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探究_以宁波银行为例
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探究_以宁波银行为例[20191229211501]
摘 要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目前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会直接影响整个体系效率的问题。在国内外银行业监督力度加强和信贷风险管理日益复杂的双重压力夹击下,商业银行建立完善和系统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的信息技术未充分利用,司法协助流程不完善,会计队伍建设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引发内部控制风险的高危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方案,希望对商业银行在提高内控效率及健康发展方面尽微薄之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控制体系风险防范会计监督
目 录
引言 1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论 1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1
1.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2
1.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3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4
2.1商业银行未能在信息技术变革中建立相应的内控流程 4
2.2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 5
2.3内控制度在网点转型过程中得不到有效执行 6
2.4健全事前控制,完善风险评估方法迫在眉睫 6
2.5内部对督制约机制的执行缺乏力度和深度 7
2.6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7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8
3.1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环境 8
3.1.1增强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8
3.1.2实施配套的人力资源政策 9
3.2建立合理的金融产品运作机制 9
3.3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 10
3.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1
3.5改进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 11
3.6深入普及优良的内控文化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引言
近十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世界金融环境的自由化,国际化,创新化,市场一体化,中国银行业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风险带来的隐患,在国内外及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下,我们商业银行想要获得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需求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及面临现状为切入点,试图从多方面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探究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中肯建议及改进方法,以达到风险防范和监督控制的目的。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商业银行的一般理论。通过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三个方面的阐述进一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进而强化了内部控制在体系中的重要性。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可以追溯到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了它对内部控制的第一项研究成果:“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的系统要素和它对管理层和独立会计师的重要性。”在这项研究成果中给出了会计职业界对内部控制的第一个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美国权威机构COSO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在其发表的报告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它收到董事会、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合理的保证。COSO认为,内部控制由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组成等。是一种为合理保证 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 的可靠性及符合法律和规章制度三大目标的程序。1998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适合一切表内外业务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内控 定义,其中进一步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控的影响,描述了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及其基本构成要素,提出了供监管当局评价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若干原则。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4月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各种活动,强调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包括管理信息,明确要求实现财务 和管理信息 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合规 性目标也即遵从性目标,要求商业银行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一)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三)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四)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 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
商业银行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应符合内部控制政策,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要求。在建立和评审内部控制目标时,应将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技术、财务 、经营和风险相关方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特别应考虑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内部控制的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具体的。特别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将内控目标指标予以量化。
1.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不能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要做到无所不控。
(二)审慎性。内部控制应当立足于风险的防范和审慎的经营,商业银行不论从经营管理,还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应当以 “内部优先”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应当树立绝对的威性,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做到任何人都不能拥有凌驾的权利,不能做出游离于内部控制的行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摘 要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成为目前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会直接影响整个体系效率的问题。在国内外银行业监督力度加强和信贷风险管理日益复杂的双重压力夹击下,商业银行建立完善和系统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的信息技术未充分利用,司法协助流程不完善,会计队伍建设滞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引发内部控制风险的高危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方案,希望对商业银行在提高内控效率及健康发展方面尽微薄之力。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控制体系风险防范会计监督
目 录
引言 1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论 1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1
1.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2
1.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3
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4
2.1商业银行未能在信息技术变革中建立相应的内控流程 4
2.2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 5
2.3内控制度在网点转型过程中得不到有效执行 6
2.4健全事前控制,完善风险评估方法迫在眉睫 6
2.5内部对督制约机制的执行缺乏力度和深度 7
2.6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 7
3.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8
3.1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环境 8
3.1.1增强全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8
3.1.2实施配套的人力资源政策 9
3.2建立合理的金融产品运作机制 9
3.3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制 10
3.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11
3.5改进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 11
3.6深入普及优良的内控文化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引言
近十年来,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世界金融环境的自由化,国际化,创新化,市场一体化,中国银行业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风险带来的隐患,在国内外及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下,我们商业银行想要获得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需求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及面临现状为切入点,试图从多方面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探究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中肯建议及改进方法,以达到风险防范和监督控制的目的。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般理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商业银行的一般理论。通过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三个方面的阐述进一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进而强化了内部控制在体系中的重要性。
1.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可以追溯到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出版了它对内部控制的第一项研究成果:“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的系统要素和它对管理层和独立会计师的重要性。”在这项研究成果中给出了会计职业界对内部控制的第一个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美国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4月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1.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各种活动,强调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包括管理信息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
(一)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保证自身发展战略
(三)保证风险管理体系
(四)保证业务
商业银行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应符合内部控制政策,并体现对持续改进
1.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银行的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不能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要做到无所不控。
(二)审慎性。内部控制应当立足于风险的防范和审慎的经营,商业银行不论从经营管理,还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应当以 “内部优先”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应当树立绝对的威性,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做到任何人都不能拥有凌驾的权利,不能做出游离于内部控制的行为;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