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分析与对策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当今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企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财务风险。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的不可控制因素决定了风险的客观存在。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规避风险,危机便会在企业内部蔓延发展。当各种各样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发生的时候,首先影响的便是企业资金的重要环节—财务系统,财务状况逐步恶化发展将会引发财务危机。而当危机发展到企业无法承担的时候,全面危机随时爆发,因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企业若能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系统,预先找到存在的危机和隐患,并及时准确的采取合适的措施, 便大大的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发生、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方法模型的建立、具体实例的应用等一系列的论述,来充分解读论文题目的,为其提供有力的说明证据。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财务危机的概述 5
2.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概述 5
2.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预警指标 5
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企业财务危机产生原因 7
3.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发展现状 7
3.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问题 7
3.3.1 研究数据样本较少 7
3.3.2 管理机制不完善 8
4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分析
4.1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简介 9
4.2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分析 9
4.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0
4.3.1 整体构建财务预警指标能力不足 10
4.3.2 研究的结论准确性不高 11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建立破产企业数据存储库 12
5.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2
5.3 从整体上构建财务预警体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集团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分析 9
4.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0
4.3.1 整体构建财务预警指标能力不足 10
4.3.2 研究的结论准确性不高 11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建立破产企业数据存储库 12
5.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2
5.3 从整体上构建财务预警体系框架 12
5.4 建立适合的计算机计算管理系统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 研究目的
当前社会,中国企业正处在内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外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时刻,在残酷的生存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必将会被淘汰。因此在这样激烈与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的客观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是财务危机[1]。有时候即使非财务因素也会引发财务危机。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企业财务危机作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第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非常有作用。可以准确及时的预测危机、有效地防范危机。依靠预警体系检测出财务危机及时的进行有效地调整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甚至直接避免危机的发生。财务危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尽早的发现潜在的危机信号,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1.2 研究意义
本次论文的研究主要在于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方法,从而将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从宏观方面分析,首先,有利于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创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具有复杂性,单单依靠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该问题的研究,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大有益处。其次,有利于保护相关联主体的利益并且为其决策提供科学有利的技术支持,企业若是处于财务危机中将会影响与之有关的利益伙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可以为这些利益伙伴提供危机信号,有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达到避免损失的效果。从微观方面分析,首先,有利于企业完善和丰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方法理论,构建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体系有助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作为财务管理的下级分支形成完整的体系,丰富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方法和内容。其次,为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的预警诊断提供支持,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经营者及早的察觉公司的危机信号,找出问题的源头,从而改善企业经营,防范危机,科学的选择危机处理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由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方法主要是以预警模型的构建为主,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预警模型早已经有很大的突破和完善。在国外财务危机主要用“Financial distress”一词来表述。
比弗(Beaver)(2012)认为,当企业出现破产、拖欠股利、无力偿还各项债务的情况时,就属于发生财务危机[2]。他曾经提出过“流动资产”模型的理论框架,企业就像一个现金构成的水库,由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构成,如果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那么就好似水库的水被抽干了,即为企业无法偿还债务。
奥特曼(Altman)(2010)则是把进入法定破产程序的企业作为财务危机企业,这一点与比弗有很大不同[3]。
迪金(Deakin)(2012)认为财务危机公司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或者是债权人利益已经进入清算阶段的公司[4]。公司的状况具体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等方面。
罗斯(Ross)(201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财务危机概况分为以下方面:企业失败就是企业破产清算后仍然无力偿还债务;法定破产就是企业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宣告破产请求;技术破产就是企业无法按时按期履行合约的内容进行付息还本;会计破产就是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资不抵债[5]。
21世纪,在先前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目前形成的被大众所认可的研究方法是以预警模型的构建为主,预警模型主要采用一元判定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概率回归模型等。这几种被大家所肯定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是有代表性和说明性的方法。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起步的就比较晚了,至今也就10年左右的时间,但就是短短十年的光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国则把“Financial distress”一词翻译为财务困境,在引用外国学者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静(2013)作为第一位真正以中国公开上市公司为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对象学者。在其著作中《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选取了27家破产企业作为研究模板,运用一元判断模型和多元判断模型相结合对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比对,认为距离破产宣布日越近,误判率越低[6]。她同时提出,一个公司的财务指标有很多表述,没有一个具体的比率可以完全概括全部,存在多元性。
