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

【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模具镶件的加的加工过程分析加工原理及其特点、加工的基本规律,以此镶件为例,介绍在加工镶件类工件时的正确操作步骤,准备事项,要用到的工具,和工件找正方法,刀具找正方法,应该事先注意的事项,材料特性对加工时参数的影响,以及各种刀具的选择,刀具参数的设定,工件材料对加工设备及参数的选择,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对机床的操作,认知到实际的生产经验是至关重要的,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录
引言 1
一、图纸分析: 2
(一)图纸 2
(二)分析加工内容 2
二、 加工操作过程分析: 2
(一)零件加工材料的选择 2
(二)制定加工工艺 3
(三)角尺机加工毛坯: 3
(四)CNC加工外形 4
(五)检验 12
(六)铣床打螺丝孔 12
(七)热处理 13
三、使用注意事项: 13
四、机床维护与保养: 13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谢辞 1
引言
我所选的此模具镶件工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作为论文论文材料,是因为此镶件是我们厂长做的镶件一种,具有代表性,在加工此镶件过程中有许多可以学习可参考的东西,这个镶件是一种可更换镶件,在大模具中属于附属关系,单个小镶件坏掉更换不会影响整个模具,但在加工过程中要保证达到原模具要求的精度。要保证这种精度,就要对机床,刀具,加工工艺有很大的要求,本论文主要就是研究如何来保证这些精度要求,以及如何来安排加工工艺,才能更省时间,效率提高,如何来规范操作,来减少加工时的出错。
一、图纸分析
(一)图纸
 图11 模具镶件图
如图11是模具7203.30100612534006镶件的加工图纸,了解所要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加工部位,工艺要求及技术的要求等等,因此加工前对图纸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知道加工内容。
(二)分析加工内容
首先要仔细地查看图纸,此为工件材料为H13属于热作模具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材料硬度比较高对刀具的参数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外形类似长方体工件,长211.9mm宽83mm高84.94mm,要求C5,C14的倒角,R15,R1的R角,刻字等。
二、加工操作过程分析
(一)零件加工材料的选择
本论文所选的工件加工为模具镶件,要求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根据此要求选用H13模具钢作为工件加工材料。因为H13模具钢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国内有色金属压铸模具普遍采用H13热作模具钢。
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3、具有高的抗热裂性和耐热疲劳抗力,使模具经受激冷激热不易形成裂纹以及形成的裂纹不易扩展,避免模具失效;
4、 具有较高的淬透性,热处理时可采用冷却强度较小的介质和具有较小的热处理变形。
(二)制定加工工艺
要正确并高效的完成工件的加工先要制定好加工工艺步骤。下表21是加工工艺步骤表。
表21加工工艺步骤
步骤
内容
1
角尺机加工好毛坯
2
CNC加工中心加工外形尺寸
3
检验
4
铣床打螺丝孔
5
热处理
(三)角尺机加工毛坯

图21毛坯
拿到原始工件毛坯先查看工件,观察图纸尺寸,做成为83*85*212的毛坯料如图21,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去毛刺和杂质去除处理。因为要选取加工基点,为后续的定位,调节垂直度等工序做准备。根据图纸以及实际的生产经验,选取了工件面83*212的中心为分中对刀尺寸的基点。然后用锉刀进行去毛刺、杂质的清理。
(四)CNC加工外形
1、查看工件定位要求

图22定位要求
如图22是厂里上级发下来给我们参考定位要求图,此工件要求以角尺机加工出的毛坯料83mm*212mm的面四面分中,以高度85mm的顶面为对刀刀具零位面。
2、机床选择
我们公司用的是哈斯机床,以此工件大小选用哈斯VF2机床,如图23 VF2 SSYT,主轴最高转速达到1万2000rpm。驱动各轴滚珠丝杠的马达,X、Y、Z轴的加速度是一般普通机床的1.5倍。X、Y、Z轴的移动量分别为762mm、508mm及508mm。

图23机床
3、装夹工具选择
因为此工件为铁料可以用如图24磁性吸台来固定,所已选择600mm*800mm的电磁吸台。要用 两个螺丝固定在机床上,并用百分表将吸台固定到水平方可。

图24吸台
4、工件的安装与定位
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面上(吸台),依据图纸的分析,工作台面的结构以及程序的基准方向来安放工件,从而避免出现加工工件限位方向不对等错误。工件放置好后要进行打表分中,如图25对工件打表,然后吸台吸紧工件防止滑动。

图25工件打表
将百分表固定在刀架上,调整到一定的角度,缓慢移动手轮让百分表靠近工件,移动Y轴,使表针转动一定的数值,Z轴不动在移动X轴,缓慢移动表针,观察表针数值浮动范围,用铜棒轻轻敲击高出的工件一端,使表针浮动范围达到0.01mm以内,吸台吸紧工件,打表完成。

图26工件分中
工件找正后就要对工件进行分中,如图26工件分中。首先,将分中棒装到机床上,调整机床参数,将机床调为位置界面,手轮模式,转速300,移动单位调为0.1mm。先分Y方向,移动X轴Y轴Z轴,让分中棒靠近工件,分中棒白色分中部分刚开始摆动幅度较大,靠近工件时慢慢变小,差不多不动时将移动单位调为0.01mm,X,Z不动,一格一格移动Y(0.01mm),当分中棒再次偏出时Y不动,调整移动单位为0.1mm,Z轴抬起,机床系统界面Y轴Z轴位置清“0”,将分中棒移至Y向另一边(保持一小段距离),Z轴下到刚刚的“0”位,移动Y轴靠近工件,当白色部分不动时调整移动单位为0.01mm,在移动Y轴方向不变,当白色部分再次偏出时,Y轴不动,Z轴抬起,远离工件,记住机床位置界面Y轴数值,用计算机以此数值除以2,到Y轴中心位,移动轴,至此数值位置,机床位置界面再次清“0”,此位置即为工件Y向中心位,一同样的方法在分出X向中心位置,机床系统界面偏置,将分出来的工件X,Y中心“0”,与G54“0”位相同,此时分中完成,取下分中棒,此时分中完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7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