好的进行定位;其他几个面和孔的加工也都可以用这个面来进行定位,这样一来,该加工的工艺路线就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二)加工泵体的主要加工工序安排
在整理切削加工的工序时,应按照加工的阶段进行区分、基准和加工表面的重要程
度来决定,一般都是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先基准后其他
即首先加工可以用作精基准的表面,然后以加工出的精基准面为定位基准在进行其他面的加工。
先面后孔
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先主后次
先加工主要表面,再加工次要表面。
先粗后精
先粗加工,后精加工。
最后完成加工、测量工件尺寸、入库等操作,打扫机床的卫生,清洁干净。
工艺路线:
毛坯: 铸造该毛坯→时效→涂底漆
铣: 铣宽度为150的底平面
铣: 粗铣精铣φ132大端面→ 粗铣φ132大端面→ 精铣φ132大端面
铣: 铣底部φ18的凸台面
铣: 铣两侧边φ32的凸台面
钻: 钻Φ12mm孔→扩Φ12mm孔→ 铰Φ12mm孔及C1倒角
镗: 粗镗Φ100H7mm孔
精镗Φ100H7mm孔
钻孔攻丝: 钻孔攻丝两侧边2-G3/8螺纹孔→ 钻孔攻丝大端面3-M6螺纹孔→ 钻 钻内腔Φ14F8mm孔→钻孔攻丝内腔2-M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