李秉祥(2013)发表的《基于资本市场信息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中从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来分析[7]。从存量角度来看无偿债能力的企业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价值,企业的净资产为负债则为会计破产的范畴。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即为现金的总流出大于现金的总流入,那么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就是技术破产。两者的实质都是无力偿还债务下的违约行为。
吕长江(2
1绪论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3
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财务危机的概述 5
2.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概述 5
2.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预警指标 5
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企业财务危机产生原因 7
3.2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发展现状 7
3.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问题 7
3.3.1 研究数据样本较少 7
3.3.2 管理机制不完善 8
4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分析
4.1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简介 9
4.2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分析 9
4.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0
4.3.1 整体构建财务预警指标能力不足 10
4.3.2 研究的结论准确性不高 11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建立破产企业数据存储库 12
5.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2
5.3 从整体上构建财务预警体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集团公司财务预警体系分析 9
4.3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0
4.3.1 整体构建财务预警指标能力不足 10
4.3.2 研究的结论准确性不高 11
5 相关对策建议
5.1 建立破产企业数据存储库 12
5.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2
5.3 从整体上构建财务预警体系框架 12
5.4 建立适合的计算机计算管理系统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1绪论
1.1 研究目的
当前社会,中国企业正处在内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外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时刻,在残酷的生存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必将会被淘汰。因此在这样激烈与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的客观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是财务危机[1]。有时候即使非财务因素也会引发财务危机。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经逐渐演变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企业财务危机作为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第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非常有作用。可以准确及时的预测危机、有效地防范危机。依靠预警体系检测出财务危机及时的进行有效地调整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可以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甚至直接避免危机的发生。财务危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尽早的发现潜在的危机信号,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1.2 研究意义
本次论文的研究主要在于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方法,从而将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从宏观方面分析,首先,有利于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创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具有复杂性,单单依靠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该问题的研究,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论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大有益处。其次,有利于保护相关联主体的利益并且为其决策提供科学有利的技术支持,企业若是处于财务危机中将会影响与之有关的利益伙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可以为这些利益伙伴提供危机信号,有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达到避免损失的效果。从微观方面分析,首先,有利于企业完善和丰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方法理论,构建系统全面的研究方法体系有助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作为财务管理的下级分支形成完整的体系,丰富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方法和内容。其次,为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的预警诊断提供支持,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经营者及早的察觉公司的危机信号,找出问题的源头,从而改善企业经营,防范危机,科学的选择危机处理措施,尽可能的减少由财务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1.3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方法主要是以预警模型的构建为主,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预警模型早已经有很大的突破和完善。在国外财务危机主要用“Financial distress”一词来表述。
比弗(Beaver)(2012)认为,当企业出现破产、拖欠股利、无力偿还各项债务的情况时,就属于发生财务危机[2]。他曾经提出过“流动资产”模型的理论框架,企业就像一个现金构成的水库,由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构成,如果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那么就好似水库的水被抽干了,即为企业无法偿还债务。
奥特曼(Altman)(2010)则是把进入法定破产程序的企业作为财务危机企业,这一点与比弗有很大不同[3]。
迪金(Deakin)(2012)认为财务危机公司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或者是债权人利益已经进入清算阶段的公司[4]。公司的状况具体表现在资金的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等方面。
罗斯(Ross)(201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财务危机概况分为以下方面:企业失败就是企业破产清算后仍然无力偿还债务;法定破产就是企业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宣告破产请求;技术破产就是企业无法按时按期履行合约的内容进行付息还本;会计破产就是企业的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资不抵债[5]。
21世纪,在先前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目前形成的被大众所认可的研究方法是以预警模型的构建为主,预警模型主要采用一元判定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概率回归模型等。这几种被大家所肯定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而言是有代表性和说明性的方法。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起步的就比较晚了,至今也就10年左右的时间,但就是短短十年的光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国则把“Financial distress”一词翻译为财务困境,在引用外国学者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静(2013)作为第一位真正以中国公开上市公司为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对象学者。在其著作中《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选取了27家破产企业作为研究模板,运用一元判断模型和多元判断模型相结合对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比对,认为距离破产宣布日越近,误判率越低[6]。她同时提出,一个公司的财务指标有很多表述,没有一个具体的比率可以完全概括全部,存在多元性。
李秉祥(2013)发表的《基于资本市场信息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中从存量和流量两个角度来分析[7]。从存量角度来看无偿债能力的企业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价值,企业的净资产为负债则为会计破产的范畴。从流量的角度来看,即为现金的总流出大于现金的总流入,那么企业的现金净流量为负值就是技术破产。两者的实质都是无力偿还债务下的违约行为。
吕长江(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69.html