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
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20200105123624]
随着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推进,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股利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债务契约、公司自身、股东等多因素的影响。于股利政策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优化途径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1
2.1 股利政策的定义 1
2.2 股利政策的特性 1
3 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2
3.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2
3.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的成因 5
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化途径 8
4. 1 从企业自身考虑 8
4. 2 从投资者角度考虑 10
4. 3 从监管部门考虑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股利政策是整个上市公司理财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而所谓的公司股利政策其实就是实现利润分配给股东的比例,一个非常合理有效的股利政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非常良好的公司形象,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并且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每一家公司都会站在战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应地制定出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并且将相应的公司利润在红利分配和留存资金之间进行有效的选择,同时这也是整个公司的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同样也是我国整个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股利政策的定义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或董事会在公司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在相应的平衡整个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系列跟股利政策相关的事项,这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行为态度和准则,也是针对该公司是不是发放股利、何时发放以及具体发放多少股利,都是具体需要分析的问题[1]。
2.2 股利政策的特性
西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呈现以下几个特征:a)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前提。在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当中,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b)优先考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股利政策,往往也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各自比例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减少企业用于再投资的融资金额,这一点是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c)稳定股票价格。股价的相对稳定和上升的趋势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形象,进而增加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d)保持股利政策的稳定。假如上市公司的股利波动比较大的话,那么外界人士就会以为这家公司现在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这样公司的外部形象也就变得更差。
而在我国,呈现的特征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a)一些使用现金分红的公司已经开始渐渐减少,但是实现高比例派现的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2010年在分配方案当中实现派现的企业一共有1327家,能够占到一半以上,这就说明了派现这种方式才是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的主流;b)高送股的比例急剧增多。2009年上市公司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上市公司不仅实现高比例的现金红利分配,而且还使得一些高送股的上市公司变得越来越多;c)上市公司短期股利分配行为严重。即使是一些连续派现的公司,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很高,有的年度很低;d)派现较多的公司基本集中在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
3 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具有自身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股利政策也随之呈现自己的特点。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政策的调整,股利政策的情况有所改善,一些不好的现象陆续得到纠正,公司股东也开始把中心放到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上,尽管如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3.1.1 股利不分配与过度分配同时存在
对于投资者来讲,能够从证券市场获得足够多收益的方式就是股利的分配和资本的利得,这两者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于后者来讲,能在短期内实现,并且能够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往往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但如果过分地看重资本利得,而相应地轻视股利收益,就会使得整个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更多,长期发展下去,也就更加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中如果存在很多的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助长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这一点将会对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形成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往往会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也会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现阶段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不分配股利的现象,我国证监会明确提出:不能够将不分红当做是再融资的一个借口。因此,上市公司不分配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讲,不分配情况仍然很严重。
表1 2015年4月部分上市公司财报数据
股票名称 每股收益(元) 每股净资产(元) 净资产收益率(%) 分配方案
大元股份 0.07 9.09 3.74 不分配
万通地产 0.04 1.22 20.83 不分配
*ST成城 -1.03 -156.4 71.01 不分配
标准股份 -0.28 -8.44 13.45 不分配
西藏珠峰 0.05 26.31 0.92 不分配
长江通信 0.22 3.86 10.69 10派1
恒丰纸业 0.32 5.09 25.39 10派0.95
华微电子 0.05 1.83 20.11 10派0.2
安泰集团 -0.68 -36.82 3.02 不分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新浪财经数据整理编制
由表中2015年4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选取的九家样本公司中,只有三家公司进行股利的分配,而将近六成的公司是直接不分配的,所以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股利分配,并没有实质性的分红。这种比较低的派现率已经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股利的支付对上市公司来说,变成了一种责任,这是由投资者相应承担生产风险所导致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还是处于一个极其不规范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经常更改相应的股利分配预案,这就使得整个股价随时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b)一些上市公司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这一点也是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个人利益。正是因为这些不分配股利的公司的存在,使得原本偏低的股利支付率变得更低。这一水平不仅比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要低,更比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还低。自 2000 年中国证监会将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与其再融资行为挂钩后,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数显著增多,但是其大多是受政策指向所为,只进行微利分配,不分配的现象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
对于这种杯水车薪似的分红现象,往往会非常打击投资者的投资激情,投资者也不会再关注相应的投资收益,而将目光转向投机收益。但是企业将股利一味地分光吃净也是不行的,这一点往往又会被认为是恶性分红的一种表现。就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恶性分红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将相应的利润全部分光,实现超能力派现。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不仅会将当年的利润全部瓜分干净,还会将往年的盈余资金也进行分配,这是一种不断消耗盈利能力的表现;b)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净利润出现负值时,还是正常派现;c)在派现的当年还在推出相应的再融资方案。这一点就说明了企业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需要通过融资才能进行现金分红;d)上市公司实现高派现,这一点就说明了上市公司需要动用募股资金来实现分红[7]。所以说,不管是股利分配不足还是过度分配都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随着股份制改造的不断推进,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股利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债务契约、公司自身、股东等多因素的影响。于股利政策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优化途径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1
2.1 股利政策的定义 1
2.2 股利政策的特性 1
3 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2
3.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2
3.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问题的成因 5
4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优化途径 8
4. 1 从企业自身考虑 8
4. 2 从投资者角度考虑 10
4. 3 从监管部门考虑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股利政策是整个上市公司理财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而所谓的公司股利政策其实就是实现利润分配给股东的比例,一个非常合理有效的股利政策能够帮助企业树立非常良好的公司形象,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并且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每一家公司都会站在战略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应地制定出比较稳定的股利政策,并且将相应的公司利润在红利分配和留存资金之间进行有效的选择,同时这也是整个公司的管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同样也是我国整个证券市场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股利政策的定义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或董事会在公司稳定发展的条件下,在相应的平衡整个企业内外部的相关利益者的基础上,完成的一系列跟股利政策相关的事项,这是一种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行为态度和准则,也是针对该公司是不是发放股利、何时发放以及具体发放多少股利,都是具体需要分析的问题[1]。
2.2 股利政策的特性
西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呈现以下几个特征:a)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前提。在西方企业的管理理论当中,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b)优先考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股利政策,往往也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确保股利和留存收益之间的各自比例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减少企业用于再投资的融资金额,这一点是从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c)稳定股票价格。股价的相对稳定和上升的趋势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形象,进而增加投资者对于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d)保持股利政策的稳定。假如上市公司的股利波动比较大的话,那么外界人士就会以为这家公司现在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这样公司的外部形象也就变得更差。
而在我国,呈现的特征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a)一些使用现金分红的公司已经开始渐渐减少,但是实现高比例派现的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2010年在分配方案当中实现派现的企业一共有1327家,能够占到一半以上,这就说明了派现这种方式才是现阶段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的主流;b)高送股的比例急剧增多。2009年上市公司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这些上市公司不仅实现高比例的现金红利分配,而且还使得一些高送股的上市公司变得越来越多;c)上市公司短期股利分配行为严重。即使是一些连续派现的公司,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分配也很不均衡,有的年度很高,有的年度很低;d)派现较多的公司基本集中在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
3 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呈现出具有自身特征的公司治理结构,股利政策也随之呈现自己的特点。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政策的调整,股利政策的情况有所改善,一些不好的现象陆续得到纠正,公司股东也开始把中心放到对投资者的投资回报上,尽管如此,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3.1.1 股利不分配与过度分配同时存在
对于投资者来讲,能够从证券市场获得足够多收益的方式就是股利的分配和资本的利得,这两者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对于后者来讲,能在短期内实现,并且能够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往往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心理。但如果过分地看重资本利得,而相应地轻视股利收益,就会使得整个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更多,长期发展下去,也就更加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中如果存在很多的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助长投资者的投机行为,这一点将会对投资者投资理念的形成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往往会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也会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现阶段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不分配股利的现象,我国证监会明确提出:不能够将不分红当做是再融资的一个借口。因此,上市公司不分配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讲,不分配情况仍然很严重。
表1 2015年4月部分上市公司财报数据
股票名称 每股收益(元) 每股净资产(元) 净资产收益率(%) 分配方案
大元股份 0.07 9.09 3.74 不分配
万通地产 0.04 1.22 20.83 不分配
*ST成城 -1.03 -156.4 71.01 不分配
标准股份 -0.28 -8.44 13.45 不分配
西藏珠峰 0.05 26.31 0.92 不分配
长江通信 0.22 3.86 10.69 10派1
恒丰纸业 0.32 5.09 25.39 10派0.95
华微电子 0.05 1.83 20.11 10派0.2
安泰集团 -0.68 -36.82 3.02 不分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新浪财经数据整理编制
由表中2015年4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选取的九家样本公司中,只有三家公司进行股利的分配,而将近六成的公司是直接不分配的,所以说,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在形式上实现了股利分配,并没有实质性的分红。这种比较低的派现率已经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股利的支付对上市公司来说,变成了一种责任,这是由投资者相应承担生产风险所导致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还是处于一个极其不规范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经常更改相应的股利分配预案,这就使得整个股价随时处于一个波动的状态;b)一些上市公司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这一点也是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个人利益。正是因为这些不分配股利的公司的存在,使得原本偏低的股利支付率变得更低。这一水平不仅比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要低,更比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还低。自 2000 年中国证监会将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与其再融资行为挂钩后,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数显著增多,但是其大多是受政策指向所为,只进行微利分配,不分配的现象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变。
对于这种杯水车薪似的分红现象,往往会非常打击投资者的投资激情,投资者也不会再关注相应的投资收益,而将目光转向投机收益。但是企业将股利一味地分光吃净也是不行的,这一点往往又会被认为是恶性分红的一种表现。就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恶性分红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将相应的利润全部分光,实现超能力派现。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不仅会将当年的利润全部瓜分干净,还会将往年的盈余资金也进行分配,这是一种不断消耗盈利能力的表现;b)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净利润出现负值时,还是正常派现;c)在派现的当年还在推出相应的再融资方案。这一点就说明了企业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需要通过融资才能进行现金分红;d)上市公司实现高派现,这一点就说明了上市公司需要动用募股资金来实现分红[7]。所以说,不管是股利分配不足还是过度分配都是一种非常不理性的